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問題,每一個都是硬骨頭!
這不是門外漢能提出來的,這是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用真金白銀和無數次失敗,才能總結出的教訓!
“我們用掉了半個億投資,燒了上百噸料,才換來這份‘求救信’。”孟遠平靜地陳述著事實。
他看著被徹底鎮住的張華,緩緩開口︰
“張博士,我知道您不缺錢,也不缺名譽。在美國,您是頂尖的科學家。”
“但您缺一個戰場。”
“一個能讓您的屠龍之技,真正用來屠龍,而不是僅僅發表幾篇論文的戰場!”
孟遠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灼灼。
“在阿貢,您頭頂上還有無數個‘老板’,您只是這台龐大科研機器里的一顆螺絲釘,哪怕是最頂尖的那顆。”
“回國,來我公司,您就是這個領域的‘帥’!”
“我給您組建獨立的方面軍,給您充足的糧草彈藥,給您最高的指揮權!我只有一個要求︰帶著我們,打贏這場仗!”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把定價權,牢牢攥在我們自己中國人手里!”
“這個,才叫戰場!”
孟遠的每一個字,都像一顆子彈,精準地射在張華的心坎上。
“帥”……
“戰場”……
“定價權”……
這些詞,讓他全身的血液都開始沸騰。
他深埋心底多年的那個夢想,那個不甘心只在別人的規則里做學問的野心,被孟遠三言兩語,徹底點燃!
他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年輕的人,看著他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決心和坦蕩。
他知道,這個人,是認真的。這個機會,千載難逢......
張華深吸一口氣,扶了扶眼鏡。盯著孟遠,問了一個最實際,也最致命的問題。
“孟總,你說的戰場,在哪?”
“我的兵,又在哪?”
孟遠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面前的筆記本電腦轉向張華。
里面是上百次失敗的實驗記錄、密密麻麻的材料性能數據,以及在每一個關鍵節點上,都用血紅色標注的、懸而未決的技術疑問。
“這就是戰場,”孟遠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一片被國外技術封鎖了二十年的焦土。我們每一次沖鋒,都被他們的專利壁壘和技術代差打得頭破血流。”
“這上面的每一個數據,都是我們倒下的‘士兵’留下的陣地坐標。”
他隨即點開了一個視頻通話。
畫面接通,一個略顯擁擠、背景是各種儀器的實驗室出現在屏幕上。
一個頭發花白、戴著老花鏡的老者,正帶著一群年輕人圍在設備前,滿面愁容。
看到孟遠,老者臉上露出一絲希望,隨即又有些慚愧。
“孟總,又失敗了。雜質離子的遷移問題還是沒法控制……”
“甦老,別急,”孟遠打斷了他,然後將鏡頭對準張華,
“我給你們介紹一位援軍。這位是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張華博士。”
視頻那頭瞬間安靜了。
所有人都望了過來,特別是那位白發蒼蒼的甦老,他扶了扶眼鏡,渾濁的眼楮里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那群疲憊的年輕人,眼中也重新燃起了火焰,那是一種溺水者看到航母的眼神,充滿了敬畏與渴望。
“張博士……”甦老的聲音有些顫抖,“您……您就是那篇發表在《先進材料》上的……”
“這些,就是我的兵。”孟遠看著張華,一字一句地說道,
“他們有產業報國的熱情,有死磕到底的韌勁,但他們缺少一個能帶領他們沖出迷霧的‘帥’。他們在這里等您,已經等了很久了。”
張華沉默了。在阿貢,他面對的是冰冷的儀器和完美的理論。
而在這里,他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一個亟待拯救的產業,一場非贏不可的戰爭。
那個叫“帥”的詞,忽然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給我一周時間。處理離職和交接。”
一周後,張華告別了窗明幾淨的頂尖實驗室,婉拒了所有同行的挽留,只提著一個簡單的行李箱,踏上了回國的飛機。
孟遠親自去機場接他,沒有鮮花,沒有橫幅,只有一個用力的擁抱和一句︰
“歡迎回家,張總師。”
張華跟著孟遠,踏入遠新公司大門的那一刻,沒有鮮花,沒有掌聲。
他第一句話就是︰“實驗室在哪?”
當他走進那間略顯擁擠,空氣中彌漫著溶劑和汗水味道的“火種計劃”核心實驗室時,腳步微微一頓。
他看到了牆上那八個用紅油漆刷得歪歪扭扭的大字——
“自主創新!產業報國!”
字很土,但那股子勁兒,像燒紅的烙鐵,燙得人心口發熱。
他沒說話,只是扶了扶眼鏡,將眼底一閃而過的觸動,藏回了鏡片後面。
“甦老,”張華徑直走到白發蒼蒼的甦教授面前,伸出手,“帶我看看你們的‘病根’。”
兩個小時後,會議室。
氣氛凝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黑板上,寫滿了甦教授團隊幾個月來遇到的所有技術瓶頸,每一個都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張華看完了所有資料,一言不發地站到黑板前,拿起粉筆。
“第一個問題,原料純度。”
他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權威。
“甦老,你們的路子走偏了。”
甦教授一愣,周圍的年輕研究員們更是大氣都不敢出。
“你們一直想把工業原料提純到試劑級,這成本,是在拿黃金造子彈,打不贏仗的。”
張華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晶格結構圖,“思路要換。”
“除不掉它,就改造它!”
“通過控制燒結氣氛和溫度曲線,再摻入微量的鈦和鋯,把這些有害的雜質離子,‘釘’在晶格里動彈不得。”
“讓它從搗亂的‘敵人’,變成被我們關起來的‘俘虜’!”
整個會議室一片嘩然!
甦教授更是拍案而起︰“胡鬧!這是引狼入室!教科書上從沒這麼寫過!”
“教科書,是用來改寫的。”張華語氣不變,“第二個問題,碳包覆。”
他擦掉晶格圖,又畫了一個顆粒模型。
“你們用葡萄糖做碳源,思路很好,但只完成了一半。”
“這就像給士兵穿了一件棉衣,能保暖,但不防彈。得再給他套上一件凱夫拉防彈衣!”
“雙層包覆,一層負責讓鋰離子跑得快,一層負責讓電子跑得快,互不耽誤!”
“第三個,壓實密度……”
張華一條條分析,一條條給出解決方案。
他的理論,超前、大膽,甚至有些離經叛道!
甦教授團隊從最初的震驚、質疑,到後來的沉思、探討,最後,只剩下嘆服。
他們感覺自己像是在看一位絕頂高手,將一套他們苦練多年卻不得其法的劍法,
以一種匪夷所思卻又無比合理的方式,重新演繹了一遍。
喜歡重生破爛王,干到世界500強請大家收藏︰()重生破爛王,干到世界500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