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127章 經略進京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127章 經略進京上)

    正月初五。

    今日便是朝廷規定沐休的最後期限,京師長安大街上人潮洶涌,不少官員都在喬裝打扮之後,陪伴著家人外出游玩,享受著最後的閑暇時光。

    相比較之下,作為大明權力中樞的紫禁城卻是異常冷清,巍峨的奉天門周圍僅有負責值守的兵丁在來回梭巡,少有行人路過。

    但在晌午過後,卻有一位身材孔武有力,一副讀書人打扮的中年員外逆著人流,朝著人跡罕至的皇城方向而去,身旁還跟著幾名家丁。

    倘若有人細細觀瞧便會發現,這中年員外雖是讀書人打扮,但面容卻是黝黑,好似常年風吹日曬所致,眉眼間還隱隱充斥著些許風霜之色。

    稍微落後其半個身位,不時便竊竊私語幾句的"家丁"也是眼神警惕,皮膚黝黑,與京師富紳豪商府中耀武揚威的"下人們"相比,簡直大相徑庭。

    "這京師,還是比遼東暖和吶.."望著街道兩側忙忙碌碌的身影,中年員外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遠在千里之外的遼東本就以"苦寒"見長,加上近些年氣候隱隱有些詭異,條件著實有些艱苦。

    "經略說的是,這京師可真熱鬧吶.."也許是此前從未見過眼前如此熱鬧的景象,很快便有一名"家丁"發自內心的感慨道,其內心對于京師的和平祥和充滿了羨慕。

    自從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的率領下,逐步于遼東崛起並擊潰了女真諸部的聯軍之後,遼鎮局勢便是日益緊張,戰爭的陰影隨之籠罩在遼東大地。

    待到後來,隨著努爾哈赤正式于赫圖阿拉建國稱汗,無數遼民百姓流離失所,遼東大地更是血流成河,邊鎮將士們前僕後繼,卻始終難以阻擋建州女真的鐵騎。

    "呵,別急,如今我大明聖天子在上,建州女真支稜不了多久了.."听聞身後親兵傳來的感慨聲,中年員外先是輕輕頷首,隨即便面朝紫禁城所在的方向,發自內心的肯定道。

    他就是遼東經略熊廷弼,隨著圍困沈陽城的女真大軍無功而退,他接連多次上書請求回京面聖述職的奏本終是得到了天子的允準。

    自太祖朱元璋建國以來,除卻因地方不靖等原因,朝廷臨時委任的總督或巡撫之外,他還是第一位能夠在任內回京述職的封疆大吏。

    昨日抵達京師之後,他通過錦衣衛及東廠的"軍報",第一次詳細知曉了"通敵案"的前因後果,心中在義憤填膺的同時卻又充滿了激動。

    他麾下的將士們為了後方的穩定,為了收復遼東故土舍生忘死,與建州女真所纏斗;但在後方,卻有諸如範永斗這等數典忘祖的漢奸們為了一己私利,不惜給建奴當狗,暗中啃食著大明的國本。

    不過多虧了天子乾綱獨斷,以雷霆手段將張家口堡八大晉商一網打盡,此舉對于不善成產的建奴而言,無異于斷掉了一根臂膀。

    反觀他們遼東將士,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精神面貌大有改觀,與昔日的"殘兵敗將"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先帝及天子又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接連發內帑犒賞九邊將士,如今遼鎮將士們上下一心,士氣高昂,時刻為開春之後的"大戰"所準備著。

    "經略,差不多了,別耽誤了時辰.."耳畔旁響起的輕呼聲將熊廷弼于沉思中喚醒。

    抬頭瞧了瞧頭頂的日頭,這位在萬歷皇帝病榻前被臨危受命的遼東經略便是不自覺的加快了腳步,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

    ...

    巍峨的皇城腳下,身著緋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已是等候多時,身後還跟著不少隨侍宦官及大內侍衛。

    "敢問可是熊經略當面?"遠遠瞧見熊廷弼等人大步朝著宮門所在方向而來的時候,司禮監掌印便是主動迎了上去,略有些激動的問道。

    雖說昔日萬歷皇帝在世的時候,被其視為"大明肱骨"的熊廷弼曾多次入宮覲見,但他彼時僅僅是太子朱常洛身旁的貼身大伴,自是無緣得見這位勞苦功高的封疆大吏。

    "下官正是.."熊廷弼雖是為人孤傲,長期于遼東任職,且不善于婀娜奉承,但也清楚眼前老太監身上的緋袍意味著什麼,自是不敢托大。

    "熊大人一路辛苦,奴婢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奉聖諭在此等候您多時了.."听聞眼前這中年員外便是大名鼎鼎的遼東經略,王安臉上的笑意更甚,神情很是激動。

    他自幼進宮,因為深受陳矩及馮保兩位宮中大襠的影響,一向敬重讀書人,尤其是似熊廷弼這等為大明嘔心瀝血的能臣干吏。

    更別提他終日陪伴在朱由校身旁,曾親眼在無數個深夜里,瞧見天子因遼鎮戰事而難以入眠,深知熊廷弼在天子心中的地位。

    許是覺得剛剛的說辭有些"俗套",不足以表達心中對于熊廷弼的敬重,王安這位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天子的司禮監掌印竟是微微躬身,在熊廷弼受寵若驚的眼神中呼喝道"熊大人勞苦功高,一路辛苦.."

    "熊大人勞苦功高,一路辛苦.."話音未落,整齊劃一的呼喝聲便于王安身後響起,諸多內侍及侍衛的臉上也是充斥著難以抑制的激動。

    對于熊廷弼這位在萬歷皇帝病榻前臨危受命的封疆大吏,他們也是敬慕已久,卻始終無緣得見。

    "王公公言重了,下官惶恐.."些許的錯愕過後,熊廷弼便是趕忙避開了司禮監掌印的禮節,但鏗鏘有力的聲音中卻隱隱出現了些許顫抖。

    在接到聖旨,趕往京師的路上,他內心也曾因為不知曉天子的態度而忐忑不已,甚至有些不安。

    畢竟天子繼位時日雖是尚短,但對于"黨爭"的厭惡及不滿卻是人盡皆知,這些時日先後被天子起復並委以重任的朝臣們皆是不結黨不營私的"中立派",反觀他熊廷弼因為出身湖廣武昌府的緣故,早早就被扣上了"楚黨"的帽子。

    但此刻,隨著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親自出迎,以及其表現出來的親切態度,卻是瞬間令熊廷弼心中的擔憂化為泡影。

    此時的他,已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天子。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27章 經略進京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27章 經略進京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