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的入學通知書送到東八里莊那天,全村都轟動了。
燙著金字的紅頭文件在村民們手里傳閱,幾個老漢用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摸著上面的國徽圖案。
"乖乖,這可是黨中央的學校啊!"
"咱東八里莊祖墳冒青煙了!"
"進京這是要見大領導了!"
楊進京站在打谷場中央,耳邊嗡嗡作響。
上輩子癱瘓在床時,他最愛看央視的《新聞聯播》,每次放到中央黨校的鏡頭,總要盯著看半天——那地方對他這樣的農村干部來說,簡直是遙不可及的神聖殿堂。
"爹,您真要去北京啊?"楊耀元抱著剛領回來的新畫具,眼楮瞪得溜圓。
楊進京摸摸兒子的頭︰"去三個月。你在家好好畫畫,回來爹檢查。"
王素心連夜給他趕制了兩身新衣裳,深藍色的確良中山裝,針腳密得能防雨。
臨行前夜,她一邊釘扣子一邊念叨︰"听說北京冬天冷得很,我給你絮了件厚棉襖..."
"用不著。"楊進京擺擺手,"住黨校宿舍,凍不著。"說完又覺得語氣太硬,趕緊補了句,"帶著也行,萬一出門辦事呢。"
張虎開著他新買的二手吉普車送站,一路上嘴就沒停過︰"楊叔,听說中央黨校食堂頓頓有肉?您見著大領導可別忘了替我要個簽名..."
楊進京望著車窗外飛馳而過的田野,心早就飛到了北京。上輩子在病床上看的那些報紙文章,那些改革先鋒的事跡,這次終于能親眼見見真人了。
火車" 當 當"跑了十幾個小時。出北京站時,楊進京的舊提包在西裝革履的人流中顯得格外扎眼。他緊了緊領口,突然被人拍了下肩膀。
"楊進京同志?"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舉著接站牌,"中央黨校接站的。"
校車駛過長安街時,楊進京的臉幾乎貼在車窗上。天安門!人民大會堂!上輩子只在電視里見過的景象,此刻真真切切地就在眼前。他的手心沁出汗來,在褲子上悄悄擦了擦。
中央黨校的梧桐大道像條金色的長廊。楊進京拖著行李跟在輔導員身後,眼楮都不夠用了——這哪是學校?分明是座大花園!一棟棟灰磚小樓掩映在樹叢中,遠處的圖書館像座宮殿似的矗立著。
"楊同志,這是您的學員證。"輔導員遞來個塑料封套,"明天上午開學典禮,著正裝出席。"
宿舍是兩人間,同屋的老李來自黑龍江,一開口就帶著股大碴子味︰"哎呀媽呀,可算見著個北方老鄉!這兩天淨跟南方人一屋,說話跟听天書似的!"
開學典禮在莊嚴肅穆的大禮堂舉行。當國歌奏響時,楊進京的喉嚨像堵了團棉花。上輩子他最大的官也就是個縣農業局副局長,哪想過有朝一日能站在這里?
"同志們!"校長洪亮的聲音在禮堂回蕩,"這期三農問題研討班,是貫徹中央關于農村改革..."
楊進京迅速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本子,然後翻開嶄新的一頁,開始聚精會神地記錄起來。他的字跡工整而清晰,每一個字都寫得格外認真。
當听到“允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發展路徑”這句話時,楊進京手中的筆尖突然停頓了一下。他的腦海中仿佛浮現出華西村那高聳入雲的大樓和寬敞明亮的廠房,那是他在電視上看到過的景象。
課後討論時,教室里熱鬧非凡,大家紛紛發表著自己的見解。這時,一個身材精瘦的南方人主動走到楊進京身旁,微笑著說道︰“楊同志,您好啊!我叫吳仁寶,是江甦華西村的。”
楊進京聞言,手中的筆記本“啪”的一聲掉落在地上。他瞪大了眼楮,滿臉驚愕地看著眼前的人,結結巴巴地說道︰“吳……吳書記!”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我……我看過您的報道!”
吳仁寶哈哈大笑起來,他的笑聲爽朗而親切,“啥書記不書記的,在這兒大家都是學員嘛!”他拍了拍楊進京的肩膀,兩人之間的距離瞬間拉近了許多。
楊進京和吳仁寶越聊越投機,他們談論著各自村莊的發展情況,分享著彼此的經驗和想法。當楊進京提到東八里莊的農副產品加工廠時,吳仁寶的眼楮突然一亮,他興奮地說︰“有魄力!不過光搞農產品加工還不夠啊,得向工業轉型!”
晚飯後,楊進京正準備回宿舍休息,吳仁寶卻神神秘秘地拉住他,小聲說道︰“走,我帶你去個地方!”楊進京有些疑惑,但還是跟著吳仁寶走出了校門。他們打了一輛面的,車子一路疾馳,最終停在了王府井的街頭。
“帶你看個新鮮玩意兒!”吳仁寶興致勃勃地指著百貨大樓里琳瑯滿目的進口商品,滿臉自豪地說道。
楊進京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那台日本錄音機精致小巧,設計新穎,讓人眼前一亮。吳仁寶得意地說︰“這台錄音機,我們村電子廠就能組裝!而且質量絕對不比進口的差!”
楊進京驚訝地看著他,心中暗自感嘆,原來農村的發展已經如此迅速了。接著,吳仁寶又拿起一件羊毛衫,笑著說︰“這件羊毛衫,也是我們毛紡廠生產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進京摸著標價牌上令人咋舌的數字,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他突然意識到,上輩子自己搞了一輩子農業,卻從來沒有想過農村也能辦工業,而且還能生產出如此高質量的產品!
回到宿舍後,楊進京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百貨大樓里的那些進口商品,以及吳仁寶介紹村辦企業時的自信模樣。凌晨三點,他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躡手躡腳地爬起來,打開手電筒,坐在桌前,給家里寫了一封長信。
在信中,他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在百貨大樓里的所見所聞,以及對農村辦工業的深刻認識。最後,他寫道︰“素心,我想通了。光靠種地,農民永遠富不起來。咱們東八里莊,也要辦工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改變農村的面貌,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第二天上課,教授講到“甦南模式”時,特意請吳仁寶發言。這個貌不驚人的南方農民,不緊不慢地走上講台,面帶微笑,侃侃而談。他講述了他們村如何發展村辦企業,如何創造億元產值,如何讓村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台下的同學們都听得入了神,整個教室鴉雀無聲,只有吳仁寶的聲音在回蕩。
"...最後我想說,"吳仁寶目光炯炯,"農民不是天生的泥腿子!給我們政策,我們也能搞工業、做外貿、闖市場!"
掌聲雷動。楊進京拍得手掌發紅,胸口像有團火在燒。課間休息時,他攔住吳仁寶︰"老吳,我想去你們村看看!"
周末,楊進京婉拒了學校組織的故宮游覽,跟著吳仁寶登上了南下的火車。沿途的風景從華北平原的蒼茫逐漸變成江南水鄉的秀美,他的心情也越發激動。
"看那邊!"吳仁寶突然指著窗外,"那是我們村的工業區!"
楊進京順著方向望去,遠處一片整齊的廠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煙囪里飄著淡淡的白煙,完全顛覆了他對農村的認知。
華西村的景象更讓他震撼——寬闊的馬路,漂亮的別墅,現代化的學校,還有那座標志性的金塔。村民們騎著摩托車來來往往,個個衣著光鮮,精神飽滿。
"這...這真是農村?"楊進京嗓子發干。
吳仁寶帶他參觀毛紡廠時,正趕上日本客商來驗貨。看著那些精美的羊絨制品被打包運往海外,楊進京突然想起東八里莊那些賣不上價的花生、棉花...
"老吳,你們當初怎麼起步的?"
"嗨,還不是被逼的!"吳仁寶領著他走進村史館,指著一張發黃的照片,"看,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小五金廠,藏在豬圈後面,公社來查就停工..."
楊進京心頭一震。上輩子他太循規蹈矩,總等著上級指示,結果錯失了多少機會?
電子元件廠里,嶄新的自動化設備正在運轉。吳仁寶得意地介紹︰"這是用補償貿易引進的,產品抵貨款,沒花外匯!"
"補償貿易?"楊進京如獲至寶,"這個法子好!"
當晚,村招待所的燈光亮到凌晨。楊進京和吳仁寶趴在圖紙上,一個講一個記,把村辦企業的管理經驗、融資渠道、市場開拓摸了個透。
"老楊啊,"吳仁寶遞給他一沓文件,"這是我們這些年踩過的坑,你拿回去參考。農村搞工業不容易,但只要有決心..."
"有!"楊進京斬釘截鐵,"回去就干!"
回京的火車上,楊進京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工廠、碼頭,思緒萬千。上輩子他守著"以糧為綱"的教條,眼睜睜看著南方農村騰飛;這輩子,他要帶領東八里莊闖出一條新路!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