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

第355章 大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周牧龍 本章︰第355章 大婚

    接下來的日子,每天方南準時出現在東宮崇文殿前的廣場上。

    太子楚啟明換好勁裝等候,起初幾日還需內侍催促,後來竟比約定時間到得更早。

    方南設計的晨練並非枯燥的跑跳,而是融入了許多趣味性和循序漸進的原則。

    方南先教太子一些拉伸筋骨、活動關節的熱身動作,隨後是慢跑。

    方南並不強求圈數,而是以太子微微出汗、氣息略促為度,逐漸增加距離。

    接下來便是那套基礎拳法,一招一式,配合呼吸,講解發力要點。

    楚啟明學得認真,小臉上滿是專注,動作起初略顯笨拙,後來進步肉眼可見。

    兩位大儒劉青松和張謙,起初在廊下觀摩,見方南教導得法,太子亦無不適,便放心了許多。

    二人也會在一旁用太極拳比劃幾下,漸漸體會到此拳法調和身體的妙處,對方南的觀感愈發好了。

    鍛練之後,太子沐浴更衣,接受劉、張二位大儒的經史授課。

    方南有時會在一旁旁听片刻,發現太子在經歷了身體活動後,思維似乎更為活躍,對經義的理解也更有自己的見解。

    下午的時間,若無其他要務,方南便會帶著太子,帶少數精干護衛,悄然出宮,體察民情。

    去京郊的農田,看農夫耕作,听老農講述年成與賦稅。

    逛過西市的集市,看商販叫賣,了解物價行情與百姓日常所需。

    去略顯雜亂的平民聚居區,觀察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

    方南並非簡單地讓太子看,而是不斷引導太子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將書本上的“民本”思想與鮮活的社會現實聯系起來。

    楚啟明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接觸宮牆外的世界,震撼之余,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除了教導太子,方南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協調北疆戰略的籌備中。

    方南頻繁往來于中書、門下、兵部、戶部、工部之間,憑借建武帝的授權和金龍令牌,推動著各項事宜。

    與兵部尚書周嚴探討新軍編練、騎兵戰術。

    與父親方樂山核算軍費預算、商討經濟制衡策略的細節。

    與工部尚書鄭渠敲定軍械改良、運輸工具打造的方案。

    方南還要關注邊境傳來的情報,分析草原各部族的動向,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在這忙碌的間隙,方南抽空找到了同窗進士馬永昌、李寧山,翰林院同僚李文淵、張瀚飛,還有的石頭和王二蛋,邀請他們擔任自己大婚之日的男儐相。

    幾人得知能參與如此盛事,倍感榮幸,紛紛欣然應允,摩拳擦掌準備好好幫方南操辦。

    日子在這樣緊張而有序的節奏中飛逝,轉眼便到了大婚。

    大婚當日,天還未亮,鎮國公府已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方南被母親方王氏和一群丫鬟婆子早早叫起,進行一系列繁瑣的婚前準備,沐浴、更衣、梳頭、祈福……

    妹妹小玉兒穿著一身嶄新的大紅吉服,像個小福娃般跑來跑去,興奮得小臉通紅。

    小狼旺財都被仔細洗刷了一遍,白色的皮毛在燈光下油光水滑,頸上還系了個紅綢帶結。

    換上新郎官的緋紅錦袍,頭戴梁冠,腰束玉帶,本就俊朗的方南更顯得英姿勃發,氣宇軒昂。

    吉時將至,府門外已是人山人海,看熱鬧的百姓將街道圍得水泄不通。

    馬永昌、李寧山、李文淵、張瀚飛、石頭、王二蛋六位男儐相身著統一的喜慶吉服,圍著方南,說說笑笑。

    “吉時到!新郎官出發迎親嘍!”司儀高亢的唱喏聲響起。

    國公府門前鞭炮齊鳴,鑼鼓隊賣力地敲打起來。

    身著紅衣的家丁抬著八抬大轎穩穩起身。

    緊隨其後的十幾輛馬車,車上滿載著系著紅綢的大籮筐,里面是黃澄澄的銅錢,小廝們站在車沿準備撒錢。

    方南與六位男儐相翻身上馬,每匹駿馬上裝飾著紅纓金鈴。

    “起程!”

    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鑼鼓開道,鞭炮聲聲,隊伍所過之處,早已等候的百姓紛紛歡呼。

    馬車上的小廝們抓起大把的銅錢,奮力向道路兩旁拋灑。

    “搶喜錢嘍!”

    “祝方大人與公主殿下百年好合!”

    “早生貴子!”

    ……

    銅錢如雨點般落下,引得人群陣陣騷動和歡叫,孩童們嬉笑著在大人腿間穿梭撿拾。

    隊伍蜿蜒前行,穿過條條街道,向著公主府迤邐而去。

    公主府內,張燈結彩,紅氈鋪地。

    楚盈月在閨閣內,早已身著繁復華美的鳳冠霞帔,端坐于梳妝台前。

    鳳冠以赤金點翠,珠玉流甦垂下,遮住了秀美容顏,霞帔是大紅雲錦,上用金線彩絲繡著翱翔的鳳凰與並蒂蓮花,裙擺逶迤在地。

    宮女們細致地為楚盈月做著最後的整理,確保每一根發絲、每一處衣褶都完美無瑕。

    楚盈月望著鏡中的盛裝,心中猶如小鹿亂撞,縴縴玉指緊張地交握著,掌心微微出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迎親隊伍的樂聲由遠及近,在公主府大門外停了下來,公主府朱紅的大門卻緊緊關閉著。

    石頭和王二蛋上前拍門高喊“吉時已到,新郎迎娶新娘,快開大門!”

    門內傳來一陣清脆的女聲,是楚盈月的貼身宮女們“要想迎娶我家公主,需得新郎官作一首迎親開門詩來。”

    方南微微一笑,早有準備,朗聲吟道

    “紫氣東來耀帝京,朱門今日為君傾。

    不慕仙苑蟠桃宴,只羨人間連理盟。

    鳳翥龍翔呈瑞兆,珠聯璧合證前情。

    一首新詩叩玉闕,請開鸞駕迎雙星。”

    門內門外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

    “好詩!”

    “新郎官果然才高八斗!”

    ……

    石頭和王二蛋將鼓鼓囊囊的紅包從門縫里塞了進去,一連塞了好幾十個。

    門內傳來宮女們驚喜的嬉笑聲。

    在詩才與紅包的雙重攻勢下,伴隨著“吱呀”一聲悠長的聲響,公主府大門緩緩洞開。

    方南一行步入府內,穿過庭院,來到正堂。

    建武帝與皇後娘娘端坐于堂上主位,身著常服,二人特意出宮以父母的身份在此送女出嫁。

    方南連忙帶領眾儐相及隨行人員大禮參拜“臣(草民)參見陛下,皇後娘娘!”

    建武帝笑容滿面,虛抬一手“平身。今日是家禮,不必過于拘束。”

    皇後娘娘看著英挺不凡的方南,眼中也滿是欣慰,溫聲道“方南,盈月就交給你了,望你日後好生待她,夫妻和睦,白首偕老。”

    方南再次叩首,鄭重承諾“請陛下、皇後娘娘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愛護公主,不讓她受半分委屈。”

    建武帝滿意地點點頭“好,去吧,去把你的新娘接出來。”

    方南謝恩起身,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向楚盈月所在的閨閣繡樓。

    到了樓下,又被一群守在那里的宮女、嬤嬤攔住了去路。

    “新郎官且慢,還需再作一首催妝詩,催請新娘梳妝起身,方能上樓!”

    為首的嬤嬤笑著喊道,顯然這是第二道關卡。

    方南看著樓上的窗扉,眼中柔情流轉,開口吟道

    “璇閨旭日映朝霞,鸞鏡菱光映鬢鴉。

    已聞環佩聲聲近,更待春風拂面紗。

    何必凝妝遲鳳輦,素顏亦是最芳華。

    願卿早整青絲縷,共乘雲鶴到吾家。”

    樓上傳來細微的響動和低低的贊嘆聲,圍觀的儐相、賓客們更是喝彩連連。

    宮女嬤嬤們笑得合不攏嘴,石頭和二蛋適時地奉上了一大沓紅包。

    終于暢通無阻,方南快步上樓,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繡房內,楚盈月頭頂紅蓋頭,端坐床沿,一雙縴手緊張地絞著衣角。

    方南走到近前,柔聲喚道“盈月,我來接你了。”

    旁邊有宮女遞上系著紅綢的喜秤,方南接過,輕輕挑開了那方大紅蓋頭。

    蓋頭下,楚盈月盛裝之下的容顏更顯絕美,眉如遠山,目似秋水,粉頰含羞,朱唇微點。

    楚盈月抬眸看了方南一眼,眼中水光瀲灩,滿是羞澀與歡喜,旋即又飛快地低下頭去,頰邊紅暈更盛。

    “盈月,我們該去拜別陛下和娘娘了。”方南輕聲道。

    按照禮儀,方南需將新娘從閨房抱至正堂。

    方南彎下腰,小心翼翼地將楚盈月打橫抱起。

    楚盈月輕呼一聲,下意識地攬住方南的脖頸,將發燙的臉頰埋在方南堅實的胸膛。

    方南穩步下樓,懷中佳人輕盈,幽香縈鼻。

    一路將楚盈月抱至正堂,輕輕放下。

    兩人並肩,向端坐上的建武帝和皇後行三拜九叩大禮,辭別父母。

    皇後娘娘眼中已隱有淚光,建武帝亦神色動容,溫言道“去吧,好好過日子。”

    方南再次將楚盈月抱起,徑直走向府門外那架華麗的八抬大轎,將楚盈月溫柔地送入轎中。

    方南翻身上馬,迎親隊伍啟動,鑼鼓鞭炮奏響,向著鎮國公府返回。

    回到鎮國公府,此時府中已是賓客雲集,高朋滿座,正廳之內,紅燭高燒,喜氣洋洋。

    鎮國公與老太君端坐主位,方樂山與方王氏坐于次位,方南的兩位叔叔嬸嬸及家人亦在旁側,眾賓客分列兩旁,皆翹首以盼。

    新娘楚盈月已重新蒙上蓋頭,由喜娘攙扶下轎,方南接過紅綢繡球的一端,將另一端遞到楚盈月手中,緩步進入正廳。

    司儀高聲唱禮

    “一拜天地,感恩天地作合!”

    方南與楚盈月轉身,向門外天地恭敬下拜。

    “二拜高堂,孝敬祖父祖母、父母大人!”

    兩人轉向座上的四位長輩,深深叩拜。

    老太君和方王氏笑得合不攏嘴,連聲道“好”。

    “夫妻對拜,永結同心,白首偕老!”

    方南與楚盈月相對而立,鄭重躬身對拜。

    “禮成!送入洞房!”

    在眾人的歡呼與祝福聲中,方南牽起紅綢,引著楚盈月,在一片喧鬧中,走向精心布置的新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洞房內,紅燭搖曳,錦被繡榻,處處透著喜慶與溫馨。

    接下來便是冗長卻寓意吉祥的洞房儀式,坐帳、撒帳(撒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意早生貴子)、合巹酒(交杯酒)等。

    合巹酒是用一個匏瓜剖成的兩個瓢,以線連柄,新郎新娘各執一瓢,飲酒漱口,象征夫婦一體,同甘共苦。

    方南與楚盈月手臂相交,飲下杯中酒液,目光交匯,情意綿綿。

    所有儀式完畢,喜婆說了一連串的吉祥話,這才領著眾丫鬟退了出去,輕輕帶上了房門。

    洞房內安靜下來,只剩下紅燭燃燒的細微 啪聲,以及兩人有些急促的呼吸聲。

    方南走到床邊,拿起早已放在托盤上的喜秤,柔聲道“盈月,我……挑蓋頭了。”

    蓋頭下的楚盈月輕輕應了一聲。

    方南用喜秤前端,緩緩挑開了那方大紅蓋頭。

    燭光下,楚盈月含羞帶怯的容顏完全展露在眼前,青絲如瀑,肌膚勝雪,眼波流轉間,既有少女的純真,又初具新婦的嬌媚。

    “盈月……”方南低聲喚道,坐在楚盈月身邊。

    “夫君……”楚盈月抬起頭,看向方南,眼中水光盈盈。

    兩人相視片刻,方南伸手,輕輕將楚盈月攬入懷中。

    楚盈月溫順地靠在方南胸前,听著有力的心跳,只覺得無比安心。

    溫存片刻,方南柔聲道“我先讓人送些吃食進來,你稍作休息,我去外面應酬賓客,恐怕需些時辰。”

    楚盈月乖巧點頭“好,你去吧,只是……少飲些酒。”

    方南笑道“放心,我自有分寸。”

    方南喚了在門外候著的春桃和秋菊進來,吩咐好生伺候公主用膳歇息。

    方南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出洞房,投身于外面的喧鬧宴席之中。

    婚宴設在國公府的前院和多個廳堂之中,觥籌交錯,人聲鼎沸。

    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同年故交,來了不知多少。

    方南端著酒杯,在幾位儐相的陪同下,一桌一桌地敬酒致謝。

    位高權重的閣老尚書,軍中同袍、翰林清流,民間來的故友。

    “恭喜方大人,雙喜臨門啊!”

    “祝方侍講與公主殿下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子謙兄,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

    勸酒聲、祝福聲不絕于耳,方南來者不拒,無論是誰敬酒,都坦然舉杯,仰頭飲盡,姿態瀟灑,一杯接一杯,眼神清明依舊。

    起初還有人想看新郎官醉倒出糗,但見方南連飲數十杯,依舊步履沉穩,談笑自若,不由得都驚訝不已。

    “新郎官真是海量!”

    “嘖嘖,這酒量,怕是能抵得上千軍萬馬!”

    ……

    直到將所有重要的賓客都應酬了一圈,確保禮數周全,方南才以不勝酒力為由,在儐相們的掩護下,脫身離開宴席。

    回到洞房,春桃和秋菊還在門口守著,見方南回來,低聲道“少爺,公主已用過膳,梳洗過了。”

    屋內,紅燭已燃過半,光線變得愈發柔和朦朧。

    楚盈月已換下繁重的禮服,穿著一身大紅色的軟綢寢衣,青絲披散在肩頭,正坐在梳妝台前,對鏡卸下珠釵。

    听到開門聲,楚盈月回過頭來,眼神中帶著一絲羞澀。

    方南反手關上門,隔絕了外面的世界,看著燈下美人,心中一片溫軟,先前飲下的酒意似乎此刻才微微泛上,化作滿腔柔情。

    “賓客們都安置好了?”楚盈月站起身,輕聲問道。

    “嗯,都妥當了。”方南走近,很自然地牽起楚盈月的手,走到桌邊,桌上放著酒壺和兩只精致的玉杯。

    方南倒上兩杯酒,遞給楚盈月一杯,兩人手臂相交,目光膠著,將杯中甜醇的酒液緩緩飲盡。

    放下酒杯,方南伸手,輕輕撫上楚盈月溫熱的臉頰。

    楚盈月身子微顫,沒有躲閃,抬起盈盈如水的眸子望著方南。

    “盈月,”方南有些情動“天色不早,安歇吧。”

    “嗯,”楚盈月聲如蚊吶,臉頰緋紅。

    紅燭搖曳,帳幔低垂,方南俯身,輕輕吹熄了幾支蠟燭,只留下一盞小小的宮燈。

    方南打橫抱起楚盈月,走向那鋪著大紅鴛鴦錦被的床榻。

    羅帳緩緩落下,掩住了滿室春色。

    “盈月,別怕……”

    “嗯……我、我沒怕……”

    ……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55章 大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55章 大婚並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