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張忠民立刻開始打電話。
    方梅,那位晨報記者,不知什麼時候也來到了現場。她舉起相機拍了幾張照片"這個案子很有新聞價值,我想做個跟蹤報道,可以嗎?"
    渠成順猶豫了一下,看向齊小玲。齊小玲點點頭"如果能通過媒體讓更多人關注這個問題,我願意。"
    當天下午,渠成順帶著團隊來到了姜康醫院。醫院的負責人王主任接待了他們。
    "王主任,我們希望能了解一下醫院拒絕齊女士的具體理由。"渠成順開門見山地說。
    王主任嘆了口氣"我們也很同情齊女士的遭遇,但規定就是規定。"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這是明文規定的。"
    戴世龍插話道"可齊女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單身婦女,她是在胚胎培育完成後才喪偶的。"
    王主任搖搖頭"這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界定,我們醫院不能冒險。"
    周萬全拿出一份資料"王主任,我們研究過相關法律和倫理規範,其目的是防止濫用輔助生殖技術,而不是剝奪喪偶婦女的生育權。"
    談判陷入僵局。臨走時,渠成順對齊小玲說"別灰心,我們一定會找到解決辦法。"
    回到法律服務中心,團隊開始深入研究相關法律條文和類似案例。張彩嬌在電腦前忙個不停,整理著資料;戴世龍和周萬全則在討論法律適用問題;張忠民在聯系其他醫院,看是否有不同的做法。
    方梅一直在旁邊記錄,她敏銳地察覺到,這個案子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醫療糾紛,更是一個關乎法律與倫理、人性與權益的復雜問題。
    夜深了,辦公室里依然燈火通明。渠成順看著忙碌的同事們,心中充滿感動。他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用法律的力量,為當事人爭取應有的權益。
    經過幾天的準備,渠成順團隊終于找到了突破口。他們發現,雖然相關行政規範性文件規定"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但對齊小玲這種特殊情況並沒有明確界定。
    "關鍵在于解釋"單身婦女"的定義。"渠成順在團隊會議上說,"齊女士不是從未婚育的單身婦女,她和丈夫已經完成了胚胎培育,只是因為意外喪偶。"
    戴世龍點頭贊同"沒錯,從法律目的和公序良俗角度來看,剝奪她繼續實施輔助生殖的權利,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在渠成順的安排下,他們與醫院進行了第二次談判。這次,他們帶來了詳細的法律分析和類似案例。
    "王主任,我們理解醫院的顧慮,但法律的目的是維護公平正義。"渠成順說,"齊女士繼續實施胚胎移植,既是對丈夫的懷念,也是實現為人母的權利,這並不違背公序良俗。"
    王主任有些動搖"可是如果開了這個先例,以後類似情況怎麼辦?"
    周萬全回答"每一個案件都有其特殊性。齊女士的情況是在胚胎培育完成後喪偶,這和一般的單身婦女申請輔助生殖有本質區別。"
    就在這時,方梅的報道見報了。文章詳細介紹了齊小玲的遭遇和法律爭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市民紛紛表示支持齊小玲,認為法律應該保護她的權益。
    輿論的壓力讓醫院不得不重新考慮。經過多次協商,醫院終于同意重新評估齊小玲的情況。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醫院的一些醫生提出了倫理方面的擔憂"如果允許喪偶婦女繼續實施輔助生殖,會不會引發新的問題?比如遺產繼承、孩子的撫養等等。"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律政鋒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