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60年

第118章 烙面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紅塵牧歌 本章︰第118章 烙面下)

    晚上吃飯的時候,陳勇、陳燕、葉勛、葉靈,甚至連張亞娟和張亞東都不禁流露出一絲驚奇之色。

    葉靈滿心歡喜地看著桌上的烙面,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她開心地對葉征說道︰“哥哥,我都好久好久沒有吃到這麼美味的烙面啦!”

    葉征微笑著回應道︰“這烙面味道確實不錯吧?”

    葉靈連連點頭,嘴里還嚼著面條,含糊不清地說︰“好吃極了,就是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吃到這麼好吃的烙面呢。”

    葉征連忙安慰道︰“別擔心,以後只要你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到哦。哥哥特意做了一個烙床,想吃的時候,咱們就可以自己動手壓絡面啦。”

    葉勛和葉靈听到這個好消息,頓時高興得像兩只小兔子一樣,手舞足蹈地蹦了起來。

    葉征見狀,也跟著笑了起來,接著又興致勃勃地說︰“等以後有時間了,咱們還可以用烙床壓紅薯面絡呢。那味道啊,甜絲絲的,可好吃啦!”

    一旁的傻柱听了,好奇地插嘴問道︰“小征啊,你說的烙床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啊?”

    葉征笑著指了指擺在角落里的那個烙床,解釋道︰“喏,你看,就是那個東西啦。用它來壓烙面,可比手 面快多了呢!”

    傻柱好奇地圍著烙床轉了一圈,仔細端詳著這個新奇的玩意兒,然後一臉狐疑地說道︰“就這玩意兒?一個鐵筒子,下邊帶個篦子,上邊按上壓桿就行了?這也太簡單了吧!”

    葉征看著傻柱那副難以置信的模樣,笑著解釋道︰“對呀,就是這麼簡單。別看它構造簡單,但做出來的烙面可好吃啦!”

    傻柱听了葉征的話,似乎對烙床更感興趣了,他想了想,突然開口問道︰“明天這烙床不用吧?我想帶廠里去用一下。”

    葉征有些驚訝地看著傻柱,反問道︰“你會用嗎?”

    傻柱被問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猶豫了一下說道︰“要不……你和我一起去?你會用嘛,到時候教教我。”

    葉征想了想,覺得反正自己現在也沒什麼事情,去廠里玩玩也不錯,于是便爽快地答應道︰“行啊,反正我現在也沒啥事,就當是去廠里玩了。不過,廠里讓做烙面嗎?”

    傻柱連忙說道︰“明天中午廠里吃面條,我直接做烙面不就行了嗎?他還能說這不是面條?”

    葉征說道︰“那行吧,你高興就好。”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北方地區的大米資源相當匱乏。即使偶爾能夠獲得一些大米,其中大部分也都是糙米,這主要是因為稻殼難以徹底去除干淨,導致大米中夾雜著較多的石子。因此,對于北方人來說,能夠吃上一頓大米飯並非易事,他們的主食仍然以面食為主,而大米在北方也被歸類于粗糧。

    對,大米就是粗糧,你沒有听錯,大米沒有歸類為細糧,而是粗糧。

    在工廠的食堂里,大師傅們為了讓工人們吃得滿意,總是絞盡腦汁地變換著面食的做法。無論是打鹵面、饅頭還是窩窩頭,他們都會不斷嘗試新的烹飪方式,以免工人們對每天重復的食物感到厭倦。畢竟,如果天天都做同樣的面食,大師傅們恐怕會遭到工人們的抱怨和責罵。

    就在第二天,葉征完成了對院里那群小家伙的訓練後,便緊跟著傻柱一同走進了軋鋼廠。

    在葉征的悉心指導下,三食堂的中午飯選擇了制作烙面。

    軋鋼廠食堂的工作人員還不少,在這個工人當家做主的年代,食堂的配比差不多是十五到三十名工人配一名炊事員,軋鋼廠作為萬人大廠,食堂的工作人員也有幾百人,這幾百人分布在六個食堂,就說傻柱所在的三食堂,工作人員也有一百多人。這一百多人要服務兩千來號工人的伙食。

    由于人手充足,今天壓烙面的人有十多個,十多個人輪流上去壓烙面,那場面還是相當壯觀的。

    當午飯時間到來,工人們紛紛涌向三食堂,期待著今天的美食。當他們品嘗到碗中的烙面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意的笑容,並對這道面食贊不絕口。就連前來三食堂用餐的幾位廠領導,也對這烙面的口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它吃起來十分勁道。

    李懷德興高采烈地找到了傻柱,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柱子啊,今天中午的烙面真是太棒了!味道鮮美,口感爽滑,我吃得非常過癮。以後一個星期至少要吃一次烙面哦!”

    傻柱听了,撓了撓頭,有些為難地說︰“李廠長,不是我不想做啊,只是做這個烙面需要用到烙床,咱們廠里沒有啊。您看,能不能讓廠里做幾個呢?”

    李懷德好奇地問︰“烙床?那是個啥玩意兒?快,帶我去看看!”

    于是,李懷德跟著傻柱走進了廚房,一眼就看到了擺在角落里的那個烙床。他湊近仔細觀察著,眼楮突然一亮,心里暗自琢磨︰這烙床看著挺簡單的,不知道能不能給廠里帶來一些額外的收入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時,葉征走過來解釋道︰“李廠長,這烙床的木制部分其實也可以全部用鋼鐵來代替,這樣會更加堅固耐用。不過,這樣一來成本就會稍微高一些。”

    李懷德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嗯,這玩意兒技術含量應該不高,隨便找個中級工應該就能做出來。這樣吧,我去找楊廠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先做幾個咱們自己廠里用。要是效果不錯的話,說不定還能提供給供銷社試試呢!”

    葉征想到了自己老家那邊,城市就不說了,農村那邊那個村里沒個十架八架的,每次壓烙面的時候,都是幾家人一起忙活,烙面也比較筋道,比起面條要頂餓一點。

    傻柱有點興奮了,要是廠里給食堂提供了烙床,那還是能給他們食堂省不少事呢。窩窩頭或者饅頭就不用蒸那麼多了。

    以後發面也不用發的太多了,最起碼可以少發一半的面。

    葉征在軋鋼廠匆匆吃完午飯,便悠然自得地朝著什剎海走去。他心里琢磨著,下午還是帶點魚回家吧,給家人做一頓美味的晚餐。

    什剎海的岸邊,聚集了不少釣魚愛好者。葉征沿著岸邊漫步,觀察著這些人。他發現,雖然釣魚的人不少,但真正能釣到魚的卻寥寥無幾,更別提釣到什麼大魚了。

    然而,當葉征出現在這里時,情況就有所不同了。那些正在釣魚的人們紛紛向他打招呼,顯然對他頗為熟悉。畢竟,葉征這個“小釣王”的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只要是經常來這邊釣魚的人,幾乎都知道他的存在。

    葉征在人群中找了個相對安靜、人少的地方,準備開始釣魚。他熟練地擺弄著釣具,動作優雅而自信。

    看到葉征開始釣魚,那些與他相熟的人們立刻圍攏過來,饒有興致地觀看他的一舉一動。其中有幾個小老頭,甚至迫不及待地開始翻看自己帶來的票據,似乎早就料到葉征會有所收獲,提前做好了準備,以便在第一時間用票據跟他交換釣到的魚。

    當葉征釣到第一條重達十斤左右的大魚時,現場頓時引起一陣騷動。一個小老頭見狀,急忙撥開人群,快步擠到葉征面前,滿臉諂媚地說道︰“嘿,小伙子,這條魚換給我怎麼樣?我這兒有一斤油票和五斤糧票,你看能不能行?”

    葉征看了看小老頭手中的票證,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後爽快地回答道︰“行,那就換了吧!”

    由于葉征經常在這個地方用釣到的魚跟人交換物品,時間一長,大家都對他的交易方式有所了解。葉征的規矩很簡單,就是讓對方自己報價,只要他覺得價格合理,就會同意交換。

    實際上,所謂的“合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幾乎可以說是只要有人報價,葉征都會欣然接受。畢竟,這些前來釣魚的人都挺要面子的,一般情況下,誰也不會故意報出過低的價格。相比之下,這可比閆阜貴強多了。要是閆阜貴在這里,那可就不僅僅是報價低的問題了,那家伙心里想的可是不花一分錢就把魚弄到手,也就是所謂的“白嫖”。

    大伙兒看到小老頭換走了葉征的魚,一個個都是滿眼的羨慕,心中懊悔不已,只恨自己下手太晚,錯失了這麼好的機會。

    葉征陸陸續續地將三十多條魚都換了出去,這些魚大小不一,大的有二十多斤,小的也有十來斤。葉征不禁感嘆,還是京城的有錢人多啊!

    最後,葉征提著兩條大草魚回家了。這兩條大魚可是他特意為院里的鄰居們準備的。

    86 號院的鄰居們得知葉征的釣魚水平如此之高後,便經常會找他換魚。畢竟,魚這東西,一旦離開了水,若不及時處理,最多一天就會發臭。以前,院里的鄰居們還會把吃不完的魚腌制起來,做成咸魚或者魚干。然而,自從葉征搬來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腌過魚了,畢竟有新鮮的魚吃,誰還會去吃咸魚呢?

    這兩條大魚一家肯定是吃不完的,不過沒關系,幾家分著吃就好啦。兩條大魚的分量剛剛好,不多不少,正合適。院里的人分的。再多就只能做咸魚了。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人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並非是金錢或票券的匱乏,而是物資的短缺。對于那些擁有正式工作的家庭而言,只要稍微節省一些開支,便能輕松攢下足夠的錢票。然而,有些家庭卻總是抱怨錢票不夠用,這往往是因為他們購買了價格高昂的物品。這里所說的高價,指的便是黑市或鴿子市上的價格。相比之下,如果人們選擇在供銷社和糧站購買物資,而不去涉足黑市或鴿子市,那麼幾乎每個家庭都能夠有所結余。

    然而,在災荒年份,物資的匱乏成為了無法回避的現實。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得不依賴黑市或鴿子市來獲取生活必需品。盡管這些地方的物價可能會比正規渠道高出許多,但在物資極度短缺的情況下,人們已經別無選擇。

    且說那賈家,其中的賈東旭如今可是三級工呢,每月的薪資足足有四十三塊六之多!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了。而賈東旭呢,他的工作單位是軋鋼廠,干的可是鋼鐵行業里的重體力活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呢,現在是災荒年,定量經過三次下調,只有原來的定量的七成了。賈東旭現在每個月只有 42 斤的定量。

    這 42 斤定量里,可是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糧食哦,有粗糧、細糧,還有雜糧呢。而且啊,這比例也是有講究的,百分之十是細糧,百分之三十是雜糧,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可都是粗糧啦。

    雖然這定量看著好像有點少,但如果只是賈東旭自己吃的話,其實也還算夠。畢竟在這災荒年里,人均定量每天才七兩糧食呢,這里說的人均,可是連老人和孩子都算在內的哦。所以啊,賈東旭每個月的這些糧食,不僅能保障他一個月的基本用度,說不定還能稍有結余呢。

    但是架不住賈東旭的老娘能吃啊,別的家庭都在節衣縮食,優先保證自己家里的壯勞力的口糧,而賈家呢,那是優先保證賈張氏的口糧,其次才能輪到賈東旭。而賈東旭又是一個孝順的人,面對自己老娘的又無可奈何。

    賈張氏不但是吃的多,而且還要求吃的好,別的人家棒子面窩窩頭都要省著點吃,賈張氏的最低標準還是二合面饅頭,對于棒子面窩窩頭賈張氏是很少吃的,這樣的情況對于賈東旭來說肯定是個負擔了。

    原劇里賈東旭出事,那肯定是有這方面的原因的,重體力勞動者,天天吃不飽,能不出事嗎?

    葉征回到86號院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院里的人也都快要回來了。

    沒得說,兩條大魚被院子里的鄰居們給分了。

    吃飯的時候,葉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喜歡大夢60年請大家收藏︰()大夢6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夢60年》,方便以後閱讀大夢60年第118章 烙面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夢60年第118章 烙面下)並對大夢60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