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領導干部大會結束後,各級干部們陸續起身,互相低聲交談著,臉上帶著各種復雜的表情,朝著出口走去。
主席台上的領導們也紛紛起身。
省委組織部的領導在鄒俠、鄭儀等人的陪同下,率先離場,他們將前往市委招待所參加一個小範圍的工作餐敘。
鄭儀走在鄒俠身側稍後一步的位置,姿態恭敬。
在經過張林身邊時,鄭儀主動停下腳步,向張林伸出了手。
“張市長,恭喜。”
鄭儀的臉上帶著溫和而真誠的笑容。
張林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鄭儀會主動跟他握手道賀。
他連忙伸出雙手,緊緊握住鄭儀的手,臉上堆起熱情甚至有些夸張的笑容。
“鄭副書記!同喜同喜!以後還要請您多多指導,多多支持政府這邊的工作!”
張林的語氣帶著明顯的討好和謙卑,甚至微微彎下了腰。
“張市長客氣了。”
鄭儀的手堅定而有力,語氣平和。
“政府工作千頭萬緒,責任重大。以後我們搭班子,還要相互支持,齊心協力,共同把明州的事情辦好。”
“是是是!鄭副書記說得對!我一定堅決服從市委領導,全力配合您的工作!”
張林連連點頭。
鄭儀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麼,輕輕抽回手,繼續陪著省里領導朝前走去。
張林站在原地,看著鄭儀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門口,臉上的笑容慢慢收斂,眼神變得復雜難明。
有慶幸,有失落,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忌憚。
他知道,從今天起,明州的天空,已經徹底變了顏色。
他這個剛剛去掉“代”字的市長,在鄭儀這位如日中天的市委第一副書記面前,注定只能扮演一個配角。
短暫的餐敘結束後,省委組織部的領導沒有多做停留,直接乘車返回省城。
送走省里領導,鄭儀和鄒俠並肩走回市委大樓。
“鄭儀啊。”
鄒俠停下腳步,看著鄭儀,語氣帶著長輩般的關懷。
“今天會也開了,省委的決定也宣布了。你這副擔子,算是正式接過來了。”
“嗯。”
鄭儀點了點頭。
“感覺怎麼樣?壓力大不大?”
鄒俠笑著問道。
“壓力肯定有。”
鄭儀坦誠地回答。
“但更多的是動力。有鄒書記您掌舵,有班子同志們的支持,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
“好,有信心就好。”
鄒俠欣慰地點點頭。
“不過啊,光有信心還不夠。牽頭負責日常工作,听起來權力大了,但責任也更重了。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平衡好。”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推心置腹。
“尤其是……和張林市長的關系。”
鄭儀目光微動,認真傾听。
“張林這個人,能力是有的,熟悉政府運作。但他有時候……心思可能活絡一點。”
鄒俠說得比較委婉。
“你和他搭班子,既要發揮他的積極性,把政府那一攤子事情運轉好,也要注意把握好方向,不能讓他偏離了市委的決策軌道。”
“我明白,鄒書記。”
鄭儀鄭重地點了點頭。
“您放心,我會掌握好分寸的。”
“嗯,你辦事,我放心。”
鄒俠拍了拍鄭儀的肩膀。
“走吧,回辦公室。有些工作,咱們還得抓緊踫個頭,交接一下。”
兩人並肩走向電梯。
接下來的幾天,鄭儀正式以市委第一副書記的身份,開始牽頭處理市委日常工作。
他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听取各部門工作匯報,主持召開各種專題會議,批閱如山般的文件,接待來訪的干部和群眾……
忙碌,但卻有條不紊。
鄭儀展現出了極強的統籌協調能力和工作效率。
他處理問題果斷干脆,但又充分听取各方意見。
他尊重老同志,但也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
他對待下屬要求嚴格,但也體恤他們的難處。
短短幾天時間,鄭儀的權威和領導風格,就已經在市委大院內部初步樹立起來。
沒有人再敢因為他的年輕而有絲毫輕視。
周六,上午。
鄭儀沒有安排公務活動。
他難得有時間待在家里,陪著父母和兒子懷瑾。
秦月在廚房里準備午飯,鄭父抱著孫子在客廳里玩玩具,鄭母則在陽台澆花。
家里充滿了溫馨的煙火氣。
鄭儀坐在沙發上,看著父親逗弄懷瑾,小家伙咯咯直笑,他的臉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輕松的笑容。
這種家庭的溫暖,是他應對官場紛擾最重要的支撐。
就在這時,他的私人手機響了起來。
鄭儀拿起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是張林。
他微微有些意外。
張林怎麼會在這個時間點打他的私人電話?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通了電話。
“喂?張市長?”
“鄭副書記,沒打擾您休息吧?”
電話那頭,張林的聲音听起來很客氣。
“沒有,在家陪孩子呢。張市長有事?”
鄭儀的語氣平和。
“哦,是這樣……”
張林似乎有些猶豫。
“鄭副書記,如果您今天上午方便的話……我想……想去您家里拜訪一下,有點……工作上的想法,想跟您聊聊。”
來家里拜訪?
鄭儀的心念電轉。
張林這是想干什麼?
示好?還是另有目的?
在換屆剛剛塵埃落定的敏感時期,一個市長主動要求到副書記家里“聊聊”,這本身就傳遞著不尋常的信號。
鄭儀沉吟了片刻。
他不想把張林逼得太緊,也不想給人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印象。
畢竟,未來兩年,他們還要在一個班子里共事。
“好啊。”
鄭儀爽快地答應了。
“張市長要是不嫌棄我家簡陋,就過來坐坐吧。正好我愛人做了幾個家常菜,中午一起吃點便飯。”
他故意把氣氛說得輕松一些。
“哎呀!那怎麼好意思!太打擾了!”
張林受寵若驚。
“不打擾,添雙筷子的事。地址我讓周揚發給你。”
“好的好的!謝謝鄭副書記!我大概半小時後到!”
掛斷電話,鄭儀對正在廚房忙碌的秦月說︰
“月月,中午多加兩個菜,張林市長要過來。”
秦月從廚房探出頭,有些驚訝。
“張市長?他怎麼……”
“沒事,就是過來坐坐,聊聊天。”
鄭儀給了妻子一個安心的眼神。
秦月點了點頭,沒再多問,繼續忙碌去了。
鄭儀則走到書房,給周揚打了個電話,讓他把家里的地址發給張林,並簡單交代了幾句。
半小時後,張林的車準時停在了鄭儀家樓下。
他手里提著兩盒包裝精美的茶葉和一套兒童玩具,顯然是精心準備過的。
鄭儀親自到門口迎接。
“張市長,歡迎歡迎,還帶什麼東西,太見外了。”
“一點心意,一點心意,給叔叔阿姨和孩子的。”
張林笑著把禮物遞上。
進了屋,鄭儀的父母和秦月也都出來打了招呼。
張林表現得異常謙和熱情,一口一個“叔叔”、“阿姨”、“嫂子”,絲毫沒有市長的架子。
尤其是在看到活潑可愛的鄭懷瑾時,張林更是毫不吝嗇贊美之詞,還把帶來的玩具拆開逗孩子玩,顯得十分有耐心。
這番作態,讓鄭儀的父母和秦月對他的印象都好了不少。
寒暄過後,鄭儀把張林請進了書房。
書房里。
兩人在沙發上相對而坐。
氣氛一時間有些微妙的尷尬。
畢竟,就在不久前的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兩人的位置和關系,還處在一種極其敏感的狀態。
張林搓了搓手,似乎有些不知從何說起。
鄭儀也不催促,只是平靜地給他斟茶。
“鄭副書記……”
張林終于開口,語氣帶著一種復雜的感慨。
“今天來這里,說實話,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鄭儀抬眼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示意他繼續。
“想起來,好像就在昨天……我們還在省委黨校的中青班里,是同學。”
張林的臉上露出追憶的神色。
“那時候,你是省委政研室的筆桿子,理論水平高,眼界開闊。我是明州的常務副市長,實踐經驗多一些。”
“我們一個班機,經常一起討論問題,一起學習,關系……處得不錯。”
鄭儀點了點頭,眼神中也閃過一絲懷念。
那段在中青班學習的日子,確實是他和張林關系最融洽的時期,雖然其中不乏算計。
“我記得很清楚……你跟我說,省長找你談了話,希望你到明州來,當秘書長,協助鄒書記打開局面。”
張林繼續說道,語氣更加低沉。
“我當時……還挺為你高興的。覺得你來了,我們兄弟倆可以聯手,在明州干一番事業。”
“我還拍著胸脯跟你說,放心,哥在明州這麼多年,人頭熟,一定全力支持你工作!”
張林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後來……事情的發展,你也知道了。”
“我……我沒守住本心。”
張林的聲音里帶著深深的懊悔。
“看到你來了之後,動作那麼大,勢頭那麼猛,我心里……就有點不平衡了。”
“覺得我辛辛苦苦在明州干了這麼多年,憑什麼你一個空降兵,一來就站在了我頭上?”
“再加上……周圍一些人煽風點火,我就……就動了歪心思,想跟你爭一爭,甚至……還想挖你的牆角。”
張林抬起頭,目光坦誠地看著鄭儀。
“鄭副書記,以前那些事……是我做得不對。我……我給你道歉!”
說著,張林竟然站起身,對著鄭儀,微微鞠了一躬。
鄭儀連忙起身扶住他。
“張市長,你這是干什麼?快坐下!”
他把張林按回沙發。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
鄭儀的語氣很平靜,听不出絲毫的芥蒂。
“人在其位,難免會有不同的考慮。重要的是,現在我們又在一條船上了。”
張林看著鄭儀那雙清澈而平靜的眼楮,心中百感交集。
他原本以為,鄭儀會趁機敲打他幾句,或者至少會表現出一些勝利者的優越感。
但鄭儀沒有。
他就那麼平靜地接受了道歉,仿佛那些曾經的明爭暗斗,真的只是過眼雲煙。
這種氣度,讓張林感到慚愧,也讓他徹底……釋懷了。
是啊,塵埃落定,還有什麼不甘心的呢?
實力不如人,格局不如人,輸得心服口服。
再糾纏于過去,除了自尋煩惱,沒有任何意義。
“鄭副書記……不,鄭儀兄弟!”
張林深吸一口氣,換了一種更加親近的稱呼。
“謝謝你……能原諒我以前的糊涂。”
“你放心!從今往後,我張林一定擺正位置,絕對不再有任何非分之想!”
“政府那邊的工作,我一定全力以赴,堅決貫徹市委的決策部署!”
張林的表態,斬釘截鐵,帶著一種如釋重負後的真誠。
鄭儀看著張林,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他伸出手。
張林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鄭儀的意思,也連忙伸出手。
兩只手,時隔多年,再次緊緊握在一起。
這一次,少了許多算計,多了幾分……歷經風雨後的理解和……或許可以稱之為“戰友”的情誼。
“張林兄。”
鄭儀也改了稱呼。
“明州的未來,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好!共同努力!”
張林重重點頭。
兩人相視一笑。
書房里的氣氛,徹底變得融洽起來。
他們又聊了一些工作上的具體事情,張林也提出了一些關于明年政府工作的初步設想,態度誠懇,思路清晰。
鄭儀認真地听著,不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兩人之間的交流,第一次顯得如此順暢和……默契。
兩人又聊了一些具體的工作。
關于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關于幾個重大項目的推進,關于財政資金的安排……
氣氛越來越融洽。
不知不覺,到了午飯時間。
秦月過來敲門,叫他們吃飯。
餐桌上,氣氛更加輕松。
張林完全放下了市長的架子,和鄭儀的父母聊著家常,夸贊秦月的手藝,逗弄著小懷瑾,儼然一副老友到訪的模樣。
這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飯後,張林又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
鄭儀把他送到門口。
“鄭副書記,留步,留步。”
張林連連擺手。
“今天……謝謝您。”
他看著鄭儀,眼神復雜,最終化為一句簡單卻真誠的話。
“也謝謝您……還願意給我這個機會。”
鄭儀拍了拍他的肩膀。
“路上小心。”
看著張林的車子駛遠,鄭儀站在門口,久久沒有動。
初秋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
他知道,和張林的這次交談,意味著明州領導班子內部一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暫時消除了。
未來兩年,他可以集中精力,去推進他心中的“新明州”藍圖了。
權力的藝術,有時候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