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景陽鐘龍鳳鼓的敲響,剛剛散去的中極殿大殿中,又再次熱鬧起來,文武分列,魚貫而入,在皇上沒到來的時候,互相交頭接耳,打探著可能發生的事情,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
因為大家都已經得到欽差從遼東回來的消息,李永芳的人頭已經懸掛到午門之上,好事之人早將事情打听的一清二楚,各派的官員都在卯足了勁頭,要趁機打倒政敵。
一聲悠揚的“皇上駕到”的聲音從大殿外傳了進來,葉向高立刻站出來,威嚴的咳嗽了一聲,整個大殿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大家一起端著笏板目不斜視躬身靜候皇帝的駕臨。
這時,天啟皇帝意氣風發地從大殿外面昂然而入,目不斜視,就在文武之間,穿行而過,明黃的龍靴在百官眼角的余光里腳步輕快的走向那個高高的御案龍台。
等到天啟皇帝在寶座上坐下,負責禮儀的御史帶頭山呼萬歲,于是文武百官行三拜九叩,舞拜如儀。
諸位大臣按照早就習慣的規矩動作,一絲不苟的做完全部步驟,這是上朝的規矩,每個能上殿的大臣都是專門練習過的。
听到皇帝陛下喊︰“眾卿平身!”眾大臣一起高呼“謝主隆恩。”然後站起來,各按文武品級分班站立,上朝議事的固定動作就完成了。
然後,就是六部官員開始出班奏事,影視中常常是︰大太監就會出來喊一嗓子︰“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啦!”
現實中,沒事是不會開朝會的,再說,這麼大的國家要運轉,怎麼可能沒有事情要奏報!
今天,大家都猜到了是什麼事情,恨不得大太監能喊一嗓子"無事退朝!”,他們好有更多的時間謀劃,但天啟皇帝沒有給他們時間。
天啟皇帝朱由校很天真,他認為滿朝文武應該和他一樣,听到遼東勝應該非常高興才對!
他仿佛剛剛得到新奇玩具的孩子,急于和滿朝大臣分享他的喜悅,讓那些整天為遼東戰事“發愁”的臣工們也松一口氣,勝利有望了!
更想讓那些對他指手畫腳,不斷說教的大臣們能夠夸夸他!夸夸他知人善用!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這樣做起事情來才更加有勁頭!
天啟皇帝假裝鎮定的坐在龍椅上,咳嗽一聲,清清嗓子,興奮地說︰“各位臣工!之所以擊鼓鳴鐘將大家叫來,是因為朕剛剛接到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我要和諸位一起慶賀這次大勝!”
眾臣听到大勝的消息,都趕緊出班齊聲喊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天啟皇帝非常高興,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微笑著叫大家平身免禮,接著道︰“大家可能已經听說了,派往遼東核查王杰等人軍功的欽差回來了,還帶回來遼東大捷的好消息!”
“遼東錦衣衛千戶王杰率領他招募的軍隊打了一個大勝仗!不光抵擋住了女真人四個八旗數萬精銳的圍攻,堅守鞍山堡20余天,斬殺女真八旗無數!”
七月十一,王帥利用叛將李永芳的里應外合之計,將計就計,設下埋伏圈,圍殲了瓖藍旗十八個牛錄的精銳兵力,斬獲十八面牛錄額真旗幟!
大明王朝第一叛將李永芳也被擒獲,進行公開審判,凌遲處死,現在人頭已經懸掛在午門之外,這是遼東叛亂以來從未有過大勝!,剿滅遼東指日可待呀!”
天啟皇帝說到這里,故意停頓下來,停止身板,等著下面臣工三呼祝賀。
第一次的祝賀,那是禮節,不管皇帝要說什麼事情,只要皇帝說是好消息,先恭賀一波,這是政治正確,是對皇帝的態度的肯定。
等到听清楚是什麼事情以後,那就是真正的態度了!要判斷事情對自己的利害關系才能真正表態。
然而,並沒有預料中的三呼恭賀,這讓天啟皇帝有些尷尬,因為所有的文武大臣,沒有一個站出來歡呼慶賀,反倒是交頭接耳一番議論。
正在天啟皇帝尷尬著的時候,御史台里一個清流大臣徐榮昂揚走出隊列,沖著天啟皇帝深施一禮“陛下,這件事情並非可喜可賀之事,而是一件欺上瞞下冒領軍功之事!”
“請問陛下!遼東千戶錦衣衛共有多少兵馬?”
天啟皇帝道︰“據王承恩和駱養性兩人奏報,遼東錦衣衛現有兵馬十萬余人!”
“再請問陛下!萬歷年間薩爾滸之戰,國朝抽調全國精銳所得兵力幾何?”這個清流御史接著追問。
“大膽徐榮!你竟敢如此和陛下說話!”兵部尚書張鶴鳴站出來呵斥這個沒大沒小的御史。
“既然兵部張大人站出來了,那就請張大人回答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這個徐榮並沒有退縮,反而和張鶴鳴對起賬來。
張鶴鳴作為兵部尚書,這種情況自然了解,回答道︰“萬歷年間薩爾滸之戰,國朝調動全國精銳以及朝鮮部隊攻擊二十余萬,這又和這件事情有什麼關系?”
徐榮道︰“謝謝張大人解惑,我請問各位同僚︰調動全國精銳以及朝鮮部隊才調動了二十余萬人馬,小小一個鞍山堡,如何能夠聚集十萬兵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算他們連鞍山的男女老少都算上,也不一定有這麼多人!故此,我彈劾遼東錦衣衛千戶王杰以及王承恩和駱養性欺君罔上,應當立斬不赦,以儆效尤!”
徐榮的話語如同重錘敲在天啟皇帝心頭,人家說的不無道理,難道他們真的欺騙了朕?天啟皇帝產生了懷疑。
其他御史也紛紛跳出來,列數三人的罪狀,簡直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魏忠賢和駱思恭听不下去了,趕緊出來跪倒說道︰“陛下!切不可听信小人之言!寒了前線將士們的心呀!陛下也曾檢驗過十六面女真牛錄額真旗幟,李永芳的腦袋也已經掛在了午門之外,這難道還能作假?請陛下明鑒!”
他們不得不辯解,萬一被定下欺君罔上的罪過,其中一個是駱養性的兒子,另一個是魏忠賢的心腹,他們也脫不了責任。
天啟皇帝想︰“是呀!自己親自檢驗量旗幟的,這難道還有假不成?”
天啟皇帝道︰“宣王承恩和駱養性上殿,讓他們給各位臣工解釋清楚!”
不一會兒,兩人就來到大殿之上,行禮過後,講述了他們在鞍山堡的見聞,信誓旦旦保證所說句句屬實,絕無虛言。
徐榮又跳了出來道︰“你二人信誓旦旦,卻謊話連篇,即便是王杰編練百姓為兵,他又哪來那麼多兵甲器械?哪來那麼多糧草彈藥?我倒要看看你們接下來如何編造?你們二人同樣犯有欺君之罪!”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