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

第113章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風時運 本章︰第113章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

    華微電子仗著國資背景,整天躺在補貼上混日子,而真正有技術、肯實干的企業,卻因為拿不到政策資源,只能勉強維持生存。

    “這樣,劉科長。”

    鄭儀合上文件。

    “你安排一下,我要親自去這三家企業考察。”

    劉信鴻嚇了一跳

    “鄭處,這……合適嗎?華微那邊……”

    “華微電子現在正忙著應付財政廳審計。”

    鄭儀淡淡掃了他一眼

    “他們還有空管我?”

    劉信鴻不敢再多嘴,只能點頭

    “是,我馬上安排。”

    鄭儀想了想

    “對了,邀請三江大學的李教授一起去。”

    劉信鴻一愣

    “李維?他和這些企業……”

    “技術對接。”

    鄭儀干脆利落道

    “李教授的碳化 襯底技術要落地,需要產業鏈配合。華微不干,那就另起爐灶。”

    劉信鴻這才恍然大悟。

    鄭儀這是要繞過華微電子,重新構建一條半導體產業鏈!

    一旦這條新鏈條成形,誰還需要華微?

    誰還需要于華?

    劉科長突然感到一陣恐懼,鄭儀的手段比想象的更狠。

    次日後鄭儀帶著產業處的骨干,與三江大學李維教授一同走訪了江東省三家二線半導體企業。

    第一站,明德電子。

    這家企業規模不大,但產線干淨整潔,工人精神面貌極佳。總經理董棋是個四十出頭的技術專家,親自帶著鄭儀參觀生產線。

    當鄭儀提出要與三江大學的碳化 襯底研發項目合作時,董棋激動不已。

    “李教授的技術我們早就關注了!”

    他翻開一本厚重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技術參數和市場分析。

    “只要省里給政策,我們能在三個月內改造生產線,適配碳化 工藝!”

    鄭儀轉頭看向李維

    “李教授,你覺得呢?”

    李維推了推眼鏡,認真翻看了明德電子的技術資料,點頭道

    “張總確實懂技術,他們的生產線改造後,完全可以承接我們的研發成果。”

    接下來是晶芯科技。

    這家企業曾是華微電子的封裝配套商,後來因華微拖欠貨款而瀕臨破產。董事長林濤是個耿直的退伍軍人,說話直奔主題

    “鄭處長,我不跟你繞彎子,我們廠技術沒問題,就是被華微拖垮了現金流。如果省里真願意扶持我們,我們立刻就能復產!”

    鄭儀微微點頭,翻看著晶芯科技的財務報表

    “訂單來源穩定嗎?”

    “以前不穩定。”

    “但如果能搭上李教授的碳化 項目,我們就能直接對接高端客戶!”

    鄭儀與李維交換了一個眼神。

    最後,華越半導體。

    這家企業規模最小,但技術團隊極為精悍。

    創始人趙華越是個留學歸來的技術狂人,親自帶團隊研發國產半導體設備零件。

    “鄭處長,華微買進口設備溢價50,而我們自己研發的同款零件,成本只有進口的三分之一!”

    趙華越打開一台設備,露出內部密密麻麻的芯片和電路

    “最可笑的是,華微寧願高價買進口配件,也不肯給我們訂單!”

    鄭儀若有所思,轉頭看向劉信鴻

    “劉科長,這筆賬你怎麼看?”

    劉信鴻這次學乖了,認真回答

    “鄭處,如果能扶持本土供應鏈,確實能大幅降低企業成本。”

    鄭儀淡淡道

    “不是‘能’,是‘必須’。”

    鄭儀回到公務車上,他翻開筆記本,迅速梳理著三家企業的優勢與問題,並在腦海中構建出一條全新的半導體產業鏈藍圖。

    明德電子有襯底材料生產經驗,生產線改造後可適配李維的技術。晶芯科技則具備封裝和測試能力,能承接碳化 器件的制造。而華越半導體能國產化設備零部件,降低成本,不再依賴進口。

    這個鏈條如果順利打通,華微電子的壟斷地位將徹底被打破,而江東省將形成一條完全本土可控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

    但問題也很明顯。

    資金缺口大,政策配套不足,市場信心薄弱。

    這些二線企業規模偏小,自身資源有限,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而且,政策資源長期被華微把持,若沒有強力支持,這些企業很難真正崛起。

    “劉科長。”

    鄭儀突然開口。

    “你立刻起草一份《江東省半導體產業扶持專項優化方案》,重點聚焦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整合,把明德、晶芯、華越三家企業納入省重點扶持名單。”

    劉信鴻一愣

    “鄭處,這……要不要先和徐處商量一下?”

    “不需要。”

    鄭儀語氣平靜而冷硬。

    “徐處現在被財政廳盯著資金流向,華微電子又在配合審計,他不會插手的。”

    劉信鴻後背一涼,立刻拿出平板電腦開始記錄。

    鄭儀眯了眯眼,繼續道

    “方案里明確幾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第一,設立專項產業化基金,定向支持三家企業生產線改造;第二,協調三江大學與三家企業聯合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第三,優先采購這三家企業產品,扶持本土供應鏈發展。”

    他頓了頓

    “再補充一條,對技術領先且國產化率高的企業,給予額外稅收減免。”

    劉信鴻咽了咽口水,小聲問

    “那華微……”

    “華微如果願意轉型,一樣可以參與競爭。”

    鄭儀目光深邃。

    “但這次,扶持資金必須與指標嚴格掛鉤——良品率、量產時間、國產化率,一項不合格,立刻削減補貼。”

    劉信鴻飛快記錄著,心中震撼不已。

    這才是真正的產業政策,不再是“撒胡椒面式”的補貼,而是精準扶持,優勝劣汰!

    劉信鴻回到辦公室後,手速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擊著《專項優化方案》。

    他眼楮盯著屏幕,額頭上的汗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隱隱的興奮感。

    “這要是真能做成……”

    他腦海里飛快地盤算著。

    華微電子這些年仗著國資背景,拿補貼、搶資源,把省內其他半導體企業壓得喘不過氣。產業處的項目負責人去華微視察時,連于華的面都見不到,最多只能和副總吃個飯,敷衍了事。

    可現在呢?

    鄭儀一個25歲的年輕人,上來就要打破華微電子的壟斷局面!

    劉信鴻忍不住回想起剛才那三家企業的反應。

    明德的董棋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抖,林濤直接承諾“絕不會辜負省里期望”,連一向傲慢的趙華越都主動加了鄭儀微信,表示隨時可以技術匯報……

    這三家企業的誠意,可比華微電子那群只會擺架子的管理層強多了!

    劉信鴻的鍵盤敲得更快了。

    他是產業處老人了,這些年被徐哲旭壓著,早就憋了一肚子不滿。現在鄭儀橫空殺出來,強硬推進新政,他反而看到了機會。

    “跟著鄭儀干,說不定真能翻身!”

    只要三江大學的技術順利落地,明德、晶芯、華越這三家企業真能做到量產,到時候整個江東省的半導體產業就會徹底洗牌!

    而他劉信鴻,作為項目實際執行人,必定能在功勞簿上記一筆!

    喜歡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方便以後閱讀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第113章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第113章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並對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