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神醫

第63章 中醫師承的思維升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魏一 本章︰第63章 中醫師承的思維升華

    常東平敏銳地捕捉到林琳看向楊瀾生那異樣的目光,心中暗自思忖,臉上卻依舊神色如常,輕聲喚道︰“小琳啊,你先出去一下,我和瀾生討論一下他的個人問題。” 林琳听到這話,微微一怔,眼神里瞬間涌起疑惑,她的目光在常東平與楊瀾生之間來回游移,似乎想從兩人的表情中探尋出一絲端倪。然而,看著面色平靜的兩人,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輕答應了一聲 “好”,而後緩緩站起身,腳步略顯遲疑地走出了門。

    待林琳離開,常東平將目光轉向楊瀾生,神情變得格外嚴肅且專注,他微微前傾身體,率先開口問道︰“瀾生,你先說說,在你理解中,什麼是中醫思維?” 楊瀾生沒想到常東平會如此直接地切入這個專業且深刻的問題,他愣了一下,旋即陷入沉思。

    片刻後,他清了清嗓子,認真說道︰“常老師,我認為中醫思維是以整體觀念為基礎,強調人體自身的整體性以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它注重從宏觀角度看待疾病,通過望、聞、問、切收集信息,綜合分析人體陰陽、氣血、髒腑的變化,進而辨證論治。這種思維方式不像西醫那般注重微觀層面的病變,而是更關注人體整體的動態平衡。” 楊瀾生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常東平的表情,心中既期待得到認可,又有些擔心自己的理解不夠準確。

    常東平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但緊接著又神色凝重地說道︰“你說得有一定道理,但還不夠全面深入。中醫思維蘊含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如陰陽五行學說,它是中醫認識世界和解釋生命現象、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獨特方法。這不僅僅是一種看待疾病的角度,更是一種深入到中醫理論與實踐各個層面的思維模式。” 常東平的目光深邃,仿佛透過楊瀾生,看到了中醫思維傳承與發展的漫長道路。

    稍作停頓,常東平接著說道︰“那你再談談,在你看來,中醫思維的傳承面臨著哪些困境?” 楊瀾生皺起眉頭,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常老師,我覺得首先是現代科學技術的沖擊。現代醫學憑借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實驗研究方法,發展迅速且成果顯著,相比之下,中醫思維的抽象性和傳統性,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和接受。其次,中醫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臨床實踐中對中醫思維的培養相對不足,導致很多學生雖然記住了知識,卻無法靈活運用中醫思維去診治疾病。另外,社會對中醫的認知偏差也影響了中醫思維的傳承,部分人認為中醫不科學,對中醫思維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產生質疑。” 楊瀾生一口氣說完,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分析能否得到常東平的認同。

    常東平听完,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你分析得很到位,這些確實是中醫思維傳承面臨的嚴峻問題。那最後一個問題,你認為該如何建立中醫思維呢?” 楊瀾生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說道︰“常老師,我覺得要建立中醫思維,首先要深入學習中醫經典著作,像《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這些經典是中醫思維的源頭,只有深刻領悟其中的精髓,才能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要注重臨床實踐,在實踐中不斷運用中醫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大量的案例積累經驗,加深對中醫思維的理解。此外,還需要加強中醫文化的宣傳與推廣,讓更多人了解中醫思維的科學性和獨特優勢,營造有利于中醫思維傳承的社會氛圍。”

    常東平听完,先是皺眉思索了一會兒,臉上才露出些許欣慰的笑容,他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瀾生,你的思考很全面且深入,看來你在中醫學習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希望你能將這些想法運用到實際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對中醫思維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只是,我還要告訴你。”常東平微微頓了頓,目光深邃地凝視著楊瀾生,神色愈發凝重,繼續緩緩說道,“中醫不僅僅是醫道、是技術,更是哲學、是思想。而醫道、技術、哲學和思想,只要是正確的、有用的,就需要傳承。”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重若千鈞,在這靜謐的空間里回蕩。

    常東平稍稍停頓,似乎在給楊瀾生一些時間去消化這些話語。接著,他的語氣中增添了幾分憂慮,說道︰“而中醫思維和內涵是嫁接在古代漢語語言上的,在現代教育的環境下,大多人難以真正理解,其困境不只在中醫本身啊!”

    此時的楊瀾生,正沉浸在常東平前面話語所引發的深深思考之中,冷不丁听到這一番見解,不禁心頭一震,臉上瞬間浮現出震驚之色。他微微瞪大了眼楮,眼神中滿是詫異與思索,仿佛一扇全新的認知大門在他面前緩緩打開。

    一直以來,楊瀾生雖深知中醫學習不易,也意識到現代環境給中醫傳承帶來挑戰,但從未從古代漢語與中醫思維聯系這般深層次角度去思考。此刻,常東平的話如同一記重錘,敲醒了他。他意識到,中醫傳承困境背後,竟隱藏著如此復雜且深刻的文化根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瀾生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卻又一時語塞。他的腦海中思緒翻涌,各種想法如潮水般涌來。一方面驚嘆于常東平見解的深刻與獨到,另一方面也在反思自己之前對中醫困境的認知過于淺薄。良久,他才緩緩回過神來,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常老師,您這番話讓我醍醐灌頂,我之前確實從未從這個角度去想過。”

    楊瀾生定了定神,目光中透著堅定與思索,稍微理了一下思路,迎著常東平的視線說道︰“但,經您的提醒,我認為。建立中醫思維,只能從五條途徑去實現,就是‘讀經典、守經典、拜名師、重實踐、善總結’。”

    他微微停頓,理了理思路,繼續說道︰“讀經典,是因為中醫經典著作承載著古人千百年的智慧結晶,像《黃帝內經》構建了中醫理論體系的基礎,《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論治的原則。深入研讀這些經典,能讓我們觸摸到中醫思維的源頭,領悟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和診療思路。”楊瀾生眼神專注,仿佛此刻眼前正浮現出那些泛黃古籍中的一行行字跡。

    “守經典,是要堅守經典中所闡述的中醫核心理論和思維方式。在現代醫學浪潮的沖擊下,中醫面臨諸多質疑和挑戰,但經典的智慧是經過歷史檢驗的,我們不能因外界的聲音而輕易動搖,要篤定地守護中醫的根脈。”他的語氣沉穩有力,握緊的拳頭微微顫抖,透露出內心的執著。

    “拜名師也至關重要。”楊瀾生感慨地說道,“名師不僅有著深厚的學術造詣,更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他們對中醫思維的理解和運用爐火純青。跟隨名師學習,能讓我們少走彎路,通過言傳身教,切身感受中醫思維在實際診療中的應用。就像我有幸拜入您門下,期待能在您的指導下,更深入地領悟中醫思維的奧秘。”說著,他向常東平投去感激與崇敬的目光。

    “重實踐,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在臨床實踐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病癥相結合,才能真正檢驗和深化對中醫思維的理解。每一次診斷、每一個方劑的運用,都是對中醫思維的實踐與錘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逐漸掌握運用中醫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楊瀾生回想起自己以往參與的診療經歷,語氣中多了幾分篤定。

    “最後是善總結。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例和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至關重要。通過總結,可以發現規律,找到自己在運用中醫思維時的優點與不足,進而不斷調整和完善,使中醫思維在我們身上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楊瀾生說完,長舒一口氣,仿佛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思想梳理。

    常東平靜靜地听著,臉上漸漸浮現出欣慰的笑容,他輕輕點頭,眼中滿是贊許︰“瀾生,你能有這樣的見解,實屬難得。這五條途徑,確實抓住了建立中醫思維和踐行的關鍵要點,希望你能切實將其貫徹到今後的學習和實踐中去。”

    此時的楊瀾生,在常東平的激發下,他的心中除了震驚,更多了一份對中醫傳承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他暗暗下定決心,定要深入鑽研,為中醫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思索了一下,異常堅定地說道︰“老師,我雖然沒有堅實的基礎、年齡也有點大了,但我願意用畢生的精力,來按照這個方向竭盡全力地走下去!”

    喜歡大衍神醫請大家收藏︰()大衍神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衍神醫》,方便以後閱讀大衍神醫第63章 中醫師承的思維升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衍神醫第63章 中醫師承的思維升華並對大衍神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