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事情可能失控,易中海急忙開口。
“夠了,都別說了!”
接著,易中海直視李見國。
“見國,我不是批評你,但這次你確實做得不對。”
“以前捐款你都很爽快,現在輪到東旭和柱子,你直接拒絕,這實在不合適。”
“雖然柱子和東旭之前和你有矛盾,但這樣搞對立實在不可取。”
“若人人都像你這般,有一點摩擦就對立,大家還怎麼相處?”
他的語氣帶著幾分無奈,每句話都冠冕堂皇,讓人難以反駁。
這話一出,似乎李見國真的錯了。
換了別人,恐怕早就妥協了。
偏偏踫上了李見國。
“老易,你覺得你剛才的話是不是有點站不住腳?”李見國盯著易中海,語氣平靜。
此言一出,眾人皆沉默。
……
當下,院子中的人都被這句話驚得目瞪口呆。
李見國說話未免也太直接了!
作為院里資歷最深、地位最高的易中海,從未有人敢如此當面反駁他。
“你……說什麼?”易中海原本溫和的表情逐漸繃緊。
盡管如此,他仍努力克制情緒,維持自己的威嚴。
然而李見國根本不在乎他的臉色。
“我就是覺得你的話毫無道理罷了。
首先這筆捐款就不合理。”
“之前幫王大媽和趙大娘,那是因為她們確實生活困難,鄰里相助本就應當。
而且她們平時也很熱心腸,誰家有事都會搭把手。”
“但這次呢?這次不過是傻柱和賈東旭的私人恩怨導致的沖突,傷了住院自然該由他們自行負責。
這兩家並未到無力支付醫療費的地步。”
“就說賈家吧,賈東旭每月三十五塊五,秦淮茹二十塊五,兩人合計才五十八塊。
咱們院里又有多少家庭月收入能達這個數?賈家何須我們捐助?”
“再看傻柱,獨自一人生活,月薪三十七塊五,雖是自給自足,干了這麼多年,總不該毫無積蓄。
如今醫藥費卻要我們來籌措,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你說我針對賈家?抱歉,的確如此,但我想不只是我,院里的鄰居們心里恐怕也都有想法。
畢竟咱們院里,誰沒被張大娘的嘴數落過?”
“壹大爺,我們認可您是我們的帶頭人,因為您資歷深厚、行事公道,能讓大家的日子過得平穩。
但這次號召捐款,讓我們資助那些比我們生活得更好的兩家人,這顯然不太公平,分明是偏袒。”
“哦對了,我記得賈東旭可是您的徒弟吧?徒弟出了事,您這個當師傅的只打算捐十塊錢?”
“而且傻柱平時不是常給您送飯盒嗎?這樣對待他,是不是太敷衍了?”
“啊,我明白了,為什麼您會偏向這兩家。”
李見國這幾句話一出口,猶如當頭棒喝,頓時讓在場眾人恍然大悟。
確實如此,比起賈家,他們的收入水平真的不高。
存款方面,多半也比不上傻柱。
自己居然要為比自己富有的人捐款,想想都覺得不合情理。
而且李見國說得沒錯,張大娘的嘴可不是白長的,平日里沒少讓人難堪。
論家庭收入,他們大多數人的確不如賈家。
論存款,大概率也比不過傻柱。
給自己比自己富裕的人捐款,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而且李見國所言非虛,張大娘的嘴巴確實沒少惹麻煩。
要說心里毫無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想起賈張氏之前那些惡毒的話,真是越想越不想出這份錢了。
與此同時,這話也讓易中海在眾人面前的地位岌岌可危。
易中海的臉色陰沉,顯然十分惱怒,額頭上甚至滲出了冷汗。
他怎麼也沒想到,李見國竟如此能言善辯。
特別是最後幾句話,直接點明了賈東旭、何雨柱與他的關系,這不是在暗示他偏袒嗎?
“李見國,你少在這胡攪蠻纏!”
“不想捐就罷了!我家雖然一個月收入五十八塊,但六口人呢,哪能一下子拿得出這麼多?這錢非捐不可,不然日子都過不下去!"
話音未落。
察覺情況不對勁,賈張氏急忙上前解釋,目光中滿是對李見國的憎恨。
眼看著這筆錢即將到手,卻殺出個程咬金。
李見國自己不願捐也就算了,這一番話說得,竟然讓院子里的人都動搖了。
“你家拿不出錢,為何不去找壹大爺借?"
"壹大爺夫婦平日里節儉慣了,存款肯定不少。
你兒子是他的徒弟,找他借點,以後慢慢還,他應該不會拒絕吧?干嘛非要大家湊錢?”
李見國見賈張氏出來擋槍,立刻反擊。
同時,他又將火力集中到了易中海身上。
“我覺得李見國說得沒錯,我們家都不如賈家富裕,這錢憑什麼讓我們出?”
“是啊,壹大爺完全可以解決這事,憑什麼讓我們捐?”
“對啊,壹大爺這次確實偏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也覺得這次捐款不太合理。”
“不捐了,讓他們兩家自己想辦法籌醫藥費吧。”
此時。
院子里的人也終于看清了真相。
眾人紛紛搖頭,對易中海的權威產生懷疑。
眼看局勢不利,易中海急忙出聲︰“各位靜一靜,听我說!這次捐款確實是我考慮不周,李見國說得對。”
他向眾人致歉︰“這錢大家收回去吧。
東旭是我的徒弟,柱子待我也不錯,醫藥費的事我會處理好。”
李見國听到這話,心中暗嘆︰易中海果然老辣,認錯如此迅速。
若他堅持到底,自己或許真能動搖易中海在院中的地位。
然而,易中海雖表面道歉,內心卻對李見國深感怨恨。
即便這種方式能暫時平息爭議,但今後開會時,仍會有人私下議論。
至于醫藥費,那是他的養老錢,傻柱尚可收回,賈家卻難以指望。
話音剛落,眾人不再遲疑,各自取回捐款。
賈張氏癱倒在地,大哭大鬧︰“那都是我的錢!李見國,你等著瞧!”
秦淮茹試圖扶起她,卻被其重量帶倒,場面愈發尷尬。
最終,秦淮茹宣布會議結束。
易中海凝視李見國片刻,隨即驅散了圍觀的人群。
他對李見國印象深刻。
隨著易中海的話音落下,這場大會宣告結束。
眾人領回款項後相繼離開,李見國同樣未作停留,轉身回家。
後院此時只剩易中海、仍躺在地上咒罵的賈張氏,以及一臉茫然的秦淮茹。
“醫藥費的事我來付,張大娘,請起來吧。
”易中海語氣中透著不耐煩。
“大門的修理費呢?”賈張氏依然惦記著損壞的門。
“那也由我承擔。
”易中海剛因李見國的質問心緒不佳,此刻已無暇理會她的�@隆 br />
听到這句話,賈張氏才勉強站起,不再糾纏此事。
……
很快到了晚飯時分,大會中的波折成為鄰里飯桌的話題。
在閻埠貴家,一家人圍坐一起。
“多虧了李見國,不然我們又要損失五毛錢。”
“老易到底怎麼想的,偏要讓我們掏錢。
”閻埠貴往嘴里扔了一顆花生,滿臉笑容,仿佛省下這筆錢一樣欣喜。
“確實如此,這些年壹大爺總是發起捐款,他做了好人,卻讓我們埋單。
這次總算有人敢反對了。”
“沒錯,爸,省下五毛錢的話,咱們是不是可以多買幾顆花生?”
“對呀,就多幾顆嘛。”
閻解放、閻解礦幾個孩子圍坐桌旁,眼巴巴地看著花生盤,吞咽著唾沫。
然而,這樣的小小請求並未得到閻埠貴的認可。
“去去去,規矩不變,每人只能吃十顆,多一顆也不行!”
“好日子都得精打細算,別因省了幾毛錢就放任自流!”
閻埠貴語氣嚴肅,毫不妥協,開始教育孩子們節儉之道。
盡管心中不滿,兄妹幾個也只能默默接受。
另一邊,劉海中家的飯桌上氣氛輕松許多。
“爸,李見國今天可真厲害!”
“那是!他唇槍舌劍,居然讓易中海當眾認錯,太厲害了!”
劉光天、劉光福兄弟邊吃飯邊夸贊李見國的表現,滿是欽佩。
要知道,在這個院子,易中海一向獨斷專行多年,從沒人敢挑戰他的權威。
而今,卻有人做到了。
听到兒子們的贊美,劉海中臉上的笑意逐漸消失,轉為不悅。
“哼,你們懂什麼?換了是我,十個李見國也改變不了我的主意。
易中海就是太軟弱了。”
他冷哼一聲,帶著幾分輕蔑,又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不過,劉海中也承認,李見國這次確實幫他們省下了五塊錢。
“這次李見國倒是做了件好事。”
後院此刻氣氛凝重,與前院形成鮮明對比。
李見國那小子竟敢當面頂撞我,真讓我咽不下這口氣,日後非讓他嘗嘗厲害不可!
易中海越想越惱,終于按捺不住,猛地拍案高喊。
旁邊壹大娘目睹此景,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自己無法生育的事讓她在家中早已沒了話語權。
"行了,我听見你們剛才說什麼了,中海,先別激動。"
"這次捐款確實考慮欠妥,才讓李見國有機可乘。
但只要他在院子里一天,總有辦法對付他,別為了這點事傷了身體。"
上座的聾老太太緩緩搖頭,柔聲勸慰著易中海。
听罷老太的話,他稍作停頓,點頭嘆氣。
院里,他唯一信服的只有這位老太太。
與其說是信服,不如說是依賴。
聾老太太是院中最年長的五保戶,年輕時曾為護國將士縫制過軍鞋,威望無人能及。
易中海能穩居院里老大之位,除了自身資歷,更少不了老太太的支持。
"沒錯,李見國這麻煩精只要在院里,總能找到法子治他。"
易中海深吸一口氣,情緒漸穩。
"那咱們接著吃飯吧,我都快餓扁了。"
"哦對,順便跟我說說柱子的事,他現在情況怎麼樣?嚴不嚴重?"
聾老太太夾了一塊肥肉送入口中,神色帶著幾分憂慮詢問傻柱的情況。
"暫時脫離危險了,過幾天應該能出院,不過恐怕要落個終身殘疾。"
易中海輕嘆一聲。
這話其實還留有余地。
醫生本就說得很清楚——斷無後代之理。
“斷後?”
聾老太太聞言,手中的筷子猛地一頓,臉色有些陰沉。
雖說談不上十分憤怒,畢竟傻柱斷不斷後,對她來說影響不大。
她在乎的不過是傻柱是否還能繼續照顧自己、讓她高興,以及負責她的生養死葬。
“秦淮茹那女人真是晦氣,不知柱子到底看上她什麼,這般護著她!”
聾老太太平日話不多,卻極能看清事理。
這整件事的關鍵人物正是秦淮茹。
若非她插手,賈東旭和何雨柱怎會走到如今的地步?
“也不能全怪淮茹,說到底,東旭和柱子確實太莽撞了些。”
听老太太數落秦淮茹,易中海下意識便為她辯解。
喜歡四合院︰開局和秦淮茹打架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和秦淮茹打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