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迎來最後一個高潮,大悟為父親完成入殮的畫面出現時,一股濃濃的暖意與感動如潮水般,瞬間沖擊著在場每一位觀眾的內心。
電影落幕,放映廳里剎那間陷入一片沉靜。
周溯和身旁的工作人員們,心里“咯 ”一下,不禁有些擔憂,難道這些西方觀眾無法理解東方的美學內涵?
然而,僅僅過了幾秒鐘,仿若平地驚雷,放映廳內所有觀眾不約而同地紛紛鼓起掌來,掌聲如洶涌的浪潮,經久不息。
蔡名亮一臉感慨,扭頭對身邊的劇組成員說道︰“原本我來這兒,那是信心十足,就想著以前輩的身份給這後輩指導指導。
可看完這部電影,周溯用他那極具感染力的鏡頭語言,徹底把我的驕傲給擊潰了。
看來今年的威尼斯,那競爭肯定激烈得很,簡直就是龍爭虎斗啊!”
一旁的助理張了張嘴,本想說些什麼,可腦海里不斷回味著周溯電影里的種種畫面,一時間竟難以開口,畢竟任誰都無法否認這部作品的經典程度。
散場之際,大批粉絲蜂擁而上,紛紛拉著周溯等人合影留念,現場熱鬧非凡。
等到人群漸漸散去,北野武卻獨自留了下來。
他靜靜地站在周溯面前,那張略顯半癱的臉依舊帶著獨特的冷峻,目不轉楮地望著周溯,隨後緩緩開口,語氣堅定︰“你這部作品,一定要送到日本上映。我堅信,它定能征服日本的觀眾。”
話音剛落,他沒有絲毫拖泥帶水,轉身便大步流星地離開了放映廳。
周溯望著他那挺拔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喃喃自語道︰“還真是典型的極道風格啊。”
就在周溯望著北野武的背影暗自感慨時,冷不丁听到身後韓參平大聲說道︰“小王,剛才北野武說的話你記下來沒?”
“記下來了,韓廠長,日本名導北野武親口承認,電影《入殮師》能征服日本觀眾。”
周溯扭頭看向韓參平,滿臉狐疑︰“韓廠長,您這是打算搞宣發呀?”
韓參平嘴角一揚,眼神透著精明︰“這可是你教我的招兒。想想看,還有啥能比征服日本,更能點燃老百姓的愛國熱情?”
說完,他立馬扭頭沖身旁助理下令︰“小王,你今晚就把新聞和照片傳真回國內,通知媒體,立刻開始宣傳造勢。”
王助理點頭應下,可還是有點猶豫︰“韓廠長,要是最後咱們電影沒拿到金獅獎咋辦?”
韓參平眉頭一皺,瞪了他一眼︰“能不能拿到獎是另一碼事,當務之急是先把熱度炒起來。得給觀眾一個走進電影院的理由,難道沒拿獎,這電影就不上映了?趕緊去!”
“好 ,我這就去。”王助理不敢耽擱,麻溜地轉身,小跑著去執行任務了。
次日天剛破曉,國內各大媒體就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迅速報道了《入殮師》在威尼斯首映的消息。
那標題更是抓人眼球——華夏年輕導演征服日本名導 。
只不過“名導”這倆字,字號比其他字明顯小了一號,不知情的觀眾乍一看,還真以為《入殮師》已經成功征服了日本市場呢。
不得不說,這標題黨手段還真是一脈相承,從媒體行業誕生之初就玩得溜溜的。
報道內容里,不僅放上了首映現場觀眾們熱烈鼓掌的激動畫面,還有對一些幸運影迷的采訪截圖。
而最顯眼的位置,放著一張周溯與北野武、蔡名亮三人的合照,三人各具神態,周溯年輕帥氣中透著自信,北野武冷峻里藏著欣賞,蔡名亮則帶著前輩對晚輩的贊許。
國內觀眾看到這份報道,瞬間炸開了鍋。
“這電影到底咋樣還不清楚,不過這導演小伙子長得是真俊啊!”
“就是說啊,不光長得帥,還這麼有才華,年紀輕輕就能和這些資深大導演同場競技,前途不可限量啊!”
隨著電影節入圍影片展映如火如荼地展開,場刊評分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起來。
場刊,作為電影節備受矚目的一環,向來由電影節官方刊物或是頗具影響力的相關媒體機構負責發布。
它組織專業的影評人、資深電影學者等權威人士,對參賽影片從劇情、畫面、表演、導演手法等多方面進行嚴苛評分與專業評價。
依照往年慣例,場刊評分就像精準的指向標,很大程度上預示著最終獎項的歸屬,所以每年電影節的場刊評分,都妥妥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焦點。
9 月 3 日這天,《入殮師》的場刊評分重磅出爐。
那醒目的 3.7 分,在入圍主競賽環節的眾多影片中赫然位列榜首。
為啥這 3.7 分能被視作高分呢?
皆因電影場刊普遍采用的是 5 分制滿分體系,如此高的分數,簡直就是對影片品質的強力認證。
這一喜訊傳來,韓參平和劇組成員們瞬間像被點燃的鞭炮,興奮得炸開了鍋。
韓參平忍不住大笑︰“好啊,這電影絕對有戲!”眾人相擁慶祝,喜悅彌漫在空氣中。
而當這消息如旋風般傳回國內,電影頻道、各大娛樂紙媒紛紛轉載報道。
“3.7 分場刊高分,《入殮師》閃耀威尼斯”這樣的標題,迅速佔據各大版面,吸引無數目光。
國內娛樂圈瞬間被這則消息攪得沸反盈天,一片震驚之色。
反觀北電,領導們各個喜氣洋洋,臉上的笑容都快溢出來了。
就說謝驍晶和姜韋,走路都帶風,仿佛腳下生了彈簧,每一步都透著掩不住的得意勁兒。
然而,韓三參和劇組成員沉浸在興奮之中時,周溯卻保持著難得的理智。
首輪公映結束,場刊分公布後,他心里已然對競爭對手有了數。
蔡名亮的《不散》基本已退出角逐,而與《入殮師》同為熱門的幾部影片,包括俄羅斯導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的《回歸》、北野武的《座頭市》、意大利導演馬可•貝羅奇奧的《再見長夜》,還有黎巴嫩導演的《風箏》。
這其中,最讓周溯警惕的,便是那部俄羅斯導演的處女作《回歸》。
因為在原本的歷史軌跡里,正是這部作品一舉摘得金獅獎,成為自 1962 年前甦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憑借《伊萬的童年》獲得金獅後,第二部獲此至高殊榮的俄羅斯電影。
喜歡華娛從奪取金獅開始請大家收藏︰()華娛從奪取金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