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山縣悶熱得像個蒸籠,蟬鳴裹挾著柏油路上蒸騰的熱氣,將空氣都燙出了褶皺。于大華擦著額頭的汗推開"萬家樂"超市的玻璃門,冷氣撲面而來的瞬間,他長舒一口氣,徑直走向冰櫃——冰鎮啤酒是這個夏天消解暑氣的最佳良藥。
"老板,來箱冰啤酒!"他沖著收銀台喊道,隨手拎起一箱印有"青山啤酒"字樣的玻璃瓶啤酒。玻璃瓶在掌心沁出冰涼的水珠,他怎麼也想不到,幾個小時後,這抹涼意會化作刺骨的疼痛。
夜幕降臨時,于大華和幾個老友圍坐在自家小院的石桌旁。"啪"地一聲,他熟練地用瓶蓋起子撬開啤酒瓶,就在這時,一聲刺耳的爆裂聲驟然響起。飛濺的玻璃碎片如利刃般劃過他的臉頰,左眼頓時傳來鑽心的劇痛,溫熱的液體順著臉頰流下,染紅了他的衣襟。
"大華!"朋友們的驚呼聲中,于大華眼前一片模糊,只感覺天旋地轉。等他在醫院甦醒時,左眼已經纏上了厚厚的繃帶,醫生的話像重錘般砸在心頭︰"眼球破裂,視力很難恢復了..."
一周後,坐在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于大華,右手還在不自覺地顫抖。"我才35歲,孩子還在上小學..."他掀開紗布,露出腫脹的眼眶,"就喝了瓶啤酒,人生全毀了!"渠成順遞過紙巾,目光掃過桌上碎裂的啤酒瓶殘片︰"放心,我們一定查清楚。"
張彩嬌迅速聯系質檢部門對啤酒瓶進行檢測,結果令人震驚︰這批啤酒瓶的耐壓強度遠遠低于國家標準,屬于不合格產品。戴世龍走訪超市得知,該批次啤酒是由青山啤酒廠直接供貨,且超市進貨時並未進行嚴格的質量查驗。
當渠成順帶著團隊找到青山啤酒廠時,廠長卻避重就輕︰"瓶子是合作廠家生產的,和我們沒關系!"方梅舉起檢測報告︰"但你們作為生產者,對產品質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另一邊,"萬家樂"超市的負責人也開始推諉︰"我們只是銷售方,應該找廠家!"
周萬全翻開《民法通則》,語氣嚴肅︰"根據法律,消費者既可以向銷售者索賠,也可以向生產者索賠。超市作為銷售者,在賠償後可以向廠家追償。"張忠民補充道︰"而且于先生的起訴在一年訴訟時效內,完全合理合法。"
調解室里,氣氛劍拔弩張。啤酒廠和超市互相甩鍋,都不願承擔責任。直到渠成順展示出後續治療費用預估單——光是眼部復健和更換義眼,就需要二十多萬元。于大華的妻子抱著年幼的孩子突然痛哭︰"孩子每天問爸爸眼楮什麼時候能好...我們該怎麼辦?"
這一刻,爭吵戛然而止。經過三天漫長的協商,啤酒廠和超市最終達成協議,共同承擔于大華的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共計68萬元。方梅的報道《爆裂的清涼︰一瓶啤酒引發的質量之殤》見報後,青山縣市場監管局對全縣酒類產品展開專項檢查。
拿到賠償款那天,于大華特意帶著家人來到法律服務中心。雖然左眼依然蒙著紗布,但他的聲音堅定有力︰"謝謝你們,讓我知道被傷害的人,永遠有法律撐腰。"渠成順望著窗外的陽光,對團隊說︰"每個產品背後都是信任,法律必須讓這份信任永不破碎。"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