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玻璃門被推開,一陣熱浪裹挾著蟬鳴涌了進來。渠成順抬頭望去,只見王春陽一臉憔悴地走了進來,眼神中滿是焦慮與期待。
“渠主任,我這事兒,您可得幫幫我啊!”王春陽一屁股坐在會客區的沙發上,聲音帶著幾分哽咽。
渠成順放下手中的文件,和副主任張忠民對視一眼,然後微笑著安撫道︰“王先生,您先別著急,慢慢說。”一旁的法務助理張彩嬌已經拿起筆,準備記錄。
王春陽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隨著他的敘述,一段長達四年的感情糾葛漸漸清晰。渠成順听得很認真,不時皺眉思考。當听到王春陽要求胡久春返還一百九十余萬元時,他的眼神變得更加專注。
“王先生,您這些轉賬記錄和付款憑證都還保存著吧?”渠成順問。
王春陽連忙點頭,從包里掏出一沓厚厚的資料,“都在這兒了,我一直留著,就盼著能要回這筆錢。”
送走王春陽後,渠成順召集張忠民、周萬全和張彩嬌開了個小會。“這個案子有點復雜,涉及的金額大,而且情況特殊。大家都說說看法。”
張忠民推了推眼鏡,“從目前的情況看,關鍵在于這些款項的性質認定,到底是贈與還是有條件的給付。”
周萬全摩挲著下巴,作為退休的司法人員,他經驗豐富,“我覺得得仔細研究每一筆轉賬的背景和當時的情況,還要考慮雙方的同居關系對財產認定的影響。”
張彩嬌快速記錄著,同時提出︰“那我們是不是也得了解一下胡久春那邊可能的抗辯理由?”
渠成順點頭,“彩嬌說得對。彩嬌,你先整理一下王春陽提供的資料,做個詳細的分類。忠民和萬全,我們一起研究相關的法律條文,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判例。”
正當大家忙碌時,晨報記者方梅不請自來。她風風火火地走進來,臉上帶著職業性的敏銳笑容,“渠主任,听說你們接了個大案子,關于分手後巨額財產返還的?我想做個跟蹤報道。”
渠成順有些猶豫,這類案件涉及當事人隱私,報道不當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方梅不依不饒,“渠主任,普法宣傳不就是要通過真實案例讓更多人了解法律嗎?我們可以做好隱私保護。”
最終,渠成順還是同意了,但強調必須嚴格把控報道內容。方梅興奮地開始采訪,記錄著法律服務中心對這個案件的初步分析和計劃。
接下來的日子里,法律服務中心的幾個人都投入到這個案件中。張彩嬌仔細梳理著每一筆轉賬記錄,標注出有特殊數字的款項和用于生活開支的款項。渠成順、張忠民和周萬全則一頭扎進法律條文和判例中,尋找對王春陽有利的依據。
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情況比想象中還要復雜。王春陽和胡久春在同居期間,財產往來頻繁,很多支出難以明確界定歸屬。而且,胡久春似乎也有自己的證據,準備應對這場官司。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