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劉長江回憶,印象中是听過這樣的事。
    的確有個小孩非要認一個年輕的小戰士當爸爸,當時把孩子抱回部隊,經了解,孩子只爸爸媽媽都去打仗了,把她寄養到一戶人家,不過寄養的人家對孩子很不好,孩子的身上有很多傷痕可以證實這點。
    畢竟是一個小女孩,小戰士也不方便一直帶著,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她找寄養家庭。
    可每當戰友們小心翼翼地向小女孩提起這件事時,她就會驚恐地瞪大雙眼,小臉瞬間變得煞白,隨後“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小小的身體顫抖個不停,那無助又恐懼的模樣,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心疼不已。
    這小女孩的父母應該還是他們的戰友,他們又不能不管,部隊當時的領導都被這小丫頭磨的頭疼不已,所以,這麼多年了,劉長江還能想起這個事。
    他記得後來那個小女孩,由衛生室那邊的女同志撫養了一陣,那個小女孩總要爸爸,衛生室的一個女醫生只能帶她過去。
    也許是命運的奇妙安排,在一次次的接觸中,女醫生和小戰士之間漸漸產生了別樣的情愫,一來二去,兩人竟然走到了一起,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
    小女孩如願以償的被她們收養了。
    劉長江當年也只是一個小班長,那個劉排長跟他還不是一個排的,部隊拆拆合合的,他一時有點想不起來那個劉排長叫什麼名了。
    他承諾顧老爺子,幫他打听一下。
    顧老爺子又給其它人打了電話,有一點都不記得的,也有的人對這件事,有點印象提供一點線索的。
    當天下午,顧老爺子又接到劉長江的電話。
    劉長江告訴顧老爺子,那個劉排長叫劉亦博,後來的一次戰役中傷了腿,就轉業了。
    轉業到甦省南通市棉紡廠,擔任過棉紡廠的副廠長,不過兩年前,因為被人舉報,夫妻倆都被下放到了農場。
    現在黑省的xxx農場改造。
    家庭其它成員信息不詳。
    顧爺爺連聲感謝“劉長江同志,多虧了你,要不我還不知道得找多久才能找到他們的消息,以後咱們常聯系,這幾天讓家中小輩去你那拜訪一下,你有時間來京城到我家坐坐,我家在軍委大院13號。”
    劉長江沒有拒絕,多一條人脈關系就多一條路,更何況還是老革命顧老爺子的示好。
    “謝謝顧老,我就是一個粗人,不會那些彎彎繞繞的,我也一直很崇拜您,就不跟您客氣了。”
    “哈哈,我就喜歡直性子的人,那我在家等你。”
    掛了電話顧老爺子立刻聯系黑省的那個農場,幾經輾轉,確定了有劉亦博這個人,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那個農場的負責人,堅決不讓劉亦博來接電話。
    顧老爺子心急如焚,甚至動了親自去黑省一趟的念頭。但眼下實在是諸事纏身,分身乏術。
    負責沈嬌嬌的人,從她那里獲得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有很多都是軍事方面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在沈嬌嬌那獲得了一套2019年初中的教科書,其中歷史書和政治書里面有未來將要發生的事。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他根本走不開。
    想了一下只能讓靖安陪著老太太走一趟了。
    顧錦書看向甦向陽“要不你申請一下,跟爸一起去一趟吧,也不知道那邊什麼情況,我有些不放心。”
    “好。”甦向陽知道這事對顧家很重要,他也沒拒絕。
    打電話給龍老的秘書說明了情況和去向。
    顧爺爺交代秘書給他們買了火車票,又聯系了那個城市的人,給他們安排一輛車,顧爺爺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貼貼。
    車票是軟臥的車票,一個車廂里四張床鋪,直到火車啟動,另一個床鋪也沒有人來。
    車廂門一關,自成一個小空間,沒有外人打擾,還挺安靜的。
    姑奶奶這陣子心情郁結,沒怎麼休息好,火車搖搖晃晃的,她還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外面的紛紛擾擾都打擾不到他們,一路上都很順利。
    下了火車就看到外面接站的人群里,有人舉著大大的牌子,上面寫著顧靖安的名字。
    顧靖安和甦向陽護著顧奶奶走了過去,顧靖拿出工作證明說道︰“你好同志,我是顧靖安。”
    那人連忙放下手中的牌子,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說道︰“您好,我們是市武裝部部長鄭學林,是顧老首長帶過的兵,歡迎你們來到市。快上車吧,一路上辛苦了,我先帶你們去休整一下,吃點熱乎的。”
    “鄭同志您好,這太麻煩您了,您把車借給我們,或者送我們去xx農場就行。”
    鄭學林擺了擺手,豪爽地說︰“這算什麼麻煩!老首長對我有知遇之恩,你們能到我這兒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也得讓我盡一下地主之誼。你們來的目的,我听顧首長提了一嘴,你們要去的那個農場水挺深的,到時候我跟你們一起去,那邊多少得給我幾分面子。”
    “那就麻煩你了。”
    “我都讓人準備好飯菜了,其它的事,咱們吃完飯再說。”
    車子開到武裝部的食堂,他們剛坐下,就開始上菜了,可見鄭學林是真心實意的要安排他們吃飯。
    一盤炖魚,一盆豬肉炖豆角,一盤尖椒干豆腐,一盤小雞炖蘑菇。
    鄭學林熱情的介紹“這都是咱們這有代表性的菜,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吃的慣,剛才听顧同志說話也帶點東北的口音,是不是在東北待過?”
    “我在哈市棉紡廠工作,也來好多年了,這里可以說的上我的第二故鄉了。”
    “。。。。。”
    鄭學林性格爽朗,幾句話,就讓他們之間的陌生感消弭于無形,和顧靖安稱兄道弟了。
    吃完飯鄭學林提議“我在招待所給你們開好房間了,帶你們去休息一下吧?顧伯母累了吧?”
    顧奶奶趕緊說“我不累,現在時間還早,還是趕緊過去吧,早點見到劉亦博的人,我們也能早點找到我女兒。”
    “行,我開車帶你們過去。”
    鄭學林又叫了幾個人,他們開了兩輛車出發。
    車開了兩個多小時,終于到了地方。
    喜歡胎穿,年代文開始之前請大家收藏︰()胎穿,年代文開始之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