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鋒芒

第515章 調解之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上官游龍 本章︰第515章 調解之光

    青山縣的清晨,薄霧還未散盡,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玻璃門已經被推開。渠成順摘下眼鏡,用衣角仔細擦拭著,看著牆上 “以法為盾,護民周全” 的標語,心中滿是使命感。今天,這里即將迎來一場棘手的糾紛調解。

    周萬發坐在調解室的桌前,面前擺放著厚厚的卷宗。他推了推老花鏡,目光落在周大偉壁畫草圖著作權糾紛的材料上,眉頭緊鎖。這個案子看似簡單,實則錯綜復雜,涉及到合作作品與職務作品的雙重屬性,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的調解結果。

    “渠主任,當事人都到齊了。” 張彩嬌輕聲說道。作為法務助理,她已經將調解室布置妥當,調解桌上整齊地擺放著水杯和紙筆。

    渠成順點點頭,帶著周萬發和張忠民走進調解室。張忠民作為副主任,在法律事務處理上有著豐富的經驗,他眼神堅定,步伐沉穩,給人一種可靠的感覺。

    調解室里,周大偉正坐立不安,對面是設計院的代表,氣氛劍拔弩張。“我辛辛苦苦畫的草圖,憑什麼不能以我個人名義發表?” 周大偉情緒激動地說道。

    “周先生,您應該清楚,這是職務作品,而且還是合作作品。在作品交付兩年內,未經單位許可發表,這是不合法的。” 周萬發耐心解釋道,聲音溫和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時,戴世龍推門而入。他雖然已經從信訪局退休,但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在處理糾紛時游刃有余。“大家先消消氣,坐下來慢慢談。” 戴世龍的話如同一劑鎮定劑,讓原本緊張的氣氛緩和了一些。

    司法局退休的周萬全也在一旁認真傾听,時不時在紙上記錄著關鍵信息。雖然沒有律師證,但他對法律條文的熟悉程度絲毫不亞于專業律師。

    此時,方梅拿著相機和筆記本走了進來。作為晨報記者,她敏銳地察覺到這個案件背後的普法價值。“我想記錄下這次調解過程,讓更多人了解法律知識。” 方梅說道。

    調解過程中,渠成順有條不紊地把控著節奏。他從《著作權法》第 16 條入手,詳細解釋職務作品著作權的歸屬和使用限制,“公民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單位在兩年內享有優先使用權。您以個人名義發表,既侵犯了單位的權益,也損害了合作作者的利益。”

    張忠民則從實際案例出發,分析類似糾紛的處理結果,讓周大偉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之處。戴世龍和周萬發則負責安撫雙方情緒,引導他們理性溝通。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周大偉的態度逐漸軟化。“我只是覺得自己的心血沒有得到認可,所以才沖動了。” 他有些懊悔地說道。

    方梅在一旁記錄著整個過程,她打算將這次調解寫成報道,重點普及職務作品著作權的相關法律知識。張彩嬌則忙著整理調解過程中的關鍵內容,為後續的文書工作做準備。

    經過幾個小時的調解,雙方終于達成和解。周大偉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願意配合設計院處理後續事宜;設計院也表示會合理保障周大偉作為作者的相關權益。

    走出調解室,陽光灑滿了街道。渠成順看著團隊成員,心中滿是欣慰。這次調解不僅解決了糾紛,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際案例向公眾普及了法律知識。他知道,在普法這條路上,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團隊齊心協力,就一定能為更多人帶來法律的曙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律政鋒芒》,方便以後閱讀律政鋒芒第515章 調解之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律政鋒芒第515章 調解之光並對律政鋒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