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郊外,晨曦微露。夏淮安與周主簿、沈紈音等人站在一處高崗上,眼前是綿延至天際的桑樹林。新栽的桑樹苗整齊排列,嫩綠的葉片在晨風中沙沙作響,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
“知道昨日我為什麼邀你一起參觀水利工程嗎?”夏淮安問道。
沈紈音搖了搖頭︰“我也奇怪,因為我對水利一竅不通。”
夏淮安道︰“水利建設,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今年咱們無法開闢出一千二百萬畝水田。根據陳主事的估算,明年開春種出九百萬畝水田已是極限,還有三百萬畝田地,我打算全部用來種桑。”
沈紈音望著眼前整齊劃一的桑樹苗,眉頭微蹙。
“東家,這些桑樹苗才種下不到半年,葉子稀疏,如何能滿足養蠶需求?”她轉頭看向身旁的夏淮安,眼中滿是疑惑。
夏淮安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卷圖紙,在田埂上鋪開。圖紙上密密麻麻標注著各種數據和圖示,沈紈音湊近細看,發現是一套名為“工業化種桑養蠶”的詳細方案。
“紈音,傳統的養蠶方式受季節限制,一年只能養兩季,桑葉產量也有限。”夏淮安指著圖紙上的暖房結構圖說道,“但如果我們用工業化方式,就能打破這些限制。”
他手指輕點圖紙上的暖房設計︰“首先,我們建造控溫暖房。用磚石砌牆,雙層琉璃窗保溫,地下鋪設火龍管道,冬季燒炭供暖,保持室內溫度恆定在二十度以上。這樣,即使在寒冬,蠶寶寶也能在暖房中孵化成長!”
“傳統養蠶,一年不過兩代;而用咱們的法子,一年至少五六代!”
沈紈音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可這成本會不會太高?而且,冬天沒有桑葉怎麼養蠶?”
夏淮安搖搖頭,翻到下一頁圖紙︰“你看,這是配套的桑葉加工車間。我們將新鮮桑葉采摘後,烘干再研磨成粉,加入豆粕、麥麩等輔料,制成顆粒飼料。這種飼料易于儲存,營養均衡,可以全年供應蠶室。使用前,先將顆粒飼料蒸軟,然後攤涼便可喂食。”
他繼續解釋道︰“暖房和飼料加工雖然初期投入大,但規模化生產後,單斤蠶絲的成本反而會降低。而且——”他頓了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種模式能創造大量女工崗位。”
沈紈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夏淮安指向遠處正在建設的廠房︰“那邊是第一期蠶室,采用多層架子立體養殖。每個女工負責管理一定數量的蠶匾,從喂食到清潔都有標準化流程。”
他詳細描述著工業化養蠶的細節︰“蠶室要嚴格消毒,進出人員需換專用衣物。溫度、濕度由專人監測調節,確保蠶寶寶在最適宜環境中生長。我們還設計了自動除沙裝置,減輕女工勞動強度。”
沈紈音越听越入神,仿佛看到了無數潔白蠶繭堆積如山的場景。夏淮安的聲音繼續傳來︰“這種模式不僅能大幅提高產量,更重要的是能讓婦女走出家門,獲得經濟獨立。”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沈紈音︰“雖然我們在極力改革,但受封建思想影響,婦女的地位不高。很多家庭,不願意送女娃娃入學,不願意讓女子去做工。你想,一個普通農婦,以前只能圍著灶台轉,靠丈夫養活,地位當然不高。現在她可以來養蠶場工作,拿工錢,學技術,甚至當上小組長。經濟獨立了,腰桿就硬了,在家里的地位自然不同。”
沈紈音想起自己當初行醫時遭受的偏見,深有感觸地點頭。夏淮安越說越激動︰“我們要建的不僅是養蠶場,更是一所女子學堂。白天工作,晚上可以組織她們學識字、算數。幾年後,這些女工中會涌現出技術骨干、管理人員……”
他展開最後一張圖紙,上面是整個工業化養蠶的流程圖︰“從桑樹密集栽培、滴灌管理、化肥管理,到桑葉采集、飼料加工,再到蠶室管理、繅絲生產,形成完整產業鏈。每個環節都能吸納大量勞動力,尤其是女性。”
沈紈音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東家,這麼多女工出來工作,家里老人孩子怎麼辦?”
夏淮安笑著指向圖紙一角︰“你忘了,天府家園那樣的新式社區規劃了托兒所、養老所和食堂。女工可以帶孩子來上班,有專人照看。我們還準備建集體食堂,解決用餐問題。”
他收起圖紙,語氣堅定︰“紈音,這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變革,更是社會觀念的革新。當幾十萬名婦女走出家門,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時,那些‘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就會不攻自破。”
沈紈音望著眼前綠意盎然的桑田,仿佛看到了無數婦女挺直腰板走入蠶廠的場景。她鄭重地點頭︰“東家,我明白了。工業化養蠶的意義,遠不止于蠶絲本身。”
夏淮安欣慰地笑了︰“所以我想請你負責這個項目。你既是華夏軍醫護團長,又精通錦業,又是女子學堂的倡導者,最適合推動這項工作。”
沈紈音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我一定全力以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強調和塑造男女平等的價值觀,典型代表必不可少。”夏淮安輕輕拍著沈紈音的肩膀︰“玉芳和你不一樣,她更喜歡當個賢內助,照顧家庭和孩子。所以,我需要你來當這個典型——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典型。要讓巴州的百姓都看到,女子不但能成事,還能成大事!”
兩人沿著田埂慢慢前行,夏淮安繼續闡述著細節︰“暖房的建設已經開工,第一批女工招募也在進行。我們需要編寫培訓手冊,制定操作規程……”
“成本我算過了,不計前期建設投入的話,咱們通過密集種植和滴灌化肥技術,能讓每畝桑田的桑葉增產兩倍。收集的桑葉制成飼料,讓桑葉使用量下降了七成!這一步就大大減少了桑葉的使用成本。”
“加上暖房一年四季都可以養蠶,時間成本又下降了許多!按照每個女工一個月一兩二錢銀子的工錢計算,一斤生絲的制造成本,從以往的六錢銀子,降到了現在不足一錢!”
“一匹蜀錦的成本,從原來的十兩銀子以上,可以降到不到二兩銀子!以後若是有了蒸汽機,制造出自動紡織機,織錦的成本還會大大下降。而且,明年三百萬畝桑田開始產桑後,蜀錦的產量將是以前的二十倍以上!”
“貨物如此充足,價格又如此低廉,物美價廉,甚至連較為富裕的普通百姓都有機會穿上錦緞衣服!”
“到那個時候,其他地方的絲綢,根本沒有辦法與蜀錦競爭!咱們要修建商路,不僅讓蜀錦進入中原、京城,更是要讓蜀錦走上絲綢之路,遠銷世界各地!”
沈紈音聞言一陣神往︰“我沈家世代織錦,從未想過能讓普通百姓穿上錦緞;沒想到,僅僅是做出工業化的改造,錦業就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夏淮安說道︰“不僅是錦業,其他各行各業也是如此!接下來咱們要做的,就是對各個行業進行工業化改造,讓巴州百姓逐漸適應工業化社會的生活。咱們設立的農莊,其實就是傳統小家庭式個體化農業的工業化改造。”
喜歡我為華夏打江山請大家收藏︰()我為華夏打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