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神醫

第80章 古鎮老中醫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魏一 本章︰第80章 古鎮老中醫2)

    楊瀾生輕輕抬腳,邁進這座彌漫著古樸氣息的明清風格大院,典型的北方民居布局瞬間展現在眼前。整體遵循中軸對稱原則,規整有序。

    他看到正面是三間兩層的磚瓦樓,這樓采用抬梁式木構架,粗壯的梁枋縱橫交錯,穩穩地撐起建築,使得室內空間開闊,體現了北方民居這種結構營造大空間的特色。樓體的牆體厚重,由青磚層層壘砌而成,不僅堅固耐用,更能有效抵御北方秋冬的嚴寒。東西兩側則是一層的高脊瓦房,同樣有著厚實的牆體,與主樓相互呼應。

    東邊有一個小巷子,從布局推測後面應該還有一個院子,前院子佔地約有九分地大小,後面的規模雖尚未知曉,但大門西邊還有一條小路,通往另一個院門,如此看來這一家的庭院最少有一畝半的樣子。這種較大的院落空間,既滿足了家族聚居的需求,又體現出北方民居相對開闊的特點。

    踏入庭院,整個景色卻讓他仿若踏入了一幅悠然的秋日畫卷。陽光透過斑駁的枝葉,灑下點點碎金。正堂兩邊窗戶下有兩棵棗樹,每株棗樹都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靜靜地守望著小院的歲月變遷。此時,它的枝頭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棗子或青或紅,宛如一顆顆瑪瑙點綴其間。微風拂過,棗子在枝葉間輕輕晃動,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秋的饋贈,空氣中也隱隱彌漫著一絲清甜的氣息。

    正堂門前的葡萄架更是生機勃勃,茂密的藤蔓相互纏繞,交織成一片綠色的天幕。串串葡萄宛如晶瑩剔透的紫寶石,沉甸甸地垂掛下來,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它們緊緊簇擁在一起,像是在訴說著彼此的成長故事。偶爾有幾顆熟透的葡萄掉落,“噗通”一聲,打破了小院的寧靜,在地上濺起小小的水花,也濺起了絲絲秋意。

    而在院子的空地上,大片的白芍枝葉繁茂,綠意盎然。它們細長的葉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如綠衣仙子翩翩起舞。白芍的花朵雖已在夏日里凋零,但那生機勃勃的枝葉卻依然充滿活力,為小院增添了一抹清新與雅致。在這初秋時節,它們與棗樹、葡萄架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和諧而美妙的畫面。

    四合院的屋頂頗具特色,主樓是硬山頂,屋面僅有前後兩坡,左右山牆與屋面相交,木梁架皆封砌于山牆內,這種屋頂形式利于防風火,是北方民居常見的樣式。東西廂房的高脊瓦房采用懸山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屋面懸挑出山牆以外,既能保護山牆免遭風雨侵蝕,又為建築增添了靈動之感。屋頂的坡度較為平緩,方便雨雪滑落,也讓整個建築顯得沉穩莊重。

    整個小院,彌漫著古樸與自然交織的氣息。陽光、果實、綠葉,共同譜寫著一曲初秋的樂章,讓人仿佛置身于塵世之外,沉醉在這寧靜而美好的氛圍之中。楊瀾生站在院中,深深吸了一口氣,那夾雜著果香與藥香的空氣,讓他感到心曠神怡,之前一路上的疲憊也瞬間消散。這座民居的色彩裝飾也體現著北方特色,整體以青灰色為主調,青磚灰瓦質樸淡雅,雖歷經歲月,卻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正堂的門口的上面有一塊正楷書寫的匾額——曹氏醫館,敞開的大門已經有人來往,看上去就是就座的病人和家屬。

    楊瀾生懷著幾分期待,邁步進入房門,剎那間,一個純正的中醫診療場景毫無保留地映入眼簾。

    屋內,光線透過雕花窗欞,柔和地灑落在每一個角落,為整個空間蒙上了一層淡淡的光暈,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祥和的氛圍。正對著門的,是一張古樸的木質診桌,漆面雖因歲月的摩挲而略顯斑駁,卻難掩其紋理間的溫潤質感。桌上整齊擺放著兩套精致的脈枕,潔白的綢緞面與細膩的填充,盡顯醫者對細節的考究。一旁,數本線裝醫書堆疊而立,書頁微微泛黃,似在無聲訴說著它們所承載的悠久醫道與智慧。

    診桌後方,懸掛著一幅年代久遠的中醫經絡穴位圖,圖上的線條與標識雖有些許褪色,但仍清晰可辨,仿佛在向每一位來訪者展示著中醫理論的神秘脈絡。兩側的牆壁上,還掛著幾幅書法作品,皆是歷代醫家的名言警句,字體或蒼勁有力,或飄逸灑脫,為這一方天地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房間一側,是一個高大的中藥櫃,密密麻麻的抽屜宛如整齊排列的士兵方陣。每個抽屜上都工工整整地標注著各種中藥的名稱,拉開抽屜,淡淡的藥香撲鼻而來,混合著歲月的味道,令人心生敬畏。藥櫃旁,放置著一個小巧的藥臼和藥杵,仿佛隨時準備奏響炮制中藥的古老樂章。

    另一側,擺放著七張木質長椅,椅面光滑,想必是無數患者曾在此處休憩等待。椅旁的小桌上,放置著一套燒茶用具,里面青花瓷茶碗,旁邊有青瓷茶葉罐子,明顯就是為前來就診的患者及家屬準備的,有幾個人正坐下來品茶,一邊小聲交流著,貼心而又充滿溫情。

    整個房間,從陳設到氣息,無不滲透著中醫診療的獨特韻味,宛如一部立體的中醫史書,等待著楊瀾生去細細翻閱與品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診桌的西邊坐著一位約有七十幾歲的老者,不胖不瘦、鶴發童顏,正仔細的打量剛坐下來的一位四十幾歲的婦女。東邊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已經打開了他那厚厚的筆記本。兩人都身著印著曹氏醫館字樣的淺藍色分體工作服。那中年婦女的身邊站著一位二十來歲的姑娘,正有點緊張地看著老中醫的神色,看上去應該是病人的家屬。

    楊瀾生懷著專注與好奇,移步到近旁,仔細觀察著病人的狀況以及整個診療過程。

    眼前這位四十幾歲的婦女,端坐在凳子上,身形顯得格外單薄。她面色蒼白如紙,仿佛冬日里未經陽光眷顧的殘雪,沒有一絲血色,透著一種病態的憔悴。兩頰微微下陷,顴骨在蒼白面色的映襯下顯得愈發突兀。

    她的雙眼雖睜著,卻目光無神,好似一泓干涸的清泉,往昔的靈動光彩已然消逝不見。眼球微微泛黃,眼白上還布滿了細細的血絲,像是歲月與病痛交織而成的蛛網。眼瞼微微下垂,每一次眨眼都顯得極為緩慢且沉重,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她的頭發雖然梳理的一絲不苟,但有幾縷明顯的銀絲摻雜其中,兩綹劉海毫無光澤地貼在臉頰兩側。面部的皮膚上雖然使有粉黛,但還是能看出粗糙而松弛,像是失去水分的花瓣,眼角和嘴角的皺紋如同刻痕般深刻,訴說著生活的艱辛與身體的不適。嘴唇干裂起皮,顏色淡得近乎透明,微微顫抖著,卻又緊緊抿著,似在強忍著身體的虛弱與不適。

    但,身上的衣服卻挺講究,她穿著一套淺藍色小香風套裝,腳上也是一雙高檔淺口皮鞋,而楊瀾生感覺,她的打扮更顯她身形的單薄與無助。她安靜地坐在那里,放在脈診枕上的手指細長卻骨節突出,皮膚干燥粗糙,仿佛訴說著她氣血兩虛的身體狀況。

    這位婦女整體散發著一種虛弱之感,讓人不禁心生憐憫,也讓楊瀾生更加專注地觀察,想要探尋中醫如何應對這般氣血兩虛之癥......

    喜歡大衍神醫請大家收藏︰()大衍神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衍神醫》,方便以後閱讀大衍神醫第80章 古鎮老中醫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衍神醫第80章 古鎮老中醫2)並對大衍神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