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成順召集了法律服務中心的眾人,開始對胡某青的案件進行深入分析。他將大家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調查方向。張忠民帶領一組人去法院調取案件的詳細卷宗,查看一審過程中的所有證據和審理細節;周萬全憑借著自己在司法局多年的經驗和人脈,去了解朱某及其代理律師的相關情況;方梅則負責對案外人劉源文進行采訪,試圖從他口中獲取更多線索;渠成順自己則和黃女士一起,再次梳理胡某青的生活軌跡和就醫記錄,尋找能夠證明他不可能借款的有力證據。
    張忠民帶著小組來到青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經過一番溝通,順利調取到了朱某與胡某青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的卷宗。他們在法院的一間會議室里,仔細翻閱著每一份文件。借條、調查筆錄、雙方的身份證明……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你們看,這份借條上的字跡確實和胡某青平時的字跡有很大差異。”張忠民指著借條說道,“而且,劉源文的調查筆錄里,關于胡某青借錢的描述非常模糊,沒有具體的借款場景和用途等關鍵信息。”
    小組成員們紛紛點頭,認真記錄著這些發現。他們知道,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推翻一審判決的關鍵。
    周萬全通過自己的老同事和朋友,了解到朱某是當地一個小商人,經濟狀況一般。而他的代理律師是一家小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在業內口碑平平。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位律師在接受委托後,似乎並沒有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只是通過一些常規途徑確定了被告信息。
    “看來這里面確實存在問題。”周萬全在電話里向渠成順匯報,“律師的調查工作做得太草率了,很有可能是因為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找錯了人。”
    方梅則四處打听劉源文的下落,終于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聯系到了他。當方梅提出要對他進行采訪時,劉源文一開始顯得很抗拒,不願意多說。但在方梅的耐心勸說下,他還是同意了見面。
    在一家安靜的咖啡館里,方梅見到了劉源文。他看起來有些緊張,不停地搓著雙手。
    “劉先生,我只是想了解一下關于胡某青借款這件事的真實情況。”方梅溫和地說道,“您的證詞在一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現在看來,這件事可能存在誤會。”
    劉源文猶豫了一下,終于開口︰“其實,我和朱某是朋友,當時他說要借錢給一個叫胡某青的公職人員,後來他跟我說那個人沒還錢,讓我幫忙作證。我也不太清楚具體情況,就按照他說的寫了那份筆錄。”
    方梅驚訝地看著他,“也就是說,您並不確定借錢的胡某青就是現在被起訴的這個胡某青?”
    劉源文低下了頭,“我……我確實不太清楚,當時也沒多想。”
    與此同時,渠成順和黃女士再次來到了當年胡某青住院的醫院。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