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這個劉備不對勁

第134章 猛虎亦有束手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風吹愛浪 本章︰第134章 猛虎亦有束手時

    孫堅在正堂里枯坐了三個多時辰,周異的話不異于當頭棒喝,將處在迷惘之中的他給敲醒了。

    這番話如果放在月余之前,孫堅對此完全是嗤之以鼻的,彼時他初至廬江,與蠻人打得幾仗開始還有點焦灼,可後來竟也頗為順利,那些蠻夷被他成功的驅逐出了廬江。

    後來那些士紳出城十里相迎,並積極的游說各方,讓廬江在短短十多天之內就全部歸順于他。

    這讓孫堅產生了一絲錯覺,似乎他也是有天命在身的。

    非親身體驗不能明白,在那種時來天地皆同力的美妙感覺加持下,他被四姓之人成功說動,放棄了原本離開廬江去參加會盟討董的打算,留在了這里與劉備相爭。

    在春風得意之時,孫堅知道,不論世交周異亦或是其他人如何勸諫他不要接這個太守之位,他都是听不進去的,這也難怪人家對他避而不見。

    現在仔細想想,除去四姓之人鞍前馬後的為他效勞,其余人等都是一副不冷不熱的模樣,他們可能都是在猶豫與觀望,就像舒縣周氏與陸氏一般,在局勢徹底明朗之前,不會輕易選邊站。

    再說兩人爭奪廬江的過程,孫堅原本是嚴陣以待,做好了各種防守與反擊的準備,也設下不少圈套,就等著劉備的兵馬來鑽。

    可是他做夢都沒想到,那個大耳賊沒有興師動眾,而是輕描淡寫的打過來一波又一波攻勢,簡直是防不勝防,無形而又致命。

    【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這個道理孫堅自然是懂的,可問題是他打了不少仗,也布下過不少疑兵之陣,自認在攻心一道上,不算是爐火純青,那也算是頗有建樹。

    然而到了直面劉備的時候,他孫某人才算是真正開了眼界。

    人家到廬江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收殮那些散落于野,沒有什麼人理會的白骨,並為那些死去的廬江百姓立碑祭祀。

    做就做吧,可這件事之後被那些細作到處宣揚,等他反應過來去抓那些人時,面對遍地都是議論此事的百姓,真的是束手無策。

    雖然也抓了一些人進行威嚇,剎住了舒縣與皖縣的流言,可畢竟初來乍到,鞭長莫及,對其余縣城的掌控力度很有限。

    在那些本地大小士族與豪強不作為的情況下,他一個外來的太守,只能眼睜睜看著那漫天流言,化作一道道無形的箭矢,射進每一個人的心里。

    如果這第一波攻勢還算不上猛烈的話,那這第二波攻勢就讓他有如坐針氈、居火屋、行漏船的朝不保夕之感。

    利用天時裝神弄鬼的事情自古有之,在漢朝也不少見,其實對這些玄而又玄的事,不論是那些讀書人亦或是天下的百姓,都是當作奇聞來听,來看,滿足一下獵奇心理,多半也是不當真的。

    但問題是那個人他姓劉啊,還是貨真價實的漢室宗親,世祖呼風喚雨的舊事在前,人家這一手彩牛迎春,就是無解的殺棋。

    此招一出,驚天動地,千軍闢易,群雄俯首,百姓跪迎,在廬江這個地方,劉備,就代表著天命。

    更狠的是劉備借著天時,把攤丁入畝這一個會引起本地士族反彈的政策給無聲無息的推行了下去。

    這一策如果單獨拿出來討論,定會物議沸騰,決計是推行不下去的。可人家劉備一聲不吭的做了,沒有任何轉圜的余地。

    就像雩婁與潛縣的士紳,他們不知道這是割肉之策嗎?

    不,他們知道,可比起被所有百姓孤立、圍攻,主動配合不是臉上更好看麼。

    而且多數人的手里地其實不多,劉備願意掏錢買,還給開了免稅田的口子,手段已經很溫和了。

    就像是沈、李等四姓之人,除了他們這樣擁有千畝、萬畝良田的大士族,大豪強會跳腳,會反抗,其余的中小士族雖然肉痛,但也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那些有定海神針之能的士族是不算在此列的,這些人與皖縣周氏一樣,在劉備打贏董卓,劉辯死亡之後,就已經急不可耐的等著上船了。

    要知道劉虞、劉焉、劉繇、劉岱、劉表等漢室宗親在天下各州都是有大量支持者的。

    劉備都厲害成這樣了,廬江的士族又不傻,若不是攤丁入畝弄得這些人有些難受,孫堅估計這些人估計早就哭著喊著要附于尾驥,以期它日同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想到這里,孫堅不禁有些頹然,直接躺在了竹席之上,看著屋頂靜靜的發呆,劉備只用了兩招,就把廬江弄得天翻地覆,破了他的諸般布置,尚未正式短兵相接,這勝負就已經定了啊。

    此時冷靜下來再去想最近發生的事情,這未嘗不是他那個對手的第三波攻勢。

    一開始被人潑髒水他還是很生氣的,那些青苗他只不過毀了三五畝,是想著給城里壓力,逼里面的守軍出戰而已。

    但是事情後來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臨湖與居巢所有的水稻秧苗都被人給拔了,他孫某人真是百口莫辯,只能背上傷農輕農的惡名。

    之後江上也起了風波,水運被斷,漁獲幾近于無,陸上又有游騎不停騷擾,弄得他只能退回舒縣堅守,不得出城一步。

    刀兵一出,流言再起,此時的人心思劉,內憂外患之下,皖縣與舒縣確實已經成了孤城,劉備的大軍未至,他孫堅,孫文台卻已經陷入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絕地之中。

    如果不是長沙的環境惡劣,實在不是個適宜長久居住的地方,他沒有把家人以及族人也全帶來這廬江,孫堅自覺他未必就沒有背水一戰,不避生死的勇氣。

    可現在不行,兒女情長,身邊有太多的羈絆斬不斷。

    不提那幾個已經有了身孕的妾室,就說與他琴瑟和鳴,恩愛如初的發妻吳氏,還有兩個嫡子與那個親生母親難產而亡,養在妻子膝下的女兒,就是他萬萬割舍不下的。

    還有那些不遠萬里,從家鄉吳郡來投奔他的叔伯兄弟,宗族子弟,要是都死在這里,他孫堅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呢?

    摸了摸脾肉漸生的小腹,孫堅仰面長嘆,“虧某家被人稱作江東猛虎,竟也有束手待擒的一日,既生堅,何生備吶!”

    喜歡三國︰這個劉備不對勁請大家收藏︰()三國︰這個劉備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這個劉備不對勁》,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這個劉備不對勁第134章 猛虎亦有束手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這個劉備不對勁第134章 猛虎亦有束手時並對三國︰這個劉備不對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