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會議室,坐在對面的幾個德國人,神情嚴肅地像是來參加葬禮。
為首的,是德國新能源部門總監,克勞斯。
一個典型的德國精英,嚴謹,刻板,以及……毫不掩飾的傲慢。
孟遠推門而入,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歉意微笑,身後跟著抱資料的助理和技術總負責人李博士。
他十指交叉,落座主位,面色平靜,內心卻冷笑一聲。
“一群被逼到牆角的餓狼,還非要擺出獅子的架子。”
他知道,德國車商被美國老對手的電動車打得灰頭土臉,急需一顆強大的“心髒”來驅動他們的下一代旗艦。
而遠新新能源,是他們唯一的、也是最後的選擇。
“孟先生,”克勞斯終于開口,德式口音的中文很標準,但語調里帶著審視,
“我們承認,貴公司的磷酸鐵鋰電池在中低端市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他話鋒一轉,鏡片後的藍眼楮里閃過一絲輕蔑。
“但是,高鎳三元,是完全不同的領域。這里是性能的王座,是頂尖玩家的牌桌。恕我直言,我們對‘遠新811’的穩定性,依然存在疑慮。”
來了。
孟遠朝身邊的李博士遞了個眼色。
李博士深吸一口氣,點開ppt,海量的數據和圖表鋪滿了整個屏幕。
“克勞斯先生,我們的中試線已經穩定運行超過了三個月,生產合格品一百余噸,完全達到了大規模量產的要求……”
“數據我看了。”
克勞斯突然打斷了他,指著屏幕上一條不起眼的曲線,
“這個循環500次後的熱失控觸發溫度,比美國的樣品低了1.7度。李博士,你怎麼解釋?”
問題尖銳,直刺心髒!
會議室的溫度仿佛瞬間降了五度。
遠新這邊的幾個年輕工程師,額頭已經見了汗。
李博士的臉也漲紅了,正要引經據典的辯駁,孟遠卻輕輕抬手,制止了他。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孟遠身上。
孟遠沒有看ppt,而是直視著克勞斯的身後,慢悠悠地開口︰
“克勞斯先生,我只問你一個問題。”
“美國“電池,報價多少?”
克勞斯愣住了。
他沒想到,孟遠會直接把技術問題,拉到了談判桌上。
“這……是商業機密。”他下意識地回避。
孟遠笑了,那笑容里帶著一絲洞悉一切的玩味。
“沒關系,你不說,我也知道。”
“他們不僅要你們的錢,還要你們的市場份額,甚至……還要你們的技術專利做交換,對嗎?”
“你!”克勞斯臉色一變,仿佛被踩中了尾巴。
孟遠身體微微前傾,氣場全開,一字一句。
“遠新要的,只是一個公平的價格。我們不玩霸權,我們只做生意。”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所有的德國人。
<s電池管理系統介入後,冗余是他們的一倍。這一點,你們的工程師應該心知肚明。”
“最關鍵的是,”孟遠靠回椅背,語氣恢復了平淡,卻投下了一枚真正的炸彈。
“我們的成本,比他們低30。”
“現在,請告訴我,”孟遠攤開手,如同最後的將軍,
“你是願意為了那理論上的1.7度,付出30的溢價和尊嚴,還是選擇一個性能同樣頂級、且願意把你們當做伙伴的供應商?”
整個會議室,死寂一片。
克勞斯的喉結上下滾動,臉上的傲慢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震驚。
他身邊的副手,已經湊到他耳邊,用德語飛快地低語︰
“總監,他說的是真的!成本,成本優勢太大了!”
孟遠給了李博士一個信號。
李博士心領神會,按下了最後一個播放鍵。
屏幕上只出現了一個碩大無比的數字,後面跟著一連串,讓所有汽車工程師都無法呼吸的單位和測試標準。
那是“遠新811”電池,最終循環壽命測試結果。
——遠超美國電池的王牌數據。
克勞斯看著那個數字,瞳孔猛地一縮。
他終于明白,這不是一次平等的“技術交流”。
這是來自東方的技術巨龍,對舊日霸主的一次……降維打擊。
半小時後。
德國人臉上的表情,已經從審視,變成了懇求。
克勞斯親自為孟遠倒上一杯咖啡,雙手奉上,語氣謙卑得像個學生。
“孟總,關于那份數十億歐元的采購訂單,我認為……我們可以現在就敲定細節了。”
孟遠接過咖啡,輕輕吹去熱氣,眼角的余光瞥向窗外。
他知道,撕開德國車商的這道口子,只是一個開始。
一場席卷全球高端汽車市場的風暴,今夜,由他親手掀起。
當會議室的門在克勞斯一行人身後關上,之前那那股壓抑氣氛,才像被戳破的氣球一樣瞬間引爆。
“贏了!孟總,咱們贏了!”
李博士身後的幾個年輕工程師再也壓抑不住,激動地握緊了拳頭,若非場合不對,幾乎要歡呼出聲。
李博士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扶了扶眼鏡,看向孟遠的眼神里,充滿了佩服。
技術上的勝利固然可貴,但像孟遠這樣,將技術、成本、商業、心理博弈融為一爐,打出雷霆一擊的手段,才是真正的大師手筆。
“李博士,後續的技術交接和合同細節,辛苦你了。”
孟遠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溫和,
“記住,要用德國人的嚴謹,去定一份讓他們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合同。”
“明白!”李博士重重點頭。
從會議室回到頂層總裁辦公室,孟遠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這座城市的璀璨燈火。
女秘書端來一杯熱茶,輕聲匯報︰
“孟總,德國車商那邊的消息,估計半小時內就會傳遍整個歐洲汽車圈。我們的股價……”
“股價只是數字游戲。”孟遠打斷了她,目光深邃的看著街上的車水馬龍。
攻下德國車商,只是在歐洲大陸的舊秩序上,撕開了一道技術和成本的口子。
要想拿下世界市場,這還遠遠不夠。
要讓“遠新”這個品牌,真正烙印在世界之巔,需要的不僅僅是企業的強大,更需要消費者客戶端無可辯駁的頂級光環。
他心中默默盤算著。
德國人的務實,最終會向性能和利潤屈服。
但另一群人……那群驕傲的意大利人,他們賣的從來不只是車,而是一種信仰和榮耀。
想讓他們低頭,得用另一套玩法。
正思索間,辦公室的門被“砰”的一聲推開,打斷了他的思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