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48章 天子婚事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48章 天子婚事上)

    十月十七,速喜。

    用過早膳之後,朱由校便在司禮監掌印的陪同下,行至乾清宮深處的暖閣。

    此時的案牘右側,早已擺滿了通政司剛剛呈遞上來的奏本,其中內容"緊要"的,已然被專門挑出,特意擺放在顯眼的位置,以供天子批閱。

    望著眼前如小山般的奏本,緩緩落座的朱由校便是輕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了一抹無奈之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愈發適應自己"皇帝"的身份,但也發覺自己眼下的生活距離所謂的"醒掌天下權",竟是有漸行漸遠之勢。

    他曾听王安念叨,昔日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期,每日要處理的奏本多達千本之多,精力之充沛令人咋舌。

    正因如此,成祖朱棣"靖難"過後,便是親手廢黜了太祖朱元璋不準"內官"干政的祖制,開始倚重內官,替其分擔政務。

    除此之外,成祖朱棣還不忘令朝中大臣入職文淵閣,參與機務,並初步建立了"內閣"的制度。

    自此,大明便的政務流程便趨近于完善,來自全國各地的奏本首先由通政司呈遞進宮,司禮監呈報天子過目之後,交由內閣草擬處理意見,最後,再由司禮監報予天子批準。

    "陛下,這幾本緊要些,余下不打緊的,交由司禮監處置就是了。"興許是猜到了朱由校心中所想,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便是小心翼翼的勸道。

    "都拿過來吧。"輕輕搖頭,朱由校拒絕了"王安"的好意,如今大明正是"百廢俱興"的時候,他實在不敢有半點耽擱。

    "遵旨。"見天子執意如此,身著紅袍的司禮監掌印便不再勸,但其老臉上卻是涌現了些許欣慰。

    自天子繼位以來,除卻事關遼東的奏本之外,天子會將其留中不發,余下奏本大多能夠在當日處理。

    其勤勉程度雖不敢說與布衣出身的太祖相比,但卻比昔日的萬歷皇帝勝過無數倍。

    為此,朝中關于天子"怠政"的聲音已然越來越少,縱然是最為苛刻的御史言官們,也不再"無中生事"。

    ...

    "大伴,什麼時辰了.."

    不知過了多久,朱由校終是將最後一封奏本批閱完畢,並隨口朝著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問道,表情有些凝重。

    這最後一封奏本,乃是陝西延安知府所奏,聲稱其治下的定邊縣連續三年大旱,導致今年百姓顆粒無收,糧價飆升,請朝廷酌情減免賦稅。

    若無這封奏本,朱由校險些忘了,明末歷史上還經歷了世所罕見的"小冰河時期",以至于全國各地災情頻發,百姓民不聊生。

    雖說距離席卷並貫穿整個明末的"農民起義"還有幾年時間,但這封來自于陝西延安府的奏本卻是給朱由校徹底敲響了警鐘。

    大明看似平穩的水面下,卻是暗流涌動。

    "回陛下,馬上就午時了。"見朱由校的心情好似有些低沉,一旁的司禮監掌印趕忙低聲回應道。

    言罷,還不待案牘後的朱由校有所反應,王安又趕忙低語道"剛剛勖勤宮的莊妃娘娘,派人來請您了.."

    "唔?"輕輕活動了一下略有些僵硬的四肢,朱由校便于案牘後緩緩起身,行至半開的窗柩旁,朝著外間望去,臉上露出些許追思。

    這勖勤宮位于紫禁城東側,距離大明太子的"東宮"慈慶宮也不過半炷香的腳程。

    在泰昌皇帝朱常洛登基之前,他便一直和自己的生母王才人居住于勖勤宮中。

    而這"莊妃娘娘"因為不受自己父皇的寵愛,也是居住于勖勤宮,並奉命養育自己的幼弟,朱由檢。

    微微眯起眼楮,朱由校于腦海深處搜尋記憶碎片,並慢慢拼湊出"莊妃"的模樣。

    半晌,朱由校終是回憶起"莊妃"的模樣,並微微點頭感慨道"寡言且仁慈的好人吶。"

    ...

    ...

    藍天白雲之下,朱由校沒有選擇乘坐御輦,而是在諸多內侍及侍衛的簇擁下,步伐輕快的于皇城中走著。

    今日微風徐徐,逆著頭頂不算強烈的旭日,望著周遭的紅牆金瓦,倒是別有一番滋味,令朱由校暫時忘卻了冗雜的政務。

    半晌,待朱由校一行人路過一座器宇軒昂的大殿後,朱由校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突然止步問道"大伴,李選侍可妥善安置了?"

    听得此話,司禮監掌印心中便是一驚,抬頭發現身旁便是鄭貴妃所居住的"翊坤宮"。

    輕咳一聲,周遭的內侍及侍衛們趕忙後退了幾步,只留大明天子與司禮監站在原地。

    "啟稟陛下,魏朝那..廝伏誅之後,李娘娘便遷居噦鸞宮了.."

    "按照您的吩咐,李娘娘的待遇一切從常,沒有半點克扣。"

    盡管時隔一月有余,但每當王安回想起天子"手刃"魏朝的時候,仍是驚嘆不已。

    一向傳聞木訥怯弱的天子,竟然也有如此殺伐果斷的一面,著實出乎他的預料。

    "唔,"聞聲,朱由校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盡管這"李選侍"咄咄逼人,甚至想要挾持他,繼而達到"垂簾听政"的目的,但朱由校在繼位之後,並沒有過于為難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于像李選侍這等飛揚跋扈,趾高氣揚的婦人來說,令她待在深宮中,被時間磨平其稜角,感受歲月的無情,或許便是最好的懲罰。

    "貴妃娘娘吶。"沉默半晌,朱由校清冷的聲音在響,其犀利的目光也是對準了眼前巍峨的宮殿。

    雖然依著史書上的記載,在"移宮案"結束之後,于萬歷年間執掌六宮的鄭貴妃便是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再沒有掀起過半點波瀾,但朱由校仍是有些不放心。

    畢竟,鄭貴妃不同于"無權無勢"的李選侍,于外朝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其背後還站著號稱"天下諸王最富"的福王。

    "也沒听說有何出格的事.."

    提起鄭貴妃,王安便是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御極不足一月,就撒手人寰的泰昌皇帝,微微顫抖的聲音中也不免夾雜了些許恨意。

    近些時日,在朱由校的授意下,他可謂是將宮中從上到下都篩選了一遍,並將昔日在乾清宮外"示威"的淨軍悉數打發到南京孝陵。

    只可惜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發現半點有關鄭貴妃的"罪證"。

    "無事便好。"撂下一句模稜兩可的話後,朱由校便是重新邁步,朝著記憶中勖勤宮所在的方向而去。

    與飛揚跋扈的李選侍和高高在上的鄭貴妃相比,他更願意與記憶中沉默寡言,卻仁慈心善的"莊妃"相處。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8章 天子婚事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8章 天子婚事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