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開始

第279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用戶名3318508 本章︰第279章

    清晨的薄霧尚未完全散盡,錢勝和陳詩英已經推著借來的獨輪車,踏上了通往公社的路。車上堆著十幾個蓋著干淨濕布的竹筐,里面是碼放整齊、潔白飽滿的平菇。陳巧依本想跟著來,被錢勝以“看家護院、防止小動物禍害蘑菇房”為由留在了家里,小丫頭雖然撅著嘴,但還是認真地點了頭。

    獨輪車的木輪在鄉間土路上發出單調的“吱呀”聲。陳詩英推著車,錢勝在一旁扶著,目光警惕地掃過路邊的草叢。新做的長弓和幾支箭被他用麻布裹好,掛在車轅上。在這個年代,帶著弓箭出門並不算太突兀,反而是一種必要的防備。弓臂緊實的觸感隔著布傳來,讓錢勝心里踏實了不少。

    “姐,累嗎?”錢勝問道。獨輪車加上蘑菇的分量可不輕。

    “不累,”陳詩英微微喘著氣,臉上卻帶著笑,“想著這些蘑菇能換成錢,身上就有勁兒。”

    錢勝笑了笑,沒再說話。他的目光投向遠處公社的方向,心里盤算著收購站可能給出的價格以及後續的銷路。掛機面板上,【種植】和【種蘑菇】的經驗條在緩慢爬升,似乎連帶著對市場行情的預估能力也隱約提升了一絲。

    公社的收購站是一排紅磚平房,門口排著稀稀拉拉幾支隊伍,大多是來賣雞蛋、蔬菜或者山貨的社員。錢勝和陳詩英的到來,尤其是他們車上那十幾個蓋得嚴實的大筐,立刻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同志,你們賣啥?”收購站窗口後面,一個戴著套袖、臉盤圓圓的中年婦女探出頭來問道。

    “同志你好,我們賣蘑菇,自己種的平菇。”錢勝上前一步,掀開一個竹筐上的濕布。

    “蘑菇?”那女同志眼楮一亮,身體前傾仔細看了看,“喲,這蘑菇長得可真精神!白白胖胖的!自己種的?在哪兒種的?”這年頭,人工培育蘑菇可是稀罕事。

    “在大壩子村,我們搞了個試驗性的蘑菇房。”錢勝解釋道,語氣平和而自信,“品質絕對好,沒蟲眼,沒開傘,都是剛采下來的。”

    女同志顯然很感興趣,招呼旁邊一個看起來像是負責人的瘦高個男人︰“王主任,您快來看看!大壩子村送來自己種的蘑菇了!”

    被稱作王主任的男人走過來,拿起幾個蘑菇仔細看了看,又聞了聞,臉上露出驚訝和贊許的神色︰“嗯!品相確實不錯!新鮮!味道也正!小同志,你們怎麼種出來的?產量穩定嗎?”

    錢勝簡單介紹了一下蘑菇房的基本情況,強調了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沒有透露太多技術細節,但足夠讓王主任明白這不是瞎貓踫上死耗子。

    “好!好!這可是個好東西!”王主任顯得很高興,“現在城里供應也緊張,新鮮蘑菇很受歡迎。這樣,你們這平菇,按一級鮮菜的價格收,一斤一毛二,怎麼樣?”他給出了一個在當前環境下相當有誠意的價格。

    錢勝心中飛快計算了一下。一級鮮菜的價格算是頂格了,看來王主任確實看好他們的蘑菇,也有意建立長期合作。他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問道︰“王主任,感謝您的認可。不知道這個價格,後續如果我們穩定供應,能維持嗎?另外,除了收購站,我們想了解一下,公社或者縣里有沒有廠礦食堂或者別的渠道也需要這種鮮蘑菇?”

    王主任眼中精光一閃,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沉穩的年輕人。不卑不亢,思路清晰,還懂拓展銷路,這不像個普通知青。

    “價格方面,只要品質穩定,我們優先按這個價收!”王主任拍板道,“至于其他渠道…小同志,你倒是提醒我了。這樣,你們先稱重,我給你們開票。回頭我幫你問問公社食堂和縣里幾個效益好的廠子。如果量大,價格還能再商量!”

    這無疑是意外之喜!錢勝和陳詩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激動。

    “那太感謝王主任了!”錢勝真誠地道謝。

    稱重、開票、結算。十幾個竹筐的蘑菇,最終稱出了二百一十五斤七兩!按照一毛二一斤的價格,總共賣得了二十五塊八角四分錢!

    當王主任將一沓大小不一的鈔票和幾張工業券、副食品券遞過來時,陳詩英的手都有些微微發抖。這可是實打實的第一桶金!是他們三個人起早貪黑、精心侍弄出來的成果!

    “拿著,收好。”王主任笑眯眯地叮囑,“小同志,你們這蘑菇種得好!下批什麼時候能送來?我們收購站肯定優先收你們的!”

    “大概五天左右,下一批就能成熟。”錢勝估算了一下時間答道。

    “好!五天!我等著!”王主任熱情地和他們握了握手。

    離開收購站,推著空了的獨輪車,陳詩英感覺腳步都輕快了許多。她緊緊攥著那個裝著“巨款”的小布包,手心都出汗了。

    “二十五塊多…還有這麼多票…”她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興奮,低聲對錢勝說,“子文,我們…我們真的掙到錢了!”

    “嗯,這只是開始。”錢勝也心情舒暢,臉上帶著笑意。他看著陳詩英激動的側臉,補充道,“姐,這錢你收好,家里開銷你管著。該買油買鹽,該給依依添置點什麼,別省著。我們以後會掙得更多。”

    “嗯!”陳詩英用力點頭,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光芒。這筆錢,意味著他們可以不用再為最基本的生活物資發愁,意味著妹妹或許能多吃幾口好的,意味著…這個家,在錢勝的帶領下,真的有了奔頭!

    回程的路上,陽光正好。錢勝一邊走,一邊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蘑菇房的成功證明了技術的價值,也打開了初步的銷路。但僅僅依靠現在的規模,想要有更大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姐,我想把蘑菇房擴建一下。”錢勝說出了心中的想法,“現在的地方太小了,只能擺下那幾床。我們可以在旁邊再搭個棚子,或者把後院那塊空地平整出來,多弄幾個菌床。這樣產量才能上去。”

    “擴建?”陳詩英一愣,隨即立刻點頭,“好!是該擴建!今天王主任那意思,有多少要多少呢!地方我來收拾,需要什麼材料?”

    “材料我想想辦法,主要是木頭、稻草、塑料布這些東西。木頭我去找吳叔問問,看隊里有沒有閑置的或者能換的。稻草我們自己有,塑料布可能得去供銷社看看。”錢勝盤算著,“關鍵是人手。光靠我們三個,擴大規模後采摘和管理都忙不過來。”

    “人手…”陳詩英也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他們現在屬于“單干”,不好明目張膽找人幫忙,而且工分怎麼算也是個麻煩。

    “這個我來想辦法。”錢勝眼中閃過一絲思索,“或許…可以跟隊里合作?讓隊里出地方或者出點材料,我們出技術和管理,收益分成?這樣既能擴大規模,又能給隊里增加點收入,大家都有好處。”

    “跟隊里合作?”陳詩英有些驚訝,但仔細一想,又覺得這或許是個穩妥的辦法。在這個集體主義盛行的年代,個人冒頭容易招風,但如果是給集體創收,阻力會小很多,還能得到一定的支持。

    “嗯,這是個路子。不過得好好琢磨一下怎麼談。”錢勝點點頭,“等回去,我先跟吳叔和大隊長透個風,听听他們的意思。”

    兩人一路商量著蘑菇房擴建和合作的可能性,不知不覺就走回了大壩子村。剛進村口,就看到陳巧依像只小鹿一樣從家里沖了出來,後面還跟著搖頭擺尾的小狗。

    “姐!姐夫!你們回來啦!蘑菇賣了嗎?賣了多少錢?”小丫頭迫不及待地喊道,臉蛋因為興奮而紅撲撲的。

    “賣了!”陳詩英笑著,揚了揚手里的布包,“賣了二十五塊多呢!”

    “哇!這麼多!”陳巧依驚喜地跳了起來,圍著姐姐轉圈,“太好了!太好了!”

    回到自家小院,陳詩英小心翼翼地把錢和票拿出來,在炕上攤開。嶄新的、帶著油墨香氣的紙幣和花花綠綠的票券,在昏暗的屋子里仿佛散發著誘人的光芒。陳巧依趴在炕沿,眼楮亮晶晶地數著,雖然她可能還不太清楚這些錢的具體購買力,但那份豐收的喜悅是實實在在的。

    錢勝站在一旁,看著姐妹倆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拿起靠在牆邊的那把新做的長弓,手指拂過光滑的弓臂和緊繃的弓弦。

    解決了飲水,迎來了蘑菇豐收的第一桶金,新弓初成。生活正一步步走上正軌。而蘑菇房的擴建以及與生產隊的合作構想,如同在眼前展開的一幅新藍圖,充滿了挑戰,也孕育著更大的機遇。他仿佛看到,那小小的蘑菇房,正成為撬動他們未來生活的堅實支點。腳下的路,正越走越寬。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年代從下鄉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年代從下鄉開始第279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年代從下鄉開始第279章並對年代從下鄉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