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熱浪裹挾著刺鼻的酸臭味,籠罩著青山縣的青河鎮。村民李水生蹲在干涸的河床邊,用樹枝戳著泛著白沫的泥漿,枯葉般的手掌微微顫抖。曾經清可見底的青河,如今成了化工廠排污的下水道,岸邊的蘆葦大片枯死,連白鷺都不再停留。
"渠主任,您一定要救救青河!"李水生攥著法律服務中心的接待單,渾濁的眼楮里閃著淚花,"我兒子昨天咳出帶血絲的痰,醫生說和空氣污染有關......"
渠成順展開村民聯名的舉報信,上面密密麻麻按滿紅手印。張忠民調出衛星遙感圖像,化工廠的排污管道像黑色毒舌蜿蜒進河道;戴世龍則整理著村民提供的醫療診斷書,周萬全已經在翻閱民法典侵權責任編。
"根據第1232條,故意污染環境造成嚴重後果,侵權人要承擔懲罰性賠償。"渠成順用紅筆圈出重點條文,"第1234條明確規定,造成生態破壞的,必須承擔修復責任。"
方梅跟著村民走訪取證時,拍下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面︰化工廠圍牆外堆積如山的廢渣,排污口涌出的墨綠色污水,還有村民家窗台上落滿的黑色粉塵。她的報道《青河在哭泣》見報後,輿論迅速發酵,環保部門的投訴電話被打爆。
化工廠卻態度強硬。廠長王有德在調解會上蹺著二郎腿︰"我們有環保許可證,排污都在標準範圍內!"他甩出一疊檢測報告,油墨味還未散盡。
"這些數據根本經不起推敲。"張彩嬌敲著電腦屏幕,調出第三方機構的秘密監測數據,"你們夜間偷排的污染物超標二十倍!"會議室氣氛瞬間凝固,王有德的臉漲得通紅。
法律中心決定起訴。渠成順帶著團隊收集證據,從土壤重金屬超標檢測,到候鳥遷徙路線變化,甚至請來了環境工程專家出庭作證。開庭那天,旁听席坐滿了戴口罩的村民,他們舉著寫有"還我青河"的標語。
"被告化工廠長期違規排放污染物,導致青河生態系統嚴重受損,周邊居民健康受到威脅......"法官的聲音在法庭回蕩。王有德癱坐在被告席,額頭上沁出冷汗。
判決書下達的那天,陽光穿透霧霾灑在青河。化工廠被判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3000萬元,同時承擔河道清淤、植被恢復等修復責任。法律服務中心主任渠成順站在河堤上,看著挖掘機開始清理淤泥,對身邊的李水生說︰"現在種下的蘆葦苗,明年春天就能綠滿河岸。"
方梅的後續報道《法治為劍護青山》引發全國關注。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趁熱打鐵,聯合環保組織開展"綠色維權"行動,為更多受污染侵害的群眾提供幫助。而在青河鎮,村民們自發成立了環保監督隊,他們的袖章上印著民法典第1232條的編號——那是守護家園的法律盾牌。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