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華夏打江山

第179章 華夏工業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安寧怡秋 本章︰第179章 華夏工業城

    三日後,西山煤礦的晨霧還未散盡,夏淮安已經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台上。他面前鋪開一張巨大的羊皮紙,上面用炭筆勾勒出一座未來工業城鎮的雛形。晨光透過薄霧,為圖紙鍍上一層淡金色的光暈。

    “諸位請看。”夏淮安用一根細竹竿點向圖紙中央,“這里是主礦區,我們將以礦井為中心,呈放射狀規劃整個工業區。”

    他的竹竿在圖紙上劃出清晰的線條,如同在編織一張精密的蛛網︰

    “第一區︰采礦中心。五十個礦井呈扇形分布,每個礦井配備獨立的通風塔和排水系統。礦井之間用水泥路連接,形成環形運輸網。”

    楊工頭湊近細看,發現每個礦井旁都標注著小型倉庫和休息區,不禁贊嘆︰“東家考慮得真周到,連礦工換班時的歇腳處都想到了。”

    “第二區︰煉焦工坊。”夏淮安的竹竿移向圖紙右側,“一千五百座煉焦窯依山而建,分三排階梯式排列。每排窯群之間留出十丈寬的防火帶。”

    他指向窯群上方的管道網絡︰“這些陶管將廢氣導入山後的冷凝塔群。廢氣中的氨氣變成肥料,剩下的煤氣則通過地下管道輸往生活區,用作照明和取暖。”

    工頭們發出驚嘆。老礦工張石頭摸著胡子喃喃道︰“乖乖,這哪是煉焦,簡直是在造聚寶盆啊!”

    “第三區︰合成氨工廠。”夏淮安的竹竿點在圖紙左上方,“這里將是未來最重要的區域。初期先建十座試驗反應罐,等煉鋼廠投產後,再擴建至千座。”

    他詳細解釋了高壓反應罐的結構︰內層是三寸厚的無縫鋼殼,外層包裹三尺混凝土,頂部安裝安全閥和壓力表。“每座反應罐能承受至少三十個大氣壓,日產五噸尿素。”

    “第四區︰鋼鐵廠。”竹竿劃向圖紙下方,“十座高爐,五十座轉爐,配套軋鋼車間和鑄造廠。焦炭直接從煉焦工坊通過軌道車運送,鐵礦石從最近的鐵礦運來。”

    夏淮安特別強調︰“高爐要用耐火磚砌築,內部襯以石墨。熱風系統采用蓄熱式設計,能將爐溫提高到一千六百度,日產千噸鋼。”

    人群中響起竊竊私語。負責冶煉的楊師傅瞪大眼楮︰“東家,這產量抵得上整個大乾鐵器產量的十倍!”

    “第五區︰配套生活區。”夏淮安的竹竿最終停在圖紙最上方,“容納十萬人的新城。住宅按‘里坊制’規劃,每坊百戶,設公共澡堂、茅廁、醫館、飯堂和學堂。”

    他的竹竿點過一個個小方塊︰“這里是紡織廠,這里是食品加工廠,這里是機械維修坊……所有生活必需品都能送到這里,讓此處的工人不需要出鎮,就能滿足所有生活需求。”

    圖紙邊緣還標注著更驚人的規劃︰“這些區域先留著,未來這里可以鋪設鐵路連接錦城郡,建立火車站,甚至修建煤炭發電站!”

    張工頭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東家,這麼多工廠,用水怎麼解決?”

    夏淮安微微一笑,竹竿指向西山北麓︰“在這里築壩攔水,修建水庫。同時開挖十二條引水渠,形成循環水網。”他在幾條藍線上畫了個圈,“廢水經過沉澱池淨化後再利用,絕不污染下游農田。”

    “還有排污。”夏淮安在圖紙西南角畫了個叉,“所有工業廢水先引入這個石灰中和池,再排入專用污水渠。生活污水則通過陶管導入化糞池,發酵後的糞水是上好的磷肥原料。”

    工頭們听得目瞪口呆。這種工業城鎮整體規劃的思路,完全顛覆了他們現有的認知。

    “最後是交通。”夏淮安的竹竿在圖紙上縱橫交錯,“主道寬三丈,用水泥鋪設;支道兩丈,碎石墊底。礦區內部用軌道車連接,所有交叉口設轉盤。”

    “記住了,雙向主路之間,留出十丈的距離暫時作為荒地,以後若是交通繁忙,再擴建道路時就有地方修路。”

    老工匠李鐵頭忍不住問︰“東家,這麼龐大的工程,得花多少銀子啊?”

    夏淮安收起竹竿,目光灼灼︰“前期投入至少兩百萬兩。但建成後,單是化肥一項,每年增產的農作物價值就不下五百萬兩!更不用說鋼鐵、焦炭的收益。”

    他環視眾人,聲音鏗鏘︰“這不是花錢,是種錢!今日種下的是鐵與火,明日收獲的將是金山銀山!”

    “現在分配任務!”夏淮安突然提高聲調,人群立刻安靜下來。

    “周主簿負責統籌全局,三日內拿出詳細預算和管理人員安排。”

    “楊師傅帶人勘探水庫壩址,測量隊明日隨你出發。”

    “張工頭組織礦工培訓,重點演練爆破安全規程。”

    “趙廠長負責招募鐵匠,先打造一千把礦鎬和五百輛礦車。”

    ……

    一道道指令如流水般下達,每個人都領到了明確的任務。最後,夏淮安指向遠處一片空地︰“三日後,在那里立起華夏工業城的牌坊。從那天起,西山將不再只是一座煤礦——”

    他展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整片山谷︰“而是一座改變世界的工業熔爐!巴州的未來,乃至世界的未來,都將在這里鍛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朝陽終于沖破雲層,金色的光芒灑在眾人身上。工頭們摩拳擦掌,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們或許還不完全理解“工業革命”的含義,但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自己手中誕生。

    數日後,西山腳下。

    一面赤紅大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旗上“華夏工業”四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旗桿下,夏淮安手持鐵鍬,站在一個用石灰粉劃出的大圓圈中央。周圍密密麻麻站著數千名工人,他們手持各式工具,眼中滿是期待。

    “吉時已到!”周主簿高聲宣布,銅鑼“ ”地一聲震徹山谷。

    夏淮安的鐵鍬深深插入土中,掀起了工業城的第一仸土。幾乎同時,三十處預定礦井的位置同時響起爆破聲——“轟!轟!轟!”,沉悶的聲響如同大地的心跳。

    “開始了!”老礦工張石頭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帶著他的爆破隊沖向最近的一處爆點。硝煙還未散盡,工人們就用鐵鍬和鎬頭清理碎石。碎石的運輸也經過精心設計︰健壯的工人排成長龍,用藤筐將碎石手遞手運到規劃中的路基處。

    在另一側,楊師傅正指揮著數百名壯漢夯實地基。十人一組的力士喊著號子,將巨大的石夯高高舉起,又重重砸下。”嘿——喲!”的號子聲與石夯落地的悶響交織在一起,奏響了建設的序曲。

    夏淮安走到正在測繪水渠的匠人身邊,俯身查看水平儀。匠人緊張地調整著琉璃管中的氣泡︰“東家,按您的吩咐,主渠坡度定為千分之一,這樣水流既不會太快沖毀渠壁,也不會太慢淤積泥沙。”

    “很好。”夏淮安點頭,“記住,所有水渠內壁都要抹上水泥砂漿,接縫處用桐油石灰密封。”

    正午時分,炊煙從臨時搭建的伙房升起。工人們排隊領取伙食︰三個雜糧饅頭,一碗咸菜豆腐湯,每人還有一小碗土豆燒肉。夏淮安特意吩咐︰“干重體力活的,肉量加倍!”

    飯後休息時,夏淮安召集各工頭開會。他們圍坐在一塊平整的大青石旁,石面上攤開著更新過的規劃圖。

    “進度比預期快。”夏淮安用炭筆在幾處標上紅圈,“一號井明天就能打到煤層,煉焦窯的基座也已經完成三十座。”他抬頭看向負責建材的老趙,“青磚和石灰的供應跟得上嗎?”

    老趙急忙答道︰“回東家,巴南郡的磚窯已經全力開工,日產青磚二十萬塊。石灰石從北山運來,沿途設了六個中轉站,騾馬隊晝夜不停。”

    夏淮安又轉向負責安全的章老頭︰“礦工的安全訓練如何?”

    章老頭挺直腰板︰“按東家給的章程,所有下井者必須學會使用呼吸面罩,能辨別瓦斯氣味。每班設兩名安全員,攜帶雀兒下井——那鳥兒比人敏感,瓦斯一多就會暈倒。”

    “好。”夏淮安滿意地點頭,“告訴工人們,安全員有權隨時叫停作業,任何人不得阻攔。”

    夕陽西下時,夏淮安登上一處高坡。眼前的景象令他心潮澎湃︰星星點點的火把照亮了整個工地,如同散落的星辰。西北角的礦井已經初具規模,東南方的煉焦窯基座排列得整整齊齊。更遠處,生活區的第一批茅屋已經搭起了框架。

    周主簿不知何時站在了他身旁,輕聲道︰“東家,照這個速度,三個月內就能出第一爐焦炭,半年後合成氨廠也能試運行。”

    夏淮安望著遠方,目光似乎穿透了時空︰“不,這還不夠快。”他指向更遠的山巒,“在那里,我們要建水電站;在那里,會建設一個火車站;在那里……”他的手指劃過一個優美的弧線,“將鋪設巴州第一條鐵路!”

    夜風拂過,帶來泥土與汗水的氣息。夏淮安深深吸了一口氣,這種氣息讓他想起了穿越前參觀過的工業遺址。只不過這一次,他不是旁觀者,而是締造者。

    “周主簿,傳令下去。”他突然轉身,眼中跳動著堅定的火焰,“從明日開始,實行兩班倒,工錢加三成。我要一個月內,看到第一車煤運出礦井!”

    “是!”周主簿鄭重應道。他知道,東家規劃的這個工業城一旦建成,將徹底改變巴州乃至整個天下的格局。而今天,他們正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

    月光如水,灑在這片沸騰的土地上。叮當的鑿石聲、整齊的號子聲、騾馬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工業文明的贊歌。在這荒山野嶺中,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在破土而出。

    喜歡我為華夏打江山請大家收藏︰()我為華夏打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為華夏打江山》,方便以後閱讀我為華夏打江山第179章 華夏工業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為華夏打江山第179章 華夏工業城並對我為華夏打江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