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張彩嬌在整理資料時,發現王英與伯父往來的郵件中,除了承諾贈與的內容,還有伯父對她學習生活的關心和鼓勵。這些內容或許能從情感和法律雙重角度,增強王英訴求的合理性。
方梅將調查和溝通的艱難過程寫成報道發表,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人紛紛為支持王英發聲,這給了王英和法律服務中心團隊更大的動力。
經過充分的準備,王英的案件終于在法院開庭審理。法庭上,氣氛嚴肅緊張。渠成順作為王英的代理人,有條不紊地陳述案情︰“王英與其伯父之間的贈與合同,是基于真實的意思表示。伯父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做出承諾,王英也表示同意,合同成立。並且,王英為了履行合同約定,赴美求學,付出了巨大努力。”
張忠民出示了收集到的證據,包括郵件記錄、伯父的遺囑副本等︰“這些證據足以證明贈與合同的有效性和真實性,王雪瑩作為遺產繼承人,有義務履行其父親的承諾。”
然而,王雪瑩的代理律師卻提出異議︰“這只是口頭承諾,沒有書面的正式合同,且我當事人的父親已去世,無法確認承諾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雙方在法庭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渠成順巧妙地引用中美兩國的相關法律條文,反駁對方觀點︰“根據中國法律,電子通信記錄同樣可以作為合同成立的依據。而且,在美國法律中,類似的生前承諾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戴世龍則從親情和道德層面進行闡述︰“逝者已逝,但他的遺願應該得到尊重。王英是王家的晚輩,幫助她完成學業,也是對家族情誼的延續。”
經過多輪的法庭辯論,法官宣布休庭合議。王英緊張地等待著判決結果,心中充滿忐忑。
幾天後,法院作出判決。法官認為,王英與其伯父之間的贈與合同成立且有效,王雪瑩作為遺產繼承人,應當按照王學志的遺願,支付王英在美期間的學習生活費用。
听到這個正義的裁決判決結果,王英激動得淚流滿面,她緊緊握住渠成順的手︰“太感謝你們了,是你們讓我能夠繼續追逐夢想。”
渠成順欣慰地說︰“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法律會守護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
方梅將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和判決結果詳細報道,再次引發社會熱議。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也因為成功處理這個跨國案件,贏得了更多人的信任和贊譽。
王英回到美國後,表達自己的堅定和感激,她表示會繼續努力學習。她知道,這份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承載著太多人的幫助和期望。而在青山縣,法律服務中心依然忙碌,渠成順和他的團隊繼續為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法律服務,用法律的力量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公平與正義,開啟著一個又一個新的法治故事篇章。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