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162章 漢人降軍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162章 漢人降軍上)

    "父汗,明狗城頭火炮凶猛,怕是還要在費些功夫.."

    黑色大 之下,女真三貝勒莽古爾泰縱馬行至努爾哈赤身旁,目光睥睨的呼喝道。

    盡管眼前尸山血海的戰場好似人間煉獄,但生性暴戾的莽古爾泰卻是對此沒有半點不適,甚至還貪婪的吸了吸鼻子,似是格外享受撲面而來的血腥味。

    "可還有漢民百姓,讓他們繼續探路.."聞言,努爾哈赤便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眼神依舊冰冷。

    雖說剛剛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流民百姓已然幫助他們大金勇士探明了沈陽城頭的火炮落點,並消耗了城中部分火藥箭矢,但依舊不是令大軍沖鋒的最佳時機。

    "父汗,"未等立于努爾哈赤身旁的瓖黃旗將校領命而去,不遠處的四貝勒皇太極便是縱馬而至,在努爾哈赤有些不滿的眼神中澀聲說道"漢人百姓已是消耗殆盡,繼續搜羅怕是會過猶不及.."

    關于將國內漢民百姓當做炮灰這件事上,他和桀驁不馴的努爾哈赤一向意見分歧。

    在他看來,他們國內的大金勇士雖是戰力彪悍,但人口相比較動輒百萬不止的遼東漢民,仍是相形見絀。

    隨著他們大金的領土範圍越來越大,國內滿打滿算不過十萬有余的勇士們已是有些捉襟見肘。

    無論是出于維系他們大金統治的角度考慮,亦或者為了"擴大兵源",改變對待國內漢人的態度都是迫在眉睫之事。

    只可惜,努爾哈赤對于自己的"建議"始終嗤之以鼻。

    "難道你想讓我大金勇士白白喪命不成?!"听聞眼前的皇太極"舊事重提",平日里習慣"乾綱獨斷"的努爾哈赤便是眼神一冷,氣急敗壞的咒罵道。

    "兒子不敢,"面對著努爾哈赤劈頭蓋臉的臭罵,皇太極臉上不敢有半點不滿,只是躬身認罪。

    待到努爾哈赤的情緒略微平復之後,皇太極方才小心翼翼的拱手道"兒子愚見,不若令國內的漢人包衣們嘗試一番..."

    說來也怪,這些歷年來先後投降他們大金的"漢人包衣"們在明國軍中當值的時候,面對著他們大金皆是望風而潰,毫無戰力可言。

    但當投降了他們大金之後,卻是變得"悍不畏死"起來,無論是對上以騎射見長的蒙古韃子,亦或者"自相殘殺",其表現出來的勇武即便比之他們女真勇士,也是不遑多讓。

    "準了.."見皇太極如此演說,逐漸恢復理智的努爾哈赤先是一愣,隨即便眼神復雜的點了點頭。

    在他眼中,國內這群替他們大金流過血的漢人包衣和降軍們與手無縛雞之力的漢民百姓並無太多不同,都是他們大金勇士呼之即來的奴才。

    相比較之下,自己身後的女真勇士們方才是他們大金得以在遼東立國並且與明廷對峙的根基所在。

    既然剛剛那群漢民打光了,那便換一群奴才就是了。

    反正等他們大金攻破眼前的沈陽城,他們大金又能重新收攏一批悍不畏死的"奴才"。

    "遵令。"

    隨著女真建奴的層層下令,不過盞茶的功夫,建奴巍然的軍陣便是再次緩緩移動。

    只不過相比較剛剛的"人仰馬翻",這一次軍陣的變換倒是顯得有模有樣,上萬名士卒邁著有些凌亂的步伐,緩緩行至軍陣前列。

    倘若此時有人近前觀瞧便會發現,這群士卒手中人人皆是握著明晃晃的兵刃,偶爾還能看見穿著甲冑的將校混跡于其中。

    但與披頭散發,猶如野獸般的女真建奴所不同,這群士卒大多是漢人模樣,也不像身後的建奴一般,留著丑陋的"金錢鼠尾",陣中將校的咆哮聲也是夾雜著遼東口音的"官話"...

    ...

    ...

    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聲再度響起,令沈陽城頭不少沉浸在"劫後余生"的文官們,將思緒重新拉回到了現實。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黑影已是在沈陽城外集結完畢,此時就好似一群等待捕食的餓狼,在冷冷的窺伺著獵物。

    "這群狗娘養的,難道忘了自己的祖宗了嗎?!"沈陽城頭,即便沉穩如尤世功,也忍不住咬牙切齒的咆哮道。

    城外那群建奴之所以能夠在遼東攻城掠地無往而不利,其中少不了"漢奸"從旁助紂為虐。

    似是心有所感,被諸多將校簇擁在中間的經略熊廷弼與巡撫周永春下意識的對視了一眼,心中百感交集。

    萬歷四十六年,努爾哈赤于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之後,便是趁著"撫順"召開馬市,防備空虛之際,血洗了這座軍事重鎮,徹底展露其野心。

    消息傳回北京,躲在深宮多年的萬歷皇帝震怒,下旨于九邊重鎮抽調精銳,力求"畢其功于一役",復刻成化年間的"犁庭掃穴",將建州女真徹底抹殺。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幾位投身行伍數十年的悍將們均是分別向萬歷皇帝提出了各自的建議。

    其中于"薩爾滸之戰"中擔任東路軍主將的劉認為遼鎮人浮于事,軍隊訓練不精,不若等川軍精銳集結,配備火器甲冑,再行出兵。

    南路軍主帥李如柏更是直言不諱,認為建州女真所盤旋的疆域不過"窮鄉僻壤",只需扼守薩爾滸山,堅壁清野之下,不出數年的時間,便可令不事生產的建州女真自相殘殺,不攻自破。

    事實上,于"薩爾滸之戰"中擔任四路主帥的軍將們對于建州女真均是有著明確的認知,其各自的意見也各有獨到之處。

    只可惜彼時的明廷君臣急于求生,不顧大軍尚未準備妥當,便是強行逼迫大軍興兵,從而給了建州女真可乘之機。

    自此,努爾哈赤及其麾下的建州女真便于遼東站穩腳跟,無論是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亦或者生性逐利的商人們皆是主動"歸附",方才令建州女真有了如今這般氣候。

    如若萬歷皇帝尚在,親眼瞧見城外這群"助紂為虐"的漢奸們,不知該作何感想。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62章 漢人降軍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62章 漢人降軍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