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豆大的雨點砸在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玻璃幕牆上,發出密集的鼓點聲。渠成順揉了揉發酸的肩膀,關掉電腦準備下班。辦公室里的日光燈管在潮濕空氣中滋滋作響,映得牆上"維護公平正義"的標語有些模糊。
突然,辦公桌上的紅色專線電話刺耳地響了起來,在寂靜的辦公室里格外突兀。渠成順心頭一緊,這台電話專門對接群眾申訴,深夜來電往往意味著棘手的案件。
"是渠主任嗎?我...我是張本霞的妹妹張本芳。"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帶著哭腔的女聲,夾雜著電流的雜音,"我姐姐的案子...真的是被冤枉的,求您幫幫我們!"渠成順眉頭微皺,他早有耳聞青山縣女企業家張本霞的案子。從熱心公益的慈善家到人人喊打的"黑老大",這戲劇性的轉變背後,一定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辦公桌上的台燈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在堆滿案卷的文件櫃上。
"您先別著急,慢慢說。"渠成順拿起紙筆,"把您知道的情況詳細告訴我。"
電話那頭,張本芳泣不成聲地講述著姐姐的遭遇。從1997年張本霞響應政府號召回鄉投資開始,修路、建房、辦市場,為家鄉的發展傾注了全部心血。渠成順的鋼筆在紙上沙沙作響,記下關鍵信息︰自籌資金修建南一環、前進巷、呼倫南路;開發東苑社區;建設東瓦窯菜市場...這些本該是造福鄉里的功績,卻成了法庭上"壟斷經營"的罪證。
"那些路,那些房子,都是我姐姐自己掏錢建的啊!"張本芳哽咽道,"現在倒好,說沒收就沒收,說判刑就判刑,這還有天理嗎?"
掛掉電話,渠成順站到窗前。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打在玻璃上發出 里啪啦的聲響,仿佛也在為這個不公的世界鳴不平。遠處東瓦窯村的方向,幾棟高樓的輪廓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那里曾是張本霞夢想開始的地方。他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斗,但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他不能坐視不管。第二天一早,渠成順召集了中心的骨干成員。會議室里,投影儀映出張本芳發來的資料︰照片上,張本霞站在新建的公路旁,笑容燦爛;視頻里,她正在為福利院的孩子們分發學習用品,眼神溫柔而堅定。晨光透過百葉窗灑在會議桌上,照亮了每個人嚴肅的臉龐。
"大家看看,這像是一個黑社會老大嗎?"渠成順問道。
"太荒謬了!"方梅氣得拍案而起,胸前的記者證隨著動作晃動,"把做公益的人打成黑社會,這不是顛倒黑白嗎?"作為晨報資深記者,她曾報道過許多冤案,但如此明目張膽的顛倒黑白還是讓她義憤填膺。
周萬全推了推老花鏡,仔細翻看一審判決書。這位退休的司法工作者用紅筆在文件上圈出多處疑點︰"所謂的"組織成員"全是親屬,這根本不符合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構成要件。還有這些政府文件,竟然都被否定了,簡直是公然挑戰法律的權威!"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法律條文與案件細節的比對。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