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專員的轎車剛開走,東八里莊就像炸開了鍋。
"三百萬?!"王老蔫蹲在村委會門口的石碾上,手指頭掰得 響,"這得買多少頭牛啊......"
"瞧你那點出息!"周大虎媳婦白了他一眼,"人城里人現在都興買電視機,帶彩的!"
楊進京站在台階上,手里捏著那份蓋著紅頭文件的撥款通知,耳邊嗡嗡作響。
三百萬,這個數字太燙手了——比全村十年的收入加起來還多。他太清楚這筆錢會引來多少雙眼楮。
"都靜一靜!"張虎敲著銅鑼維持秩序,"听楊支書安排!"
人群漸漸安靜下來,但楊進京能感覺到那些灼熱的目光——有期待的,有算計的,還有藏著嫉妒的。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這錢,一分都不會分。"
"啊?"
"憑啥啊?"
"我們自己的錢......"
議論聲像潮水般涌來。
楊進京不慌不忙地從兜里掏出個小本子︰"鄭衛國、徐老栓、王鐵柱爹、劉奶奶、李桂蘭,還有張寡婦,你們六位留下。其他人先回吧,明天開大會。"
被點到名的六個人面面相覷——鄭衛國是建築隊老把式,徐老栓是村里最年長的,王鐵柱爹為人耿直,劉奶奶德高望重,李桂蘭和張寡婦則是婦女代表。
村委會的煤油燈亮到後半夜。楊進京把三百萬的撥款單攤在桌上,六雙眼楮齊刷刷地盯著那張紙,仿佛那是什麼稀世珍寶。
"我想好了。"楊進京的煙袋鍋子在桌角磕了磕,"成立個"村務監督小組",你們六位當組員,每一分錢怎麼花,都得過你們的手。"
鄭衛國的手抖了一下︰"這、這責任太大了......"
"不大。"楊進京翻開小本子,"第一項,修路——從村口到縣道三公里,全部鋪成柏油路;第二項,綠化——沿路種兩排梧桐樹,村中心建個小公園;第三項,裝路燈,通自來水......"
他一項項念著,六位老人的眼楮越瞪越大。這些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就要變成現實了。
"還剩一百萬。"楊進京合上本子,"留著辦個養老院,咱們村的孤寡老人,以後都歸集體養!"
劉奶奶的眼淚"唰"地下來了。老人家用袖子抹著眼角︰"進京啊,我這把老骨頭......"
"您老別哭,"楊進京遞過手帕,"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第二天的大會開得異常順利。當楊進京宣布要修路、建公園、通自來水的時候,全場掌聲雷動。只有徐老栓的小兒子在底下嘀咕︰"還不如分錢實在......"話沒說完就被老爺子一煙袋鍋子敲在腦門上。
工程很快啟動了。縣里派來的施工隊浩浩蕩蕩開進村,壓路機的轟鳴聲驚得村里的狗都不敢叫喚。楊進京天天泡在工地上,褲腿永遠沾著泥漿,嗓子都喊啞了。監督小組的六位老人也不含糊——鄭衛國天天拿著皮尺量路基厚度;徐老栓拄著拐棍檢查水泥標號;連八十多歲的劉奶奶都搬個小馬扎坐在料場邊,盯著每一車運進來的砂石。
這天傍晚,楊進京正在村口指揮栽樹,一輛黑色轎車悄無聲息地停在了路邊。車門打開,走下來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 亮的皮鞋踩在泥土上格外扎眼。
"楊支書,久仰久仰!"來人熱情地伸出手,"我是縣建築公司的錢經理,听說咱們村要建公園?"
楊進京打量著他︰"有事?"
"哎呀,我們公司最擅長園林工程了!"錢經理從公文包里掏出一沓彩頁,"您看看這個設計,假山噴泉,亭台樓閣......"
彩頁上的效果圖金碧輝煌,跟皇宮似的。楊進京掃了一眼報價︰八十萬。
"用不著。"他把彩頁遞回去,"我們有自己的設計。"
錢經理的笑容僵在臉上︰"楊支書,這價錢好商量......"說著就要往楊進京兜里塞煙。
"老錢!"突然一聲暴喝,徐老栓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拐棍在地上杵得咚咚響,"少來這套!當年修水庫時你就偷工減料,現在又想來禍害我們村?"
錢經理灰溜溜地走了,但麻煩才剛剛開始。第二天來了個賣路燈的,報價是市場價的三倍;第三天來了個自稱省城專家的,非要承包綠化工程;第四天更離譜,連縣里某領導的親戚都打來電話,暗示要"關照"某個建材商......
楊進京煩不勝煩,干脆在村口立了塊大牌子︰"所有工程公開招標,歡迎監督"。
柏油路修好的那天,全村老少都來圍觀。孩子們光著腳丫在新路上跑來跑去,留下一串串黑腳印;老人們蹲在路邊,小心翼翼地摸著平整的路面;連外村的人都趕來看熱鬧,嘖嘖稱奇。
"楊支書,"王鐵柱爹感慨道,"這路比縣城的還結實!"
楊進京蹲下身,摳了摳路基︰"加了雙層鋼筋網,十年都不會壞。"
小公園的建設更是精益求精。鄭衛國帶著人從後山移來幾棵老松樹,錯落有致地栽在園子里;李桂蘭領著婦女們用碎瓷片拼出漂亮的圖案,瓖嵌在花壇邊緣;連孩子們都貢獻了力量——每人認領一棵樹苗,負責澆水養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就在工程接近尾聲時,一封舉報信突然出現在縣紀委。信里言之鑿鑿地說楊進京貪污工程款,還附了張模糊的"證據照片"。
縣紀委的調查組來得很快。帶隊的還是上次那位孫處長,一見面就板著臉︰"楊進京同志,有人反映你在村道建設中收受回扣,請配合調查。"
村委會里氣氛凝重。調查組的人翻著賬本,計算器按得 啪響。楊進京坐在角落抽煙,煙灰缸很快就堆滿了。
突然,會議室的門被推開,劉奶奶顫巍巍地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幾十號村民。老人從懷里掏出個布包,層層打開——里面是一摞工整的手寫賬本。
"領導,"劉奶奶的聲音不大但很堅定,"這是我們監督小組記的賬,每一分錢都在這兒。"
孫處長接過賬本,越看越驚訝。這本賬記得比專業會計還細致︰某月某日,購水泥xx噸,經手人鄭衛國、王鐵柱爹;某月某日,付挖掘機租金xx元,監督人徐老栓、李桂蘭......每一筆都有至少兩人簽字。
更讓人震驚的是,三百萬專項資金不僅沒超支,反而省下了二十六萬八千四百三十五元六角——零頭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孫處長扶了扶眼鏡,"省下的錢呢?"
楊進京從抽屜里取出張存折︰"在這兒,準備添置養老院的醫療設備。"
調查組灰溜溜地走了。村民們歡呼雀躍,非要拉楊進京去新開的小公園慶祝。
夕陽西下,楊進京站在公園的涼亭里,望著嬉戲的孩子們和散步的老人。晚風送來陣陣花香,路燈一盞接一盞亮起來,像一串璀璨的珍珠。
"爹,"魏紅霞匆匆走來,"趙專員又來了,說要推廣咱們村的經驗......"
楊進京點點頭,目光卻落在遠處——那里,王素心正攙著劉奶奶慢慢散步。兩個老人的身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一直延伸到新鋪的柏油路上。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