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姥爺在清河住了兩天就回去了。時間也很快就來到了元月中旬,葉琳琳馬上就要放寒假了。這個年代冬天天氣比較寒冷,取暖設施和現代是沒法比的,最主要的還是沒錢沒票,學校連正常取暖用的煤炭都采購不齊。所以寒假一般都是進入三九天就開始放了。
    放了寒假的葉琳琳,就帶著葉征兄妹到了徐家莊,準備在徐家莊住一段時間。農村雖說也冷,但是,這個時代的農村比起城市好的一點就是,取暖比較方便,農村一般都是用的干木柴取暖,干木柴的獲得也是非常方便,荒山上,隨便一撿就是一捆,還有就是夏天砍回來的木柴和挖出來的樹根,到了冬天取暖正好。有的老人喜歡在火燒旺了的時候,在火盆里放入干透了的老樹根,這個樹根啊,比較耐燒,需要慢慢燃燒完,一般是沒有火苗的,就是開始的時候煙比較濃點。
    有的地方還有炭窯,可以燒炭,這玩意耐燒還無煙,不過徐家莊卻沒有炭窯,燒不了木炭,只能用木柴。農村人經常用粘土做成盆的形狀,曬干之後當做火盆來用,把木柴折成小段,就放在火盆里燒。這樣取暖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加入新的木柴的時候有濃煙,特別是那種沒有干透的木柴,有點嗆人,有時候能把人嗆的直流淚。
    農村很多家里的屋頂都是黑乎乎的,那就是煙燻出來的。當然了,現代的很多狗屁專家教授說什麼燒柴取暖不環保,已經不讓用木柴取暖了,只要是個正常人就能想明白的事情,在專家嘴里就是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
    想我國刀耕火種幾千年也沒說污染了環境,反而是到了科技發達的現代以前的經驗都不行了。對于那些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狗屁專家教授,感覺他們應該回娘胎再改造一番。不過,他娘肯定不願意讓他在改造了,因為太給家族丟人了。真的,現在很多的專家教授都開始不說人話了,也許是處在高處的時間太久了,早就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人,是人都是需要吃喝拉撒的。
    不知道是那個畜生說過這麼一段話︰農民不要用收割機收麥子,會污染環境,農民沒有什麼貢獻,農民大力出汗,是愚蠢和懶惰的表現,農民白天把種子撒在田里,晚上就回家睡覺去了。糧食生產和農民沒關系。只有消滅農民,國家才能富強。
    看看,這就是所謂的專家學者,你說這樣的話,你家的祖宗知道嗎?棺材板頂開了嗎?就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論也能堂而皇之的說出來!
    葉征就比較喜歡自由自在這樣的日子,每天跟著姥爺一起喂牛,帶牛出去放風飲水,最起碼不用老是天天無聊沒事做。
    而教弟弟妹妹認字的事情就交給了葉琳琳。葉征看到那些繁體字或者是二簡字就頭大,認識確實都認識個別的二簡字還真不認識。),就是習慣了現代簡體字,再寫繁體字或者是二簡字老是感覺別扭。
    葉征在附近的山腳下下了一些套子,這些套子主要就是套野兔的,要是逮野雞就比較容易了,野雞一到晚上喜歡群居,拿著手電往隱蔽的干草叢里一照,要是有野雞的話,野雞見了亮光就會往一起聚,這個時候,手里要是有根木棍就行了,瞅準了,一棍子下去,就能打到好幾只。也就是現在野雞少了,不好找了。那個年代的野雞和傻 子有的一比,不過白天是不行的,只能在晚上才可以。
    葉征還是比較喜歡晚上出去逮野雞,逮到了野雞,燒了一天的火盆里邊就是滿滿的一盆火炭,這個時候 ,把整理好的野雞用籠布包上,外層裹上黃泥,埋進火炭里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再扒出來就行,這就是最簡單的叫花雞。至于說沒有什麼調料,這個年代的人誰還在乎口味啊,有的吃就可以了。能吃飽就是最大的幸福。
    徐家莊這邊還會組織人手到處挖老鼠洞,老鼠一般有存食物的習慣,要是能找到老鼠洞,多少也能找到糧食,要是沒有發悶的話,他們還是願意吃的,要是發悶了,那就洗洗搗碎了喂牲口。老鼠洞說深吧並不深,但是一般都比較長,幾十上百米長的都有。
    找到洞口就開始挖,沿著洞口一直挖下去,就可以找到老鼠窩,老鼠窩的布局也是很有意思的,一般的都有三四個窩,有專門儲藏食物的,有專門休息的里邊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鳥毛,干草,破布頭,還有專門活動的地方。葉征看了都不住的點頭,這畜生都能住上三室一廳了,人好多都比不上畜生啊。
    老鼠儲藏的糧食還是比較多樣的,大豆,花生,麥子,玉米,這些能儲藏的基本都有,多的有幾十上百斤,少的也有十幾斤,真的是太能禍害了。這個年代的人連老鼠都吃,更別說老鼠儲藏的糧食了。
    偶爾葉征也會從聖地空間里拿些樹葉出來,主要就是為了泡茶,茶葉的基本功效葉征基本上算是搞明白了,祛病延年,清耳明目,能有效提高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對于更深層次的功效,葉征還是有點模模糊糊的。一片樹葉全家人喝一天都還有味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由于住在姥姥家,吃的東西就不方便拿出來了,一個孩子時不時的拿出些吃的有點說不過去啊。
    由于葉征在,徐家莊又組織了幾次打獵,收獲雖說沒有第一次好,但也算不錯了,基本都是今天去明天回的,就這樣老支書和村民都是相當滿意了,畢竟靠著這些獵物,最近的大鍋飯都好做了不少,肚子里總算有點油水了。同軋鋼廠換回來的物資也不算少了,最主要的糧食和布匹都換回來不老少。現在的老支書整天都樂呵呵的。隔那麼一兩天就要組織一次打獵。
    這些天,葉征跟著上了好幾趟山了。
    老支書看葉征的槍玩的挺溜,就把自己的那桿槍送給了葉征,同樣是三八大蓋,成色要比起姥爺的那桿好上不少。看來老支書和姥爺都是有故事的人啊,甚至是整個徐家莊都是有故事的。
    用老支書的話說就是,自己年齡大了,以後上山打獵的機會就不多了,還是送給小輩玩吧。葉征也就沒有推辭,歡歡喜喜的接過。
    其實嘛,老支書也就是說說,他家里至少還有兩桿槍。葉征就見過老支書在家里擦拭ak47,那認真的樣子就像在撫摸自己的老情人。
    槍嘛,葉征是不缺的,更好的葉征也有,他發現在大上海的氣槍展覽區有一個特別的櫃子,打開後,里邊是十多種的槍械,像什麼g36,ak47,1911a1式手槍,aug,faa,16,0995式,fn fa,沙漠之鷹,19sg550,4a1,基本上都有,那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世界名槍收藏室,就連hk416,和巴雷特這里都有。不過都不方便拿出來,主要就是自己說不清楚來歷,偷偷摸摸玩玩還行。這次有了老支書送的三八大蓋,那實在是能過過手癮了。至于子彈嗎,沒有了就找老支書或者姥爺要就行了。不過也不能瞎玩 ,這玩意可是要命的。
    徐珍卿利用休息的時間來過兩次,看孩子們在徐家莊玩的不錯,也就沒有要求他們回家,只是告訴他們,小年前臘月二十三)一定要回去。這個情況葉征兄妹都沒說什麼,過年嘛,肯定是要在自己家里過的,不適合在別人家過年。哪怕明知道初二還要再過來也是要回自己家過年的。
    過了臘月十五就開始殺年豬了,前兩年徐家莊是沒豬可以殺,今年還是沒豬可殺,不過今年還有山豬可以殺的。就在臘月十五這天,葉征他們又獵到了一窩的山豬,這次的足足獵殺了九頭山豬,一窩的山豬一頭也沒跑掉。最大的雄性山豬超過了五百斤,兩頭母山豬也都將近三百斤,剩下的個個都是百斤左右的半成年的小山豬。
    老支書看到這樣的收獲,高興的大手一揮︰“留下一頭母豬和兩頭小豬,其它的都送清河軋鋼廠去!”為了下這個決定,老支書猶豫了好久。還是葉征告訴他,山里的山豬目前看來還不少,以後還有機會獵到,這馬上就過年了,多留點過個好年比啥都強。
    對于殺豬,葉征現在基本上算是學會了,這是葉征以為的,主要就是沒有機會上手實踐。
    由于徐家莊現在還是在吃大鍋飯,所以並沒有分肉到戶。
    葉征現在在徐家莊可是非常的受歡迎,大家都知道葉征別看年紀小,但是非常有本事,替徐家莊解決了口糧的問題。在別的地方都有餓死人的情況下,徐家莊沒有人因為缺糧而出事的,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這也是徐珍卿放心讓幾個孩子留在徐家莊的原因。
    殺完了年豬,葉征兄妹也到了回家的時候,正好可以搭送山豬的牛車回清河。
    在徐家莊村民不舍的目光下,葉征兄妹上了牛車。老支書還硬給塞了一副豬下水,一條豬大腿,不拿都不行的那種。
    喜歡大夢60年請大家收藏︰()大夢6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