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211章 盡在掌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211章 盡在掌握

    "愛卿大可直言不諱.."

    小半炷香過後,朱由校不辨喜怒的聲音于洪承疇的耳畔旁響起,將其飄至三千里外的思緒重新拉回到了現實之中。

    見案牘後的天子神情和藹,欲言又止的洪承疇斟酌再三之後,終是拱手回稟道"敢叫陛下知曉,土司畏威而不懷德。"

    "我國朝傳承兩百余年,對于各地土司的威懾力早已大不如前,再加上有遼鎮建奴的前車之鑒在,只怕各地土司皆是蠢蠢欲動..."

    "這世上,諸如石柱秦家這等忠心耿耿的土司,終究是少數。"

    提及如今在京營擔任總督的"石柱宣撫使"秦邦屏,洪承疇的臉上滿是敬意。

    毫不夸張的說,自"播州之亂"過後,川中能夠承平至今,對大明忠心耿耿的秦良玉家族至少要從中佔據三成以上的功勞。

    此話一出,乾清宮暖閣內的氣氛便是一冷,不少內侍的臉上都是露出了驚駭之色。

    依著這位洪大人的說法,主動請纓率兵援遼的"永寧宣撫使"乃是一名心懷不軌的反賊?

    "愛卿于兵部磨練多年,日後到了敘州府,便可好生施展一番,不要辜負朕的厚望。"輕輕點頭之後,朱由校便是一臉滿意的叮囑道。

    既然眼前這洪承疇也能夠意識到這些于當地猶如"土皇帝"的蠻夷土司們並非誠心援遼,那他便可徹底放下心來了。

    "臣,定當為陛下效死。"

    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時的洪承疇終于意識到天子為何無故將其發配至數千里之外的西南,擔任一名在外人看來仕途黯淡的濁官,原來其中還藏著此等深意。

    看來在秦邦屏率領麾下白桿軍進京"勤王"之後,于四川當地再也無人掣肘的永寧奢氏終是不甘寂寞了。

    盡管知曉這一去禍福難料,但洪承疇仍是沒有半點遲疑,反倒是滿臉激動,恨不得即刻走馬上任。

    自進士及第以來,他實在是看膩了那些冰冷的卷宗,也受夠了官場上的人情冷暖。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如今天子對他委以重任,他勢必要盡心盡力,以報天子的知遇之恩。

    ...

    ...

    "出宮了?"

    不知過了多久,耳畔旁的腳步聲令正在閉目養神的朱由校緩緩睜開了眼楮,不置可否的朝著來人問道。

    "回陛下,洪大人言稱這就打點行裝,明日便啟程赴任.."面對著事無巨細,皆要親自過問的年輕天子,老太監王安的臉上也不免泛起了一抹心疼之色。

    外間朝野議論紛紛,但天子卻早已將目光投向三千里外的西南大地,並且提前開始了布局。

    "孫先生去見過元輔了?"緩緩歇靠在身後的鎏金龍椅之上,身著常服的朱由校盯著不遠處半開的窗柩,聲音疲憊的追問道。

    薊鎮總督文球的奏本不僅是令首輔方從哲始料未及,也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盡管在"後世",通過冰冷的文字,朱由校對于東林黨彼此攻訐的行徑也有著粗略的了解。

    但直至親身體驗之後,朱由校方才意識到,這群自詡為正人君子的"東林黨"官員究竟有多好斗。

    "確實是私下里見過,但兩位先生之間說了什麼,手底下的番子們卻是不知曉了.."聞言,司禮監掌印太監便是不假思索的回應道,但眼眸中同樣有些不解。

    顯然,他也不清楚出身"東林"的帝師孫承宗,為何會突然去面見身處輿論核心的首輔方從哲。

    "薊鎮總督文球,是真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嗎?"稍作沉吟之後,朱由校便轉而關心起另一個問題。

    他雖然同樣不清楚孫承宗私下里去面見方從哲的用意所在,但結合他近些時日對孫承宗的了解,以及近幾次在乾清宮暖閣奏對中,孫承宗頗有些"想當然"的言論,朱由校也能大概揣測出這位先生的動機。

    若是他所料不差,對于黨爭深惡痛絕的孫承宗主動去見方從哲,估計是勸其"抗爭到底",以免好不容易才逐漸清明的朝局再度被東林黨禍害的烏煙瘴氣。

    "回稟陛下,文大人確實年老體衰,萬歷年間便曾屢次上書乞骸骨.."對于朱由校的心中所想,老太監王安自是毫不知情,趕忙將他知曉的,有關于薊鎮總督文球的事情托盤而出。

    薊鎮總督文球雖然在萬歷二十三年才剛剛出仕,"資歷"算不上深厚,但如今已是年過八旬,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薩爾滸之戰過後,朝中大臣廷議,聲稱必須以重臣坐鎮京師門戶,故而這重任便落到了常年在邊陲任職的文球身上。

    "唔,那便準了吧.."

    "老大人一心為國,該有的封賞皆要安排妥善.."一聲輕嘆過後,朱由校便在司禮監掌印略有些驚詫的眼神中,緩緩拿起御筆,于奏本末尾批閱了一個"準"字。

    按照規矩,似薊鎮總督這等封疆大吏,一旦出現空缺,必需要通過"廷議"決定。

    但眼下首輔方從哲正飽受爭議,東林黨士氣如虹,如若天子在此時召開廷議,商議薊鎮總督的人選,勢必會令東林黨殺紅眼,力求重新在邊鎮擁有"得力干將"。

    屆時,本就飽受爭議的內閣首輔處境便會愈發艱難。

    難不成天子真的是對首輔有所不滿,這才想要趕盡殺絕?

    "盡快處理吧,"像是沒有察覺到司禮監掌印臉上欲言又止的神情一般,案牘後的朱由校輕輕催促道。

    聞聲,老太監王安再不敢耽擱,趕忙疾步朝著外間而去,而面色如常的天子仍是在緊緊盯著窗外。

    所謂黨爭,自古有之。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從萬歷年間開始,卻是漸漸失去其本應存在的意義。

    近些天,東林黨率先向內閣首輔方從哲發難,並且謀求薊鎮總督一職;那麼為了維系自身的威嚴,首輔方從哲無論對薊鎮總督這個位置有無興趣,都不會令其落入東林黨的手中。

    這便是大明的"黨爭",單純為了爭而爭。

    現如今,遼東局勢劍拔弩張,西南土司蠢蠢欲動,小冰河又即將登上歷史舞台,朱由校實在沒有時間欣賞朝野間的諸公們輪番表演。

    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解決"黨爭"。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11章 盡在掌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11章 盡在掌握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