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成雙方達成和解,渠成順帶領團隊開始了艱難的調解工作。他們多次分別與小明和小張溝通,了解他們的底線和訴求。
戴世龍憑借著出色的溝通技巧,耐心地勸說小張︰“小張啊,咱們將心比心。小明這餐館開不了門,確實損失慘重。如果堅持不減免租金,他很可能撐不下去,到時候你這門面更租不出去,損失更大。適當減免租金,既是幫他,也是幫自己。”
張忠民則從法律風險的角度向小張分析︰“要是小明真的去法院起訴,根據法律規定,法院很可能會支持他變更合同的請求。到時候,結果可能對你更不利,還不如現在大家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
與此同時,周萬全和張彩嬌也在積極幫助小明整理相關證據,包括裝修費用單據、停業通知等,為可能的法律程序做準備。
方梅則在一旁記錄著調解的每一個細節,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報道,展現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百姓排憂解難的努力,也讓更多人了解疫情期間類似糾紛的處理方式。
經過幾天的努力,小張的態度終于有了明顯轉變。但在具體的減免金額上,雙方又陷入了僵局。小明希望能減免疫情防控歇業期間一半的租金,而小張只願意減免三分之一。
面對新的分歧,渠成順決定組織一次面對面的調解會。服務中心的會議室里,氣氛緊張而凝重。渠成順再次詳細解讀了相關法律條文,強調公平原則在解決糾紛中的重要性。
戴世龍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咱們取個中間數,減免租金的40,這樣既考慮了小明的實際困難,也照顧到了小張的利益。而且這個期限就定在政府要求餐館停業的時間段內。”
張忠民補充道︰“這個方案從法律角度來說,也是合理的,符合情勢變更制度的精神。如果你們都同意,我們可以當場擬定一份補充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保障雙方的權益。”
小明和小張沉思良久,最終都緩緩點頭。小明激動地說︰“謝謝你們,要不是你們幫忙,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小張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之前是我太固執了,多虧你們耐心調解。”
在渠成順等人的見證下,小明和小張順利簽訂了補充協議。方梅用相機記錄下了這一珍貴的時刻,她知道,這個案例將成為一篇極具價值的報道,能讓更多人受益。
方梅的報道很快在晨報上刊登出來,詳細介紹了小明和小張的租金糾紛案例以及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調解過程,同時深入解讀了《民法典》中情勢變更制度的相關內容。
報道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多因疫情遇到類似糾紛的人紛紛來到服務中心咨詢,渠成順和他的團隊變得更加忙碌起來。但他們沒有絲毫抱怨,反而充滿干勁,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工作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帶來幫助和希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名聲越來越響,成為了百姓心中值得信賴的法律港灣。渠成順、張忠民、戴世龍、周萬全、張彩嬌等人,繼續在法治的道路上默默前行,用專業和熱情,為基層法治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讓法治之光照亮青山縣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