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開始

第291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用戶名3318508 本章︰第291章

    菌種實驗室的燈光,成了大壩子村夜晚最明亮的星辰。錢勝和他的核心團隊——桂花嫂、春梅嫂、建國、石頭,如同守護著某種秘境的煉金術士,在彌漫著消毒水味和菌絲特有清香的狹小空間里,一遍遍重復著精細而枯燥的工序︰培養基配制、高壓滅菌、無菌接種、恆溫培養、菌絲活力檢測……

    失敗,是這條路上的常客。

    第一批擴繁的栽培種,接種到麥粒培養基後,菌絲生長緩慢,顏色發暗。

    “錢技術員,這是咋了?看著沒勁兒呢?”桂花嫂憂心忡忡地問。

    錢勝拿起一支試管,對著燈光仔細觀察,眉頭微蹙︰“可能是滅菌時間沒掌握好,或者培養基水分偏高了。記下來,下次調整參數。”

    掛機面板【種蘑菇 v9】的經驗值在每一次失敗的分析和總結中,悄然積累著突破的能量。

    第二批,菌絲倒是長起來了,但很快就被雜菌污染,白絨絨的菌絲上冒出了點點詭異的綠色霉斑。

    “唉!又壞了!”石頭懊惱地拍了下大腿。

    錢勝沒有責備,仔細檢查了污染點︰“操作環節有疏漏。建國,你回想一下接種時,酒精燈火焰有沒有完全覆蓋操作區?石頭,培養基冷卻時,蓋子有沒有蓋嚴實?”

    他重新強調了無菌操作的每一個細節,甚至制定了更嚴格的“操作失誤追溯表”,將責任細化到人。壓力帶來動力,也帶來嚴謹。

    一次次嘗試,一次次調整。高壓滅菌鍋的嘶鳴聲,成了實驗室最熟悉的背景音。錢勝如同一個不知疲倦的舵手,帶領著這支剛剛啟航的小船,在技術的驚濤駭浪中尋找著最穩定的航道。掛機面板在深度實踐和問題解決的雙重驅動下,效率驚人。關于不同培養基配比、滅菌參數、接種手法、培養環境對菌絲生長和抗逆性的影響,無數細微的知識點被點亮、串聯、優化。

    終于,在一個曙光微露的清晨。

    桂花嫂像往常一樣,例行檢查恆溫箱里的第三代栽培種試管。當她拿起一支試管時,眼楮猛地睜大了!

    只見麥粒培養基上,覆蓋著一層濃密、潔白、富有光澤的菌絲!它們如同最上等的羊絨,均勻而充滿活力地蔓延開來,沒有一絲雜色,散發著蓬勃的生命氣息!

    “錢技術員!快來看!成了!成了!這菌絲…太漂亮了!”桂花嫂激動的聲音帶著哭腔,捧著那支試管,如同捧著稀世珍寶。

    錢勝聞聲快步走來,接過試管。溫潤的玻璃管壁傳遞著生命的脈動。那潔白無瑕、厚實均勻的菌絲,正是他理想中“雪絨菇”應有的源頭狀態!他輕輕晃了晃試管,菌絲如同凝固的雪浪,緊緊附著在麥粒上,顯示出強大的活力和附著力。

    “好!好!好!”錢勝連說三個好字,眼中閃爍著難以抑制的激動光芒。歷經無數個日夜的摸索、失敗、改進,他們終于掌握了穩定生產優質栽培種的核心技術!這不僅意味著擺脫了對外部菌種的依賴,更意味著“雪絨菇”的產量和品質,將躍上一個全新的、可控的台階!

    “就叫它…‘雪絨一號’!”錢勝鄭重地宣布,“這是我們大壩子村菌種實驗室,獨立研發、自主生產的第一代當家菌種!”

    “雪絨一號!好名字!”春梅嫂、建國、石頭齊聲歡呼,臉上洋溢著創造者的自豪。

    “雪絨一號”的成功,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當第一茬使用“雪絨一號”栽培種培育出的雪絨菇成熟時,其品相和產量,再次震驚了所有人!

    菌蓋更大、更厚實、邊緣緊實如初雪;菌柄短粗、潔白;生長周期似乎還縮短了幾天!采摘時,那沉甸甸的手感和濃郁的菌香,無不昭示著“雪絨一號”的卓絕品質!

    縣供銷社的王主任親自押車來拉貨,看到那堆積如山、品相完美的蘑菇,笑得合不攏嘴︰“錢勝同志!你們這蘑菇是越來越好了!趙主任說了,就憑這品質,價格再給你們上調百分之三!有多少,我們要多少!”

    與此同時,錢勝“錢大夫”的名號,也伴隨著石灰池救人的事跡,以及後續幾次為社員處理急癥、疑難雜癥的顯著效果比如用針灸緩解了吳大剛老伴多年的頑固性頭痛),在十里八鄉徹底傳開了。鄰村有人半夜抱著高燒驚厥的孩子跑來求救;有老人腰腿疼得下不了炕,家人用板車拉來求診;甚至有公社干部專程來找他看慢性病……

    錢勝來者不拒。他利用蘑菇房工作的間隙,在自家小院闢出一角,放上一張舊桌子和幾條板凳,就成了臨時的“錢氏診所”。他收費低廉,甚至對實在困難的鄉親分文不取,只收些雞蛋、蔬菜作為心意。他的銀針、自制的草藥膏、以及那份沉穩如山的醫者氣度,成了無數病患心中的定海神針。

    掛機面板【醫術 v3】的經驗值,在大量臨床實踐和不斷解決新病例的過程中,穩步而高效地增長著。他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理解和應對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天,錢勝剛從菌種實驗室出來,就看見大隊部門口停著一輛熟悉的吉普車——是縣武裝部李衛國的車!

    “錢勝同志!好久不見!”李衛國笑著迎上來,用力拍了拍錢勝的胳膊,眼神中滿是親近和敬佩,“听說你的‘雪絨一號’大獲成功?醫術更是名揚鄉里了?好!真是太好了!”

    “李干事,您怎麼來了?”錢勝有些意外。

    “好事!大好事!”李衛國拉著錢勝走進大隊部,周振武和吳大剛早已等在里面,臉上都帶著興奮的紅光。

    “縣里決定!”李衛國聲音洪亮,帶著官方宣布的正式感,“將你們大壩子村的‘雪絨菇’項目,作為全縣‘科技興農、產業富民’的重點典型進行推廣!由縣農業局牽頭,供銷社配合,武裝部負責協調保障!要在全縣範圍內,推廣你們的菌種技術和種植模式!”

    他拿出一份蓋著大紅印章的文件︰“縣里決定,下個月初,在你們大壩子村,召開全縣‘食用菌產業現場推廣會’!到時候,各公社、生產隊的干部和技術員都會來參觀學習!重點就是學習你們這‘雪絨一號’菌種技術和科學管理模式!錢勝同志,你可是這次會議的主角!要好好準備,把經驗傳出去!”

    這個消息,如同一聲春雷,在大隊部炸響!

    周振武激動得直搓手︰“全縣推廣?現場會?我的老天爺!咱們大壩子村這次可真是露大臉了!”

    吳大剛也咧著嘴笑︰“錢勝,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錢勝心中也是波瀾起伏。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雪絨一號”和蘑菇房的模式,將不再局限于大壩子村,而是如同星火,有機會點燃整個縣的希望!這帶來的責任和壓力,同樣巨大。

    “李干事,大隊長,吳叔,”錢勝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這是好事!也是責任!我們一定全力配合,把現場會辦好!把技術傳出去!不過…”

    他話鋒一轉︰“推廣技術,光看不行,關鍵是要讓來學習的人能掌握、能帶回去用。我建議,現場會不僅要展示我們的成果,更要設置實操環節,讓各隊的技術骨干親手參與菌種制作的關鍵步驟。我們菌種實驗室的桂花、春梅、建國、石頭,都可以當‘小老師’!”

    “好主意!”李衛國眼楮一亮,“理論結合實踐!就這麼辦!錢勝同志,你考慮得很周全!”

    “另外,”錢勝繼續道,“推廣‘雪絨一號’,菌種是關鍵。我們實驗室現在的產能,供應本村和少量外銷可以,但支撐全縣推廣遠遠不夠。需要縣里支持,盡快建立一個小型的、標準化的菌種供應中心,專門生產‘雪絨一號’原種和栽培種,供應給各公社的生產隊。”

    “菌種中心?”周振武和吳大剛倒吸一口涼氣。錢勝的步子,邁得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大!

    “對!”錢勝語氣不容置疑,“核心技術掌握在縣里統一生產、統一供應、統一標準,才能保證推廣的質量和效果,避免各隊自行其是導致菌種退化或污染!這也是保障‘雪絨菇’品牌的關鍵!”

    李衛國看著錢勝條理清晰、目光深遠的規劃,心中震撼更甚。這個年輕人,不僅技術過硬,醫術高超,更有一種超越年齡的戰略眼光和格局!

    “好!錢勝同志,你這個建議非常有價值!我立刻向縣里匯報!”李衛國重重點頭,“菌種供應中心的事,縣里一定會重點考慮!現場會的事,就按你說的辦!需要什麼支持,武裝部全力保障!”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全村。大壩子村沸騰了!全縣的現場會!推廣他們的技術!還要建菌種中心!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這個偏遠的小山村,真的成了全縣的標桿!意味著“雪絨菇”的名號,將響徹全縣!意味著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日子!

    錢勝站在新蘑菇棚前,看著夕陽下那片潔白如雲的收獲,听著菌種實驗室里隱隱傳出的設備運轉聲,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興奮與希望。

    “雪絨一號”的星火已經點燃。而即將召開的全縣現場會,將把這星星之火,撒向更廣闊的田野。他仿佛看到,無數個像大壩子村一樣的村莊,在“雪絨菇”的映照下,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腳下的路,在星火燎原的壯闊圖景中,延伸向更加充滿希望的遠方。掛機面板在腦海中散發著溫潤的光澤,【種蘑菇 v9】的經驗條,在技術推廣的宏大命題下,正向著圓滿的境界,穩步邁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年代從下鄉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年代從下鄉開始第291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年代從下鄉開始第291章並對年代從下鄉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