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籠罩下的武漢光谷,雷宜雨站在長江貨棧數據中心的落地窗前,指尖劃過屏幕上閃爍的騎手移動軌跡。玻璃倒映著遠處逐漸亮起的城市燈火,也映出他眼底的深意。三天前,阿里健康平台上一組異常體溫數據引起他的注意——峰值區域竟與三年前防汛期間7號管涌點的坐標完全重合。
“宜雨哥,阿里雲的王堅團隊剛離職的工程師到了。”助理小王低聲匯報,手里捧著一沓簡歷,“他們開發的智能派單算法,能把配送誤差壓到2以內。”
雷宜雨接過文件,紙頁翻動間仿佛听見命運齒輪的咬合聲。非典爆發後,他借小湯山醫院物資運輸之名,將長江貨棧的騎手網絡鋪向全國。如今這支隊伍已擴張至15萬人,每日訂單量突破百萬,卻因依賴人工調度頻頻延誤。而眼前這份算法,正是將散兵游勇變成鐵軍的關鍵。
“讓他們直接去二號實驗室。”他合上文件,目光掃過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那里藏著更深的布局——馬化騰剛開放qq端口對接體溫監測系統,劉強東的物流車隊正秘密運輸嵌有武鋼特種鋼芯的服務器,而周鴻 至今未察覺,他破解的“防汛數據加密協議”實則是比特幣密鑰的偽裝層。
二號實驗室里,前阿里雲工程師林城正緊張地調試代碼。他身後三塊顯示屏分別展示著騎手實時定位、訂單熱力分布和交通擁堵預測,一串串數據如江河奔涌。
“把北京西單商圈的訂單抽出來。”雷宜雨突然開口。林城迅速敲擊鍵盤,屏幕上立刻浮現出密密麻麻的紅色光點,其中三成訂單因商場閉店積壓超時。雷宜雨拾起馬克筆,在玻璃幕牆上畫出一條曲折線︰“把王府井的閑置騎手調過去,走這條胡同——去年防汛時,這里是唯一沒被淹的通道。”
林城瞳孔驟縮。他從未想過,一套算法竟能結合歷史災害數據優化路徑。當他將防汛地圖導入系統後,誤差率瞬間從4.3降至1.7。
“這不是技術,是戰場經驗。”雷宜雨的聲音很輕,卻讓林城後背沁出冷汗。他忽然明白為何長江貨棧的騎手總能率先抵達隔離區——那些看似陳舊的防汛記錄里,藏著城市毛細血管的通行密碼。
深夜十點,雷宜雨在會議室見到了不速之客。
馬雲推門而入時,手里捏著淘寶剛下架的盜版騎手制服殘片。“宜雨哥好手段。”他指尖摩挲著布料內襯的溫控縴維,“連仿品都帶著武鋼鋼渣的磁性標記。”圓桌上的投影儀突然亮起,顯示阿里健康平台正大量采購長江貨棧的抗菌口罩——而發貨地址竟與小湯山廢棄防護服倒賣窩點重合。
雷宜雨輕笑一聲,將手機滑向馬雲。屏幕上是馬化騰剛發來的消息︰qq已開放2億用戶端口,實時同步騎手體溫數據。
“現在全國人民都能看見,”他點了點地圖上武漢光谷的紅色預警點,“是誰在疫情期間把假冒偽劣送進隔離區。”窗外忽然電閃雷鳴,暴雨砸在玻璃上的聲響,像極了三年前九江決堤時防汛電台的雜音。
凌晨三點,林城捧著剛上線的智能派單系統沖進辦公室。大屏幕上,15萬騎手的移動軌跡已連成璀璨星河,28分鐘準時送達的綠色標識如燎原之火蔓延。
“日訂單量突破120萬了!”他聲音發顫。這數字相當于非典前全國快遞業三天的總和。
雷宜雨卻望向檀木匣里微微震動的鋼渣芯片——那是央行行長親手交給他的時代信物。匣中全息投影正顯示一組詭異數據︰北京某小區今晨的物資調配路線,與1998年長江洪峰時解放軍沖鋒舟的航線完全重疊。
“告訴馬化騰,”他合上匣蓋,鎖孔傳出齒輪轉動的輕響,“qq彈窗明天加推‘抗疫物資溯源’功能。”雨聲中,一支載滿服務器的車隊正駛向北京。車廂里,印著防汛編號的機櫃深處,比特幣礦機的綠燈如呼吸般明滅。
喜歡九零倒爺請大家收藏︰()九零倒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