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秋老虎來得格外凶猛。
楊進京蹲在鄉鎮企業局新辦公室的窗台上,手里的蒲扇搖得嘩嘩響。
這間辦公室是昨天剛騰出來的,牆上的石灰還沒干透,前任留下的"廉潔奉公"字畫歪歪斜斜地掛著。
門外傳來" 當 當"的自行車聲,張虎滿頭大汗地闖進來,的確良襯衫後背濕了一大片︰"楊局!趙縣長...不對,現在該叫趙書記了!他批了咱們的鄉鎮企業園區規劃!"
楊進京接過蓋著大紅印章的文件,嘴角微微上揚。
上輩子趙建國在副縣長位置上窩到退休,這輩子居然成了縣委書記,真是時也命也。
"虎子,去把二八杠推出來。"他撢了撢褲腿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咱們去趟東八里莊。"
兩人騎車經過縣委大院,恰好看紀委的人押著個禿頂中年走出來。
楊進京眯起眼楮——那不是縣糧食局的馬局長嗎?
上輩子這家伙可是平安熬到退休的。
"听說牽出條大魚。"張虎壓低聲音,車把晃了晃,"光現金就搜出兩萬多!"
楊進京不置可否。
上輩子癱瘓在床時,老同事來看望時沒少念叨這些人的"豐功偉績"。
重生回來,這些記憶都成了最鋒利的武器。
東八里莊村口新刷了白灰牆,上面"改革開放示範村"七個大紅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楊進京剛下車,老支書就帶著一幫村民圍了上來,膠底布鞋踩得塵土飛揚。
"進京啊,你可算回來了!"老支書激動得旱煙袋直抖,"省里剛來通知,要把咱們村列為"農村改革試點"!"
楊進京點點頭,目光掃過人群︰"素心呢?"
"娘去北京了。"楊雪梅從人群里鑽出來,兩根麻花辮一甩一甩,"三哥的畫獲了全國大獎,文化部要頒獎!"
楊進京一愣。上輩子最不成器的老三,這輩子居然混到文化部去了?
"爹!"楊雪梅拽著他洗得發白的中山裝袖子,"我們系主任說,我的論文《包產到戶的利弊分析》可以推薦到《農村工作通訊》..."
楊進京喉頭一哽。上輩子為了供兒子們讀書,雪梅17歲就嫁了人,這輩子居然要發表文章了?
"好!好!"他大手一揮,"等你娘回來,咱們全家吃頓好的!"
正說著,一輛綠色吉普車卷著塵土駛來。車門打開,新上任的趙書記健步走來,的確良襯衫口袋里別著兩支鋼筆。
"老楊!"趙書記熱情地握住他的手,轉頭對隨行的通訊員說,"小劉,拍個照!好消息!縣委決定由你兼任新組建的鄉鎮企業服務局局長,副科級!"
圍觀的老鄉們一陣騷動。楊進京這個曾經的村支書,如今可是正經的國家干部了!
"這..."楊進京故作遲疑,"我還在村里兼著職..."
"就是要你兼著!"趙書記拍拍他的肩,手腕上的上海表閃著光,"咱們開州縣要搞"一村一品",你楊進京就是標桿!"
通訊員手里的海鷗相機" 嚓"一聲。
三天後,《開州報》二版登出了照片,標題是《從生產隊長到局長︰一個農民的改革之路》。楊進京拿著報紙,突然想起上輩子癱瘓時,只能在病床上听廣播里的新聞...
"楊局長!"辦公室門被推開,林娜娜抱著一摞文件走進來,的確良襯衫扎在軍綠色褲子里,顯得格外精神,"這是各公社報上來的社隊企業名錄,我按您說的分類整理好了。"
楊進京驚訝地發現,這個曾經只會耍小性子的兒媳,如今頭發利落地剪成齊耳短發,活脫脫個女干部模樣。
"你...會計培訓班結業了?"
"上周拿的證。"林娜娜驕傲地挺直腰板,"爹,我想在局里搞個財務輔導組,幫各社隊企業建賬..."
楊進京鼻子一酸。
上輩子把他氣得半死的林家閨女,這輩子居然...
"好,你負責。"他頓了頓,"對了,你爸那邊..."
林娜娜臉色一黯︰"他...他被紀委叫去談話了。听說和劉長山的事有牽連..."
楊進京長嘆一聲。
上輩子林家靠著劉長山的關系吃香喝辣,這輩子...
"需要組織幫助的,盡管說。"
林娜娜的眼圈一下子紅了︰"爹...我以前..."
"過去的事不提了。"楊進京擺擺手,"去忙吧。"
林娜娜剛走,張虎又風風火火闖進來,解放鞋上全是泥︰"楊叔!出事了!劉長山的小舅子帶人堵在榨油廠門口,說要討個說法!"
楊進京冷笑一聲︰"走,看看去。"
榨油廠門口,十幾個穿喇叭褲的小青年正在叫囂。領頭的瘦高個一見楊進京就蹦起來︰"楊進京!你害我姐夫坐牢,今天非..."
"馬衛東是吧?"楊進京不慌不忙地從兜里掏出個工作證,"你姐夫的案子是紀委辦的,跟我有什麼關系?不過..."他故意拉長聲調,"你去年在糧站倒賣儲備糧的事,糧管所的老王可是都交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瘦高個臉色瞬間慘白︰"你...你胡說什麼..."
"要不要我現在去紀委找張科長問問?"楊進京作勢要推自行車,"听說他正負責這個案子..."
話沒說完,那群人已經作鳥獸散。張虎看得目瞪口呆︰"楊叔,您這是..."
"虛張聲勢罷了。"楊進京把自行車支好,"走,進去看看生產。"
車間里機器轟鳴,金燦燦的花生油汩汩流入鐵皮桶。楊進京伸手接了一捧,油脂從指縫間漏下,在陽光下像融化的黃金。
"楊叔,"張虎突然說,"我听說...劉長山撂了,連縣長都..."
"干好咱們的活。"楊進京打斷他,"官場上的事,少打听。"
正說著,大喇叭里傳來郵遞員的喊聲︰"楊進京!加急電報!"
楊進京三步並作兩步跑出去,接過那張薄薄的紙片,上面寫著︰"耀元見部長獲表揚 雪梅論文被刊用 速回電 素心"
他的手微微發抖。上輩子臨死前,廣播里正在播那位部長的講話,他躺在病床上听得老淚縱橫...
"楊局!"公社通訊員騎著自行車趕來,車把上掛著的軍用水壺晃來晃去,"趙書記通知,省里明天要來看鄉鎮企業,第一站點名要到東八里莊!"
楊進京回過神來︰"接待方案準備好了嗎?"
"林主任正在弄..."通訊員壓低聲音,"听說帶隊的是新來的副省長,以前在中央部委工作..."
楊進京心頭一跳。
該不會...又是耀元那幅畫引來的吧?
當天晚上,楊家老宅的煤油燈亮到深夜。
楊進京翻箱倒櫃找出一摞照片,全是東八里莊這些年的變化——從茅草房到磚瓦房,從煤油燈到電燈泡,從老黃牛到拖拉機...
"爹,您干嘛呢?"楊雪梅端著搪瓷缸走進來。
"準備匯報材料。"楊進京指著照片,"這是83年,這是現在..."
"我幫您做圖表吧!"雪梅眼楮一亮,"用數據對比,更清楚!"
父女倆忙到半夜。
當楊進京看著女兒用規整的仿宋體在方格紙上繪制增長曲線時,突然想起上輩子雪梅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
第二天一早,三輛吉普車和一輛上海牌轎車開進東八里莊。
讓楊進京意外的是,帶隊的不只是副省長,還有省委宣傳部長和...文化局的領導?
"楊進京同志!"副省長親切地握住他長滿老繭的手,"久聞大名啊!你兒子那幅畫,在部里引起了熱烈討論!"
現場會開在了打谷場上。
當楊進京用雪梅做的圖表介紹東八里莊的變化時,領導們頻頻點頭。
更讓他意外的是,耀元那幅《父親的建設》被做成展板,就立在村委會門口!
"同志們!"副省長站在磨盤上演講,"東八里莊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村改革關鍵在實干,核心在人!像楊進京這樣的帶頭人,要大膽使用!"
掌聲雷動。
楊進京站在人群中央,看著鄉親們樸實的笑臉,突然想起上輩子臨終時的願望——要是能重活一次...
"老楊!"趙書記悄悄拉過他,的確良襯衫腋下已經汗透,"省里決定把咱們縣列為"農村改革試驗區",撥五十萬專項資金!"
考察結束後的座談會上,文化局的領導特意找到楊進京︰"老楊,你兒子是個好苗子!我們想請他畫組農村新貌,在省美術館展出!"
楊進京正要回答,公社書記急匆匆跑來︰"老楊!北京長途!"
電話那頭王素心的聲音斷斷續續︰"老頭子...耀元領獎上新聞了...廣播里說...要推廣東八里莊經驗..."
楊進京握著電話听筒的手直發抖。
上輩子五個兒子沒一個成器的,這輩子不管不顧,反而個個出息了?
回村的路上,楊進京獨自推著自行車。
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遠處新建的磚瓦房飄起裊裊炊煙。
上輩子癱瘓在床時的種種遺憾,今生都化作了眼前的煙火人間。
公社文書追上來︰"楊局長,有您的信..."
信封上沒有落款。
楊進京拆開一看,里面只有一行鉛筆字︰"別高興太早。劉長山的靠山還在。"
楊進京笑了笑,把信紙揉成一團。
上輩子他活得戰戰兢兢,這輩子還怕這些魑魅魍魎?
"爹!"楊雪梅騎著自行車追上來,車筐里裝著《農村工作通訊》,"我的文章發表了!導師說等我畢業了,可以推薦我去省政策研究室實習!"
"好!"楊進京拍拍女兒的肩膀,"爹這些年記的筆記,你都拿去參考!"
父女倆的影子在夕陽下漸漸拉長。
楊進京望著遠處正在搭建的榨油廠新車間,那里將安裝全縣第一套機械化生產線...
重生一世,他本想改變家人的命運,卻意外改變了一個村莊的命運。
而現在,這個村莊正在改變整個縣的命運。
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中原大地,而他,終于成了時代的弄潮兒。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