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139章 接踵而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139章 接踵而至

    自乾清宮暖閣告退之後,斗志昂揚的吏部給事中楊漣便是馬不停蹄的去了大理寺丞左光斗的府邸,直至夜半時分,才由左光斗親自送出府邸。

    據當時路過的更夫所說,這兩位志同道合的東林君子滿面榮光,好似全然沒有受到近些時日朝局非議的影響。

    次日清晨,天光才剛剛大亮,吏部給事中楊漣及大理寺丞左光斗便是分別拜訪了朝中交好的袍澤,同樣是商議到夜半時分,方才告辭而去。

    在這種詭譎氣氛的影響下,接下來的幾日內,朝廷有司衙門應有的秩序都是受到了些許影響,不少官員都是無心辦差,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大明首輔方從哲。

    ...

    "老爺,河南御史于府外求見.."巍峨氣派的方府後院,一道小心翼翼的呼喝聲于書房外響起,將心煩意亂的內閣首輔方從哲喚醒。

    "河南御史?"聞聲,首輔方從哲微微皺眉,于腦海中拼湊關于這御史的瑣碎記憶。

    "不見。"半晌,確定自己與這河南御史毫無交集之後,方從哲便是毫不猶豫的朝著書房外吩咐道,言辭很是堅定。

    作為大明內閣首輔,每日想要拜會他的官員不知凡幾,但自己的管家也並非不知進退之人,絕不會隨便通稟。

    若是他所料不差,這河南御史乃是替人充當說客,手持拜帖而來。

    果不其然,方從哲的話音剛落,書房外小心翼翼的聲音便是再度響起"老爺,來人手持福王府的拜帖.."

    哼。

    悶哼的冷哼過後,書房緊閉多時的房門被緩緩打開,神色疲憊的首輔方從哲從中而出,表情很是深邃。

    就在前幾日,從乾清宮暖閣告退之後便是毫無動作的吏部給事中楊漣終是露出了其犀利的爪牙。

    這位向來以"直諫"而聞名朝野的東林君子,直接彈劾開封府符祥縣令,聲稱其在任內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淪為藩王走狗。

    話里話外,矛頭直指就藩于河南洛陽的福王朱常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未等紫禁城中的天子有所反應,大理寺丞左光斗以及其余幾位鐵骨錚錚的御史言官聯名上奏,聲稱大明低階宗室苦不堪言,請在嘉靖朝"宗藩條例"的基礎上予以整飭。

    霎時間,整個朝野為之沸騰,各式各樣的說法此起彼伏。

    但人心惶惶之下,終是有待在京師的宗室嗅到了危機,並第一時間來拜見首輔方從哲,希望這位曾在萬歷年間獨相七年的閣臣能夠在未來的"廷議"中駁斥左光斗等人近乎于荒誕的行徑。

    這兩日,山西太原晉王,山東濟南的德王以及山東青州的衡王也是派人來見。

    "不見,就說老夫抱病在床,不能見客。"面朝著洛陽所在的方向沉吟半晌,首輔方從哲便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雖說他在萬歷末年能夠獨相七年,其中與鄭貴妃的支持脫不開關系,但如今這等局勢,他避嫌尚且來不及,又豈會自討沒趣。

    "是,老爺。"見方從哲心意已決,老管家低頭應下之後,便準備轉身離去,將來人打發了,但很快方從哲的呼喝聲便令其停住了腳步。

    "慢著。"

    "給五城兵馬司知會一聲,讓他們近些時日多派些人手,維持楊大人及左大人府邸外的秩序.."

    "好歹也是朝廷有司官員,豈容市井間的宵小欺凌?!"提及此事,方從哲的臉上便是涌現了些許不滿。

    近幾日,許是有人在背後撐腰,京師的青皮無賴們竟是聚集在楊漣及左光斗等官員府外叫囂,而負責維持秩序的五城兵馬司卻是對此不聞不問,一副作壁上觀的模樣。

    "小人明白。"再次確定方從哲沒有多余的事情要交代之後,老管家方才步履匆匆的朝著前院而去,心中卻也隱隱有些明悟。

    瞧自家老爺的態度,分明是不打算摻和進這灘"髒水",甚至打算站在楊漣等人這一邊。

    老爺就不怕事後惹來宗室藩王的報復嗎?

    對于方從哲的決定,老管家不敢腹誹,匆匆行至府外,將方從哲身體有恙的消息告知後,便在那河南御史瞠目結舌的注視下,關閉了府門。

    ...

    與此同時,乾清宮暖閣內的朱由校也頗有些焦頭爛額的感覺。

    天色才剛剛大亮,于宮中沉默寡言的李莊妃便派人將他喚去慈慶宮,緊張兮兮的詢問關于這"宗室條例"之事,話里話外滿是對朱由檢的愛護,擔心朱由校"手足相殘"。

    待到鬧清李莊妃的用意之後,朱由校不由得有些無奈,眼前這性格仁善的"庶母"究竟是听到了何等荒謬的傳聞,才會覺得他會刻薄自己的幼弟。

    再三確定朱由校不會"刻薄寡恩"之後,沉默寡言的李莊妃好似如釋重負一般,將躲在角落處不知所措的朱由檢喚至近前,溫聲細語道"切莫听了小人的讒言,耽誤了你們兄弟之間的感情。"

    說者無心,听者有意。

    望著眼前與自己面容有三分相似的幼弟,朱由校緩緩隱去了嘴角的笑容,不置可否的問道"吾弟,是听到了什麼嗎?"

    聞聲,李莊妃也是驚呼一聲,這位在宮中不爭權,不奪利,性格仁善的婦人也終是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了什麼,略有些緊張的盯著年幼無知的朱由檢。

    "回稟皇兄,是先生教的。"

    "先生說,宗室乃我大明肱骨,不可刻薄寡恩。"

    沉默少許之後,年僅九歲的朱由檢便是操著略有些稚嫩的聲音,一本正經的說道。

    對于此等結果,朱由校早有預料,臉上也沒有露出太多異色,又是陪著李莊妃說了幾句家常話之後,方才領著司禮監掌印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宮暖閣。

    ...

    "大伴,"輕輕搖了搖頭,將腦海中的萬千思緒隱去,朱由校轉而朝著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吩咐道"去查查,由檢近些時日都接觸過誰?"

    自他繼位以來,受繁雜的政務所影響,倒是疏忽了對于自己幼弟的看管。

    "奴婢遵旨。"對于有人膽敢胡言亂語,甚至離間天家親情的行為,老太監王安同樣是義憤填膺,沉悶應是之後便急匆匆的離開了暖閣。

    目送著王安離去的背影,朱由校轉而將目光收回,在其案牘的左手邊,赫然擺放著十余封奏本。

    這些,皆是近幾日科道言官及錦衣衛緹騎上奏,有關各地宗室藩王不法的折子。

    其內容,令人觸目驚心。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39章 接踵而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39章 接踵而至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