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46章 蛀蟲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46章 蛀蟲上)

    十月十四,夜。

    入夜後的京畿之地萬籟俱寂,除卻更夫有氣無力的呼喝聲之外,便是陰暗角落不時傳來三兩聲犬吠聲。

    但此刻,位于京師西側的撫寧侯府邸卻燈火通明,隱隱約約還有絲竹管弦之聲從高牆大院傳出。

    位于府邸深處的官廳內,正值壯年的撫寧侯朱國弼滿身酒氣,醉眼惺忪的盯著眼前赤裸著雙腳,肆意展示著婀娜身材的舞女們,眼眸中不時涌現些許淫穢之色。

    人逢喜事精神爽。

    近些時日,在他的"據理力爭"之下,遠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勛貴們也意識到了任由天子"整飭"行伍的危害,故此各地陸陸續續出現了"盜匪"出沒的情況。

    地方不靖,朝廷便當以各地衛所官兵鎮壓,而無論這個"鎮壓"的過程是長還是短,朝廷都將再無余力整飭行伍。

    "斟酒!"

    將眼前酒盅一飲而盡之後,已有三分醉意的撫寧侯朱國弼便是在眼前婢女的驚呼聲中,一把將其攬在懷中,隨即便醉醺醺的說道。

    "是,"盡管朱國弼的動作有些粗暴,但被其摟在懷中的婢女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便是躡手躡腳的為其斟酒,嬌羞的臉上涌現些許驚喜。

    闔府上下皆是知曉,自家侯爺雖是"貪財好色",但對于枕邊人卻一向出手闊綽,凡是能被其瞧上的婢女,雖不敢說能夠一夜春宵過後便"魚躍龍門",但至少也能獲得不菲的賞賜,勝過年老色衰之後被趕出府去無數倍。

    "侯爺,您的手段實在是高明吶,"見撫寧侯朱國弼心情不錯,一旁的老管家便是湊趣的諂媚道,充斥著褶皺的臉上滿是討好之色。

    他在年輕之時,便因緣際會進了撫寧侯府做事,並靠著為人機靈,逐步在府中站穩腳跟,並贏得了朱國弼的賞識,算是朱國弼的鐵桿心腹。

    但饒是如此,他也從來沒有發現一向被外人詬病"貪財好色"的侯爺竟然也有如此縝密的心思。

    那些南直隸的勛貴于南京城中作威作福了兩百余年,早已將南京大營當做"囊中之物",自是不準任何或許可能威脅到其利益的情況出現。

    再一個,侯爺還不忘在前些時日"暗流涌動"的朝局中推波助瀾,鼓吹遼鎮吃緊,不宜臨陣換帥。

    如今東林黨與天子之間的"矛盾"已是人盡皆知,倘若日頭天子有心整飭京師大營,朝中文官定會全力阻攔。

    "呵,雕蟲小技罷了。"

    听聞耳畔旁響起的恭維聲,撫寧侯朱國弼的聲音雖然依舊平穩,但臉上卻不由得涌現些許自得,目光也不由得投向窗外,朝著南直隸的方向望去。

    果然不出他所料,南京城的那些勛貴們于當地作威作福慣了,稍微被他恐嚇一番,便對他听之任之。

    只可惜世鎮南京的魏國公對他的"預警"無動于衷,不然倘若南京大營有所"騷動",整個京師中樞都得為之震動。

    屆時紫禁城中的天子心比天高,卻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對了,我交代你的事,有眉目了嗎?"輕咳一聲,朱國弼將目光于外間的茫茫夜色收回,轉而神色深邃的盯著眼前的老管家,似有所指的追問道。

    "唔,"聞聲,老管家眼珠一轉,下意識的便打算作答,但當其意識到官廳中尚有諸多婢女的時候,便將涌至喉嚨處的話語重新咽了回去。

    見老管家欲言又止的模樣,撫寧侯朱國弼非但沒有半點不滿,反倒是贊賞的點了點頭。

    心思縝密,這便是他對眼前老管家委以重任的原因之一。

    "你們都退下。"輕輕敲擊著身前桌案,撫寧侯朱國弼便是面無表情的吩咐道,其臉上雖然仍殘存些許酒色,但目光已是漸漸恢復往日的深邃。

    呼啦一聲,只片刻的功夫,剛剛還人滿為患的官廳便是人去樓空,只留下若有若無的香味,在殿中回蕩經久不散。

    "你還愣著作甚,听不懂本侯的話嗎?"

    擺了擺手,示意眼前管家暫且不要做聲,朱國弼便是將懷中婢女推起,轉而有些不滿的訓斥道。

    "奴婢.."也許是沒有料到撫寧侯居然會將自己一並趕出,那名面容姣好的婢女不由得為之一愣,旋即方才在朱國弼冰冷的眼神中,不情不願的走出了官廳。

    "這些奴婢,愈發不懂規矩了。"

    及至官廳的大門被輕輕關上之後,撫寧侯朱國弼便是晃了晃脖頸,不置可否的低喃道,臉上再也不復之前的"醉情聲色"。

    對于這些婢女心中所想,朱國弼可謂是一清二楚,但他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妥。

    相反,他自認為自己比朝中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盜女娼的袞袞諸公們強上不止一籌。

    畢竟,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貪財好色",也從未鬧出過"逼良為娼"的荒唐事。

    他一向習慣"兩廂情願",從不仗勢欺人。

    "行了,趕緊說吧,事情有眉目了嗎?"自言自語片刻,朱國弼便是扭頭看向神情稍顯尷尬的管家,目光中也夾雜了一抹認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幾乎所有勛貴都知曉,在他父祖幾代人的"運籌帷幄"之下,他們撫寧侯府如今在京營中的"佔役"至少有數萬人之多,堪稱勛貴之最。

    為此,他朱國弼不滿天子整飭行伍,倒是情有可原,但貴為成國公的朱純臣為何同樣不滿天子整飭行伍?

    還有恭順侯吳汝胤又是怎麼回事?此前他從未听說,這兩人私底下關系密切吶。

    "啟稟侯爺,"迎著撫寧侯殷切的眼神,老管家連忙拱手回應"小人能力有限,對于成國公府的調查倒是沒有什麼進展.."

    不待撫寧侯面露失望之色,老管家又緊接著神神秘秘的說道"但是恭順侯吳汝胤那邊,小人倒是查出了些許蛛絲馬跡..."

    "何事?!"見眼前其貌不揚的老管家居然真的查出了些許端倪,撫寧侯朱國弼頓時來了興趣,原本懶洋洋的身子也不由得坐直。

    "恭順侯吳汝胤出身蒙古,祖上曾是投誠我大明的蒙古首領..."關于恭順侯一脈的來歷,民間百姓雖是不敢高談闊論,但在京勛貴卻是人盡皆知。

    畢竟祖上曾是蒙古人的恭順侯一脈,算是大明諸多勛貴中最為特殊的一支。

    "正因如此,京師大營中的諸多蒙古士卒一向以恭順侯吳汝胤唯首是瞻.."興許是事關重大,即便官廳中僅有他和面前的撫寧侯朱國弼兩人,但其聲音也在不知不覺間放緩。

    "哦?"見老管家如此言說,撫寧侯朱國弼先是一愣,隨即臉上便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早在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國稱帝之前,其軍中便不乏蒙古士卒,而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距離塞外更近,吸納蒙古士卒也愈發方便。

    雖說如今在京營中的蒙古士卒早已被"漢化"多年,除了外貌上的些許迥異之外,與尋常"漢人"沒有半點區別,但軍中若有若無的排斥,還是無法令這些蒙古士卒與其余士卒打成一片。

    平日里,這些蒙古士卒也是各自抱團,特立獨行。

    此時經由眼前的老管家提醒,撫寧侯朱國弼方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一向在京中存在感頗低的恭順侯吳汝胤,手中竟還握有這樣一支"軍隊"。

    "京師曾有傳聞,有人在張家口等地的商隊中,見過與軍中面容相似的士卒..."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後,老管家的聲音愈發輕微,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驚恐之色。

    他知曉,自己怕是無意間發現了一樁隱藏于黑夜之中的"秘辛。"

    "什麼相似,就是同一批人.."聞聲,撫寧侯朱國弼便是嗤笑一聲,不由分說的反駁道。

    京營中歸屬于他們各自府中的"佔役",雖然名義上是京營士卒,但實際上就是他們各自府上的"家丁",替商隊充當護衛,走南闖北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誰家還沒有幾門營生。

    但是很快,撫寧侯便是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臉上猛然涌現了不敢置信之色,半晌之後方才斷斷續續的問道"你說在哪?"

    "張家口..."見撫寧侯終是意識到了關鍵所在,老管家的聲音中已是出現了些許哭腔,他甚至懷疑眼前的侯爺會不會"殺人滅口",畢竟此事實在是太過于瘋狂。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頃刻間,心思通達的撫寧侯朱國弼便是明白了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口中念念有詞。

    難怪恭順侯吳汝胤同樣不贊成天子整飭行伍,甚至態度比他還要激進...

    這張家口隸屬于九邊重鎮之中的"宣府",距離塞外草原不過百里之遙,恭順侯吳汝胤居然將生意做到了塞外...

    一時間,縱使被外人詬病為"貪財好色"的撫寧侯朱國弼也是為之語塞,盯著外間的茫茫夜色,遲遲不發一語。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6章 蛀蟲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6章 蛀蟲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