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一旁的馮國隆,听過劉洪江的話,卻不以為然。
    這劉洪江明顯沒說全,不過出門在外,誰都得留個心眼。這無可厚非。
    但如果兩人家在通河的情況下,為什麼會來這邊?
    要知道通河距離這邊直線距離就一百多里了,還是山路,更加難行。
    一個不小心困在山里了可就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危險性太大了。
    而相對來講,張廣才嶺,才是二人最好的選擇。
    首先就是張廣才嶺近,而且相對來說,張廣才嶺的棒槌更多,質量更好。
    兩人不選家門口張廣才嶺,來到百里之外的老熊溝,馮國隆推斷,老熊溝應該是有一個老庵子!
    劉洪江應該是從他父親那里得知的位置。
    但二人找王朝陽幫忙尋找丟下的東西,應該是還沒找到老庵子,也不怕馮國隆他們知道位置。
    但事實是,馮國隆他知道啊!
    馮國隆沒再繼續追問什麼。任由王朝陽跟劉洪江扯著閑篇,嘮著家常。
    等天色黑了下來。幾人就進了地窨子。
    炕已經干透,能睡人了。被王朝陽二人在上邊鋪了一些干草,用篷布蓋住。
    現在天氣炎熱,幾人也不用蓋什麼被子,都是躺在篷布上和衣而睡。
    炕不大,睡兩人還比較寬敞,三人正好,四個人就有點擠了。
    山里條件不好,幾人也沒挑什麼。就這麼睡下了。
    第二天天剛亮,王朝陽和劉洪江就起來了。二人起來後就開始生火做飯。
    馮國隆和劉全也醒了。出去幫著忙乎。
    馮國隆先是割下野豬肉,喂自己的三條狗。至于大青獅子,他喂狗也不吃,只能等王朝陽自己喂了。
    馮國隆這兩天發現,青狼和大黃還好,黃狐狸對野豬肉可是情有獨鐘啊,馮國隆喂多少,它就吃多少。
    每次吃完了,不管吃沒吃飽都是眼巴巴的看著馮國隆。明顯沒吃夠的樣子。
    馮國隆不管黃狐狸乞食的幽怨眼神。一會還要進老熊溝。狗不能喂太飽,便嘟囔著把黃狐狸轟走。
    “干活你不上,吃肉你倒是吃起來沒夠!”
    要說獵狗喂養還是有門道的。
    不能像看家狗有什麼為什麼。剩菜剩飯,甚至刷鍋水都能喂狗。
    獵狗一般上山時候都是吃干的,也就是苞米面或者豆餅,用開水燙熟。還只能喂半飽。
    因為喂飽了影響狗的打獵積極性不說,狗也容易跑不動。
    平時不上山的時候在家里也不能剩菜剩飯刷鍋水的啥都喂,那樣的狗因為狗食稀了 湯的不抗餓,就得多吃,時間長了狗就大肚子。上了山還是跑不動。
    而且有的人還覺得獵狗吃多了剩菜會影響狗的嗅覺。
    所以獵狗在家不上山的時候一般都是吃苞米面豆餅或者糊熟了的土豆子窩瓜等。
    由此可見,獵狗在這個物質不豐富的年代,真不是什麼家庭都能養得起的。
    等馮國隆喂過了狗,王朝陽也做好了飯,走過來喂狗。
    看著明顯沒吃飽的大黃青狼黃狐狸,王朝陽對馮國隆說道︰“喂飽了吧,一會不帶這仨狗,它們太小,經驗還不足,那大老熊對它們來說太危險了。”
    馮國隆點點頭,他其實也不想讓這三條狗去,那大老熊都快成精了。哪是這三條小孩牙子狗能照量的。
    于是馮國隆又割了三條肉喂給了三條狗。
    等幾人吃過了飯,馮國隆將三條狗牽進地窨子,系上了門。
    青狼明顯是知道要出去打獵的,兩只前爪扒著地窨子的木頭門嗷嗷叫著要跟著去。
    而大黃也是看馮國隆沒領它不安的在地窨子里走來走去,不時的哀叫幾聲。
    黃狐狸純粹就是湊熱鬧了。在地窨子里也跟著叫。
    馮國隆沒理會幾條狗,背著槍和挎兜子,就跟著王朝陽往地窨子後邊的山坡上去。
    王朝陽打頭,領著幾人奔後邊山坡上的崗梁子上走去。
    後邊的這座山,山勢呈45度角,上邊有不少的大紅松樹,不時還有幾個陡撅子橫在眾人身前。
    路是相當的不好走了。幾人彎彎繞繞走了近一個小時,才來到了崗梁子上。
    到了崗梁子上,樹木相對稀疏,眼前也開闊了起來。
    馮國隆向下望去,一條大山谷橫亙在眼前。
    山下是一條長有七八里,寬約一里半的大山谷。中間還有一條小溪緩緩流過。溪邊兩側是夏天漲水時候沖過來了的塔頭墩子。有大有小。
    再往上則是密密麻麻的雜木棵,這一片那一片的到處都是。對面山坡相對這邊山勢較緩,是一片針闊葉混交林。但由于是陽坡,也長得比較密實。
    幾人觀察了一會,劉洪江就領著幾人找到了昨天他們過來時走過的路。
    馮國隆觀察一陣,發現這父子二人昨天也是拼了命的跑了。幾乎是一條直線,連過來的雜木棵都是直接穿過來的。
    要不也不能把衣服都刮的快成條了。
    又走了一會。幾人下了山坡穿過小溪,上了對面山坡,來到劉洪江父子二人丟下背簍的地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背簍已經倒地,看樣子是被什麼動物,光顧過了,里邊的糧食被糟蹋呢不成樣子。工具也都散落的到處都是。
    王朝陽和馮國隆沒有上手,任由劉洪江父子二人收拾著地上的東西。
    馮國隆眼角余光瞥到,劉洪江父子二人的工具還挺齊全。而且也不錯。看著比李老爺子的也不差。
    又是是有幾個龍門架,竟然還是 子角做的。
    龍門架,就是在采參過程中用于固定人參,防止其在挖掘過程中受損或移動的一種簡易裝置,與建築施工等領域使用的龍門架不同。
    用于固定人參,在挖掘人參的過程中,由于人參的根系較為脆弱,且扎根較深,需要小心地將周圍的土撥開,才能完整地將其挖出。龍門架可以將人參的地上部分固定住,避免在挖掘過程中因晃動或外力拉扯而導致人參受損。
    保護人參品,對于野生人參或高品質的人參來說,完整的品相對于其價值至關重要。使用龍門架能更好地保護人參的蘆頭、須根等部位,確保人參在出土時保持完整、美觀,從而保證其市場價值。
    當放山人發現人參後,先用紅繩系在人參上,然後在人參兩邊合適的位置各插入一根帶叉的木棍,將過梁架在叉上,最後用棒槌鎖將人參的睫纏繞固定在過梁上。之後,放山人會使用鹿骨 子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撥弄黑土,將人參周圍的土一點點挖開,直至將整個人參完整地抬出。
    看著劉洪江那完整而精巧的工具,馮國隆更加確定心中的想法。
    這塊肯定是個老庵子,都不知道傳了多少年了,而且肯定有不少大貨,要不然劉家父子也犯不上冒這麼大的險過來。
    喜歡82趕山打獵娶村花!從獵熊開始請大家收藏︰()82趕山打獵娶村花!從獵熊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