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42章 秋風落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42章 秋風落葉

    十月初八,寒霜。

    秋風蕭瑟,北京城的街道上入目盡是枯黃的落葉,熙熙攘攘的行人皆是增添了衣衫,京畿之地已然具備了些許涼意。

    夕陽西下,喧囂的長安大街也漸漸"安靜",廣東道御史張修德跌跌撞撞的奔走著,瞧上去好似有些失魂落魄。

    自從前幾日的"大朝會"結束之後,曾經在朝野間以"斗志昂揚"而著稱的張修德便變成了此等模樣,每日"遲到早退"不說,精神狀態也是渾渾噩噩,無心公務。

    對此,無論是張修德的上官還是平日里與其交好的袍澤均是無心理會,只是偶爾在目光交錯時夾雜了些許憐憫。

    時至如今,天子對于遼東經略熊廷弼的信重可謂是人盡皆知,而在昔日大朝會中"拔得頭籌"的廣東道御史張修德自然功虧一簣。

    所有人都知曉,張修德的仕途怕是要將止步于此了。

    "為何會這樣?!"

    "我不甘吶,"一陣風起,眼神空洞的張修德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下意識的揮舞起臂膀,歇斯底里的咆哮著,而其張牙舞爪的模樣也將迎面走來的幾名百姓嚇了一跳。

    東林黨明明佔盡上風,但在最後緊要關頭卻是遭遇"叛徒"背叛,導致功虧一簣,熊廷弼依然穩居遼東經略的位置。

    "時不待我!"

    肆意發泄片刻,張修德終是恢復了些許理智,抬頭瞧了瞧周遭面露異色的百姓之後,便是跺了跺腳,急匆匆朝著自己的宅子而去。

    趁著天子還沒有"秋後算賬",他要在第一時間辭官回鄉,以免落得"流放"的下場。

    畢竟若是要嚴格追究起來,他這位"廣東道御史",理應在數千里外的閩粵任職才是。

    ...

    ...

    偌大的京師中,諸如廣東道張九德這般戰戰兢兢,乃至于上書請辭的官員不在少數,究其原因無外乎七天前的那場大朝會。

    大朝會結束當日,宮中便是下旨賞賜內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左侍郎王在晉,左庶子孫承宗及兵部給事中楊漣等人。

    興許是察覺到天子的"不滿",在大朝會結束的次日,兵部右侍郎魏應嘉便主動以"精力有限"為由,上書請辭。

    相比較前些時日的"留中不發",天子這一次干脆利落的同意了這位朝廷重臣的請辭,使得本就人人自危的大明官場再度引來一番地震。

    未等朝中東林對魏應嘉空出來的"兵部侍郎"位置展開謀劃,紫禁城中的天子便親自下旨,將前不久才被先帝起復的尚寶司司丞袁可立晉為兵部右侍郎。

    四日,天子又以遼東戰事吃緊的緣故,起伏光祿寺卿李邦華,令其重回京師輔政。

    在萬歷朝,袁可立及李邦華二人均是人盡皆知的"能臣干吏",平生最是排斥黨爭。

    倘若有心人仔細觀瞧朱由校近些時日的一系列舉動便會發現,這位年輕天子雖是對"東林"有所不滿,但也並沒有順勢將其"趕盡殺絕",反倒是隱隱有了扶持"帝黨"的架勢。

    但只可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在大朝會結束的第五天,針對于朝中呼吁起復前任漕運總督李三才一事,天子命內閣會同六部九卿重新進行了票擬。

    文淵閣中,先是內閣首輔方從哲率先表露態度,聲稱李三才掌管漕運多年,勞苦功高,但如今年事已高,未免舟車勞頓,身體不適,當以在家休養為主。

    未等次輔劉一"據理力爭",素有天官之稱的吏部尚書周嘉謨也是點頭贊成,罕見的表露了態度。

    此外,于"薩爾滸之戰"過後,緊急被萬歷皇帝召回京師,擔任兵部尚書的黃嘉善及先後兩次作為"顧命大臣"的刑部尚書黃克瓚也力挺首輔方從哲。

    這兩位"大明肱骨"皆是為官數十年的老臣,說話極有分量,諸如禮部侍郎孫慎行,督查院左都御史張問達等東林大佬也難以望其項背。

    大勢所趨之下,次輔劉一雖然有意令李三才重回京師輔政,卻也不免有些孤掌難鳴的感覺,只得將票擬結果報予天子知曉,令天子乾綱獨斷。

    次日清晨,望眼欲穿的東林官員便等來了令他們捶胸頓足的消息,據宮中傳出的消息,天子聲稱李老大人當以身體為重,待到身體大好之時,再將其召回京師輔政。

    雖然天子並沒有將話說死,但深諳人心的官員們卻是知曉,曾總督漕運十余年的"東林急先鋒"今生怕是起復無望了。

    更令東林官員如考喪批的是,廣寧巡撫王化貞的位置也是岌岌可危。

    天子親自于乾清宮暖閣召見了廣寧兵備薛國用,命其巡按遼東,並發內帑白銀五十萬兩,犒賞遼東將士。

    幾乎所有人都知曉,薛國用所謂的"巡按遼東"不過是走一個過場,待其從前線回返之後,便會"因功"順利升任廣寧巡撫。

    至于現任廣寧巡撫王化貞估摸著在近幾日便會主動上書請辭,並趁著朝中東林尚在的當口,重新謀求他職。

    經過一番調動之後,自朱由校繼位以來,便沸沸揚揚的"遼東局勢"終是蓋棺定論,前些時日呼聲頗高的右僉都御史袁應泰也漸漸無人提及,僅剩下少許"頑固"的御史言官仍在不遺余力的為其奔走。

    但諸如太常寺卿趙南星,督查院左都御史張問達這等東林魁首,雖然心中同樣不滿,卻也只能無奈接受現實。

    听說,這幾位老大人已是抱病在家多日。

    ...

    ...

    數日之後,當紫禁城中的"暗流涌動"傳至幾百里外的通州後,修身養性多年的李三才不由得大發雷霆,引得府中下人皆是戰戰兢兢。

    本以為隨著劉一及韓先後入閣,他這位"東林魁首"順勢被起復回京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屆時,以他在朝中和東林黨的地位,定然能夠如願入閣,繼而執宰天下。

    但他怎麼也沒有料到,前後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被他們東林黨寄予厚望的"泰昌皇帝"便是龍馭賓天,新繼位的天子雖然表面上對他們東林依舊倚重,但背地里卻是另有圖謀。

    不,他絕不會就此認輸,李三才雙眼通紅,狀若瘋癲。

    ...

    泰昌元年十月,帝以遼東戰事為由,命廣寧兵備薛國用巡按遼東。

    <<酌中志>>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2章 秋風落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2章 秋風落葉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