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450集︰終局︰平遙春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450集︰終局︰平遙春深

    又一年春天,平遙古城的海棠開得潑潑灑灑。南大街旁的甦家老宅里,那株近三十年的老海棠樹已枝繁葉茂,粉白的花瓣落得青石磚上到處都是,像撒了層碎雪。甦半城穿著件半舊的青布長衫,手里牽著五歲的孫子甦念祖,小家伙穿著寶藍色的小夾襖,軟乎乎的小手攥著他的食指,奶聲奶氣地晃著“爺爺,小三子叔說您以前可厲害啦,能打敗壞人,是不是真的?”

    甦半城彎腰,粗糙的手掌摸了摸孫子頭頂的小揪揪,指腹蹭過柔軟的胎發,眼底的笑意漫到了眼角的皺紋里“不是爺爺厲害,是邪不壓正。你記住,只要咱們行得正、坐得端,再凶的壞人也不怕。”他抬頭看向海棠樹梢,陽光透過花瓣灑下來,晃得人眼暈,恍惚間竟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也是在這棵樹下,攥著染血的賬本,跟前來抄家的魏知府對峙,那時的海棠剛及腰,如今已能遮天蔽日。

    “那壞人長什麼樣呀?”念祖追著問,小腦袋里滿是戲台上曹操的黑臉形象,“是不是臉上有刀疤,還會吹胡子瞪眼?”

    甦半城剛要笑,院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伴著伙計小三子的吆喝“東家,您回來啦!”是甦明遠。他穿著一身藏青色綢緞長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結實的手腕,手里提著個厚厚的藍布包袱,見著院里的祖孫倆,臉上的疲憊立刻散了大半,快步走過來“爹,念祖,你們在這兒曬太陽呢?”

    “爹,”甦明遠把包袱遞過來,里面是江南分號的賬冊,紙張邊角都磨得發亮,“我剛去城門口接的,今年江南分號的利潤比去年翻了一倍,尤其是‘匯通票’,在甦州、杭州的商戶里都傳開了,說咱們的票子兌銀快、不扣息。還有,巡撫衙門的周主事上午來店里了,想讓咱們承辦全省的糧稅轉運。”

    甦半城接過賬冊,指尖觸到冰涼的紙頁,翻了兩頁——上面的字跡是江南分號掌櫃老陳的,一筆一劃都透著認真。他想起二十年前,江南分號差點被魏知府的人搗毀,老陳帶著賬本連夜逃回平遙,路上被追兵砍傷了腿,還是村民用板車把他送回來的。如今再看這盈利的數字,心里竟有些發酸。他把賬冊還給甦明遠,拍了拍他的胳膊“這些事你看著辦就好,爹信你。”

    話音剛落,院門外又傳來甦夫人的聲音“明遠回來啦?念祖,餓不餓?娘買了你愛吃的糖糕。”甦夫人穿著淺灰色布衫,鬢邊別了朵剛摘的海棠花,手里提著兩個菜籃——一個裝著新鮮的菠菜、韭菜,另一個用油紙包著平遙牛肉,還有幾塊黃澄澄的糖糕,油香混著肉香飄過來。她走到念祖身邊,彎腰把糖糕遞給他,又對甦半城說“剛才在南大街遇見老王了,他說傍晚過來串門,給你帶新釀的棗酒。”

    “老王這幾年身子還好?”甦半城問。老王是當年匯通錢莊的老伙計,二十年前跟著他一起對抗魏知府,後來年紀大了,辭了伙計的活,在家開了個小酒坊,用平遙的紅棗釀酒,味道很醇。

    “好著呢,”甦夫人一邊收拾菜籃,一邊說,“他說去年冬天囤的棗子甜,釀出來的酒比往年還香。對了,布店的王掌櫃說,李大人下個月要調回京城,走之前想請咱們一家吃個飯。”李大人是現任平遙知府,當年魏知府倒台後,他來接任,為人清正,這些年一直很照顧甦家。

    念祖拿著糖糕,咬了一大口,糖汁沾在嘴角,含糊地說“爺爺,我想去找小胖玩,他家後院也有海棠花,比咱們家的小!”小胖是鄰居家的孩子,兩家隔了兩戶人家,念祖天天跟他一起在巷子里瘋跑。

    甦半城笑著點頭“去吧,別摔著,晚飯前回來。”念祖歡呼一聲,把糖糕塞到嘴里,小身影晃悠著跑出了院門,青石板路上留下一串噠噠的腳步聲。

    甦明遠看著兒子的背影,眉頭輕輕皺了下,對甦半城說“爹,關于承辦糧稅轉運的事,我想跟您商量。巡撫說全省的糧稅都由咱們負責,從各州府運到省城,這事兒太大了。我擔心人手不夠,而且……”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我怕有人眼紅,再出當年魏知府那樣的事。”

    甦半城明白他的顧慮,走到廊下的老藤椅上坐下——這藤椅還是他父親留下的,扶手都磨得發亮。甦夫人遞過來一杯熱茶,碧螺春的香氣混著海棠花的甜香,很是宜人。他喝了口茶,緩緩說“明遠,你記不記得當年魏知府為什麼敢對咱們下手?因為他貪,想吞了咱們的錢莊,還想把糧稅里的銀子挪去買官。如今巡撫找咱們,是因為信得過咱們的名聲——這些年咱們匯通錢莊從不貪墨,就算是收百姓的碎銀子,也會仔細稱重,利息一分不少。”

    他看向甦明遠,眼神里滿是信任“人手不夠,你就從各州府分號調人,再找幾個像老王那樣的老伙計跟著,凡事多留心。還有,糧稅轉運的每一筆賬,都要記清楚,收了多少、運了多少、花了多少,隨時能給巡撫衙門看。只要咱們不做錯事,就沒人能挑出毛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甦明遠听著,心里的石頭落了地。他從小跟著父親學做買賣,父親教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誠信為本”,以前總覺得是句空話,直到三年前他處理山西分號的壞賬,寧願自己墊錢,也不欠百姓一分存款,才明白這句話的分量。他點頭“爹,我知道了。下午我就去錢莊安排,把各州府分號的掌櫃都叫過來,把規矩說清楚。”

    “嗯,”甦半城滿意地點頭,“你辦事,爹放心。”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敲門聲,小三子跑去開門,喊了聲“王大爺”。是老王來了,他穿著一身深藍色短打,肩上搭著個布包袱,手里提著個陶壇子,臉上帶著笑“甦掌櫃,甦夫人,我來送棗酒了!”

    “老王,快進來坐,”甦半城起身迎他,“剛還跟你甦嬸說你呢。”

    老王走進來,把陶壇子放在廊下的石桌上,“這酒剛釀好沒幾天,我嘗了嘗,比去年的甜,就趕緊給您送過來了。”他抬頭看向滿院的海棠花,嘆了口氣“這樹長得真快,想當年咱們在這院里商量怎麼對付魏知府的時候,它還沒我高呢。”

    甦半城也跟著感慨“是啊,二十年了。那時候你才三十出頭,能扛著賬本跑幾十里路,現在都當爺爺了。”

    “可不是嘛,”老王笑著,從布包袱里掏出個小布偶,是個用粗布縫的老虎,“這是給念祖的,我家孫女兒也有一個,天天抱著睡。”

    甦夫人接過布偶,笑著說“你有心了,念祖肯定喜歡。”

    三人坐在廊下,老王倒了兩碗棗酒,遞給甦半城一碗“甦掌櫃,您還記得當年截糧船的事不?”

    甦半城抿了口棗酒,酒液醇厚,帶著棗子的甜香,思緒一下子飄回了二十年前“怎麼不記得?那是光緒二十六年,魏知府想把各州府交上來的糧稅偷偷運走,換成劣質的糧食,從中牟利。咱們得到消息後,你帶著賬本去巡撫衙門報信,我和幾個伙計留在汾河邊的碼頭,想辦法拖延時間。”

    “可不是嘛,”老王的眼楮亮了起來,“那天早上天還沒亮,碼頭上都是魏知府的人,手里拿著刀,凶得很。他們要把糧船開走,您跳上船,跟他們對峙,說‘糧是百姓的糧,稅是國家的稅,你們敢動,我就去京城告御狀’。”

    甦半城笑了,“那時候也是急糊涂了,哪敢真去京城?還好李大人帶著人及時趕到,把他們都抓了起來。你不知道,那天我胳膊被刀劃了個大口子,流了好多血,你甦嬸給我包扎的時候,哭得不行。”

    甦夫人白了他一眼,“那時候誰不擔心?你要是出了事,我和明遠娘倆可怎麼活?”

    老王喝了口酒,“說起來,前幾天我去鄉下走親戚,還听說魏知府在牢里病死了。他兒子後來回了老家,在鎮上開了個小雜貨鋪,听說日子過得不怎麼樣,沒人願意跟他打交道。”

    甦半城听到魏知府的名字,臉上沒什麼表情,只是淡淡說“善惡終有報。他當年做了那麼多壞事,害了那麼多商戶,有這樣的下場,也是活該。”他從不主動打听魏知府的消息,過去的事該放下就放下,現在一家人安穩,比什麼都重要。

    中午吃飯的時候,甦夫人做了一桌子菜切得薄薄的平遙牛肉,蘸著醋吃;炒得翠綠的長山藥,帶著清甜;還有涼拌菠菜、小米粥,都是家常味道。念祖從外面回來,小臉跑得通紅,額頭上還沾著汗,坐下就抓了塊牛肉塞進嘴里,惹得甦夫人笑個不停“慢點吃,沒人跟你搶,小心噎著。”

    飯桌上,甦明遠跟甦半城說“爹,下午我去錢莊的時候,順便去趟巡撫衙門,跟周主事說咱們同意承辦糧稅轉運。我還想跟他提一下,能不能把轉運的費用調低兩成——各州府的百姓交糧稅已經不容易了,能省一點是一點。”

    甦半城放下筷子,很是欣慰“好,就該這麼辦。咱們做買賣,不能只想著賺錢,也要為百姓著想。當年要是沒有百姓的支持,咱們也斗不過魏知府。”

    下午的時候,天陰了下來,飄起了小雨。雨不大,細細的,落在海棠花上,把花瓣洗得更干淨了,香氣也更濃了。甦半城坐在廊下,手里拿著一本舊賬本——是匯通錢莊剛開業時的,上面的字跡是他父親的,一筆一劃都透著認真。他想起父親臨終前對他說的話“半城,咱們甦家做錢莊,最重要的是‘信’字,只要守住這個字,甦家就能一直走下去。”

    如今,他守住了“信”,也守住了家人,心里很是踏實。

    甦明遠去了巡撫衙門,路上經過南大街,看到熟悉的景象賣糖葫蘆的張大爺推著小車,吆喝著“糖葫蘆,甜又酸 !”,幾個孩子圍著他吵著要吃;布店的王掌櫃站在門口,跟路過的街坊打招呼;還有賣剪紙的李奶奶,攤位前圍了不少人,她剪的海棠花栩栩如生。甦明遠想起當年魏知府在的時候,南大街上冷冷清清,很多商鋪都關了門,百姓出門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魏知府的人刁難。如今再看這熱鬧的景象,心里滿是感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巡撫衙門的周主事已經在偏廳等他了,見了甦明遠,笑著迎上來“甦東家,久等了。”

    “周主事客氣了,”甦明遠拱手,“勞煩您特意等我。”

    兩人坐下,下人端上茶來。周主事開門見山“甦東家,關于承辦糧稅轉運的事,巡撫大人很看重。您也知道,之前負責轉運的是太原的恆昌錢莊,去年他們貪墨了三成糧稅,被巡撫大人查了,才想換一家。咱們平遙的匯通錢莊,這些年名聲一直很好,所以巡撫大人第一個就想到了您。”

    甦明遠點頭,“多謝巡撫大人和周主事信任。只是有個想法,想跟您商量——我想把轉運的費用調低兩成,減輕百姓的負擔。”

    周主事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甦東家真是仁義!要知道,這糧稅轉運的利潤可不低,調低兩成,你們的盈利會少很多。”

    “盈利少點沒關系,”甦明遠說,“這些年咱們匯通錢莊能有今天,全靠百姓的支持。各州府的百姓交糧稅已經不容易了,要是轉運費用再高,他們的日子就更難了。咱們做買賣,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也要為百姓著想。”

    周主事連連點頭“甦東家說得對!我這就上報巡撫大人,您就等著好消息吧。”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甦明遠起身告辭。走出巡撫衙門,雨絲落在臉上,帶著海棠花的香氣。他想起父親常說的“行得正、坐得端”,如今算是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分量——不是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守住本心。

    回到錢莊,甦明遠把各州府分號的掌櫃都叫了過來。掌櫃們听說要承辦全省的糧稅轉運,都很興奮,紛紛表示會盡力。甦明遠把注意事項說了賬目要清楚,每一筆收支都要記錄在案;運糧的隊伍要選可靠的人,每天都要報平安;遇到問題要及時跟總號聯系,不能擅自做主。掌櫃們都記了下來,各自回去準備。

    錢莊里的伙計們也很開心,小三子跑過來說“東家,咱們要是承辦了糧稅轉運,以後是不是就成平遙最大的錢莊了?”甦明遠笑著點頭“是咱們匯通錢莊更厲害了,也是咱們平遙更厲害了。”

    另一邊,甦家老宅里,雨還在下。念祖在院子里踩水玩,小靴子踩在水窪里,濺得褲腳都是泥。甦夫人喊了他兩聲,他也不听,笑得像個小瘋子。甦半城坐在廊下,看著孫子的樣子,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在雨里踩水,被父親罵,卻還是偷偷樂。

    老王還沒走,跟甦半城聊起了錢莊的往事“甦掌櫃,您還記得當年咱們錢莊差點倒閉的事不?魏知府斷了咱們的銀源,百姓都來兌銀,咱們的銀子不夠,您把家里的地契、房契都當了,才湊夠了銀子。”

    甦半城點頭,“怎麼不記得?那時候明遠才十歲,天天跟著我去當鋪,回來就問我‘爹,咱們的房子還能要回來嗎’。我跟他說‘能,只要咱們守住錢莊,守住信用,房子肯定能要回來’。”

    “可不是嘛,”老王感慨,“後來百姓知道您把家當都當了,也不兌銀了,還把銀子存到咱們錢莊,說‘甦掌櫃是好人,咱們信他’。那時候我就知道,咱們肯定能熬過難關。”

    甦夫人端著一盤瓜子過來,笑著說“你們倆啊,一說起當年的事就沒完沒了。那時候我天天提心吊膽,就怕你們出事,還好老天保佑,咱們都平平安安的。”

    傍晚的時候,甦明遠回來了。他走進廊下,把跟周主事的談話跟甦半城說了,甦半城很是滿意“做得好,明遠。咱們甦家就是要這樣,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想著百姓。”

    甦夫人已經做好了晚飯,擺了一桌子菜。念祖坐在椅子上,看著桌上的牛肉,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甦夫人給他夾了一塊牛肉,“慢點吃,別噎著。”

    晚飯過後,念祖困了,揉著眼楮說“爺爺,我想听故事,听你跟壞人斗的故事。”甦半城把他抱在腿上,開始講故事“那時候,爺爺在錢莊里上班,有個壞人叫魏知府,他想搶爺爺的錢莊……”他沒講打斗的場面,只講怎麼找到魏知府貪腐的證據,怎麼聯合其他商家,怎麼得到百姓的支持。

    念祖听得很認真,小眉頭皺著“爺爺,那時候你不怕嗎?”

    甦半城摸了摸他的頭,“怕啊,怎麼不怕?但是爺爺知道,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就有很多人會幫咱們。你看,王爺爺、李大人,還有很多百姓,他們都站在咱們這邊。”

    念祖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沒過一會兒就睡著了。甦夫人把他抱回房,甦半城和甦明遠坐在燈下,繼續聊生意上的事。

    “爹,江南分號的老陳說,下個月想過來一趟,跟咱們商量在南京開新票號的事,”甦明遠說,“他說南京的商人很多,但是票號很少,咱們要是在那邊開個新票號,肯定能賺錢。而且,南京離上海近,以後還能把生意做到上海去。”

    甦半城點頭,“南京是個好地方,交通方便,商業發達。你跟老陳好好商量,把新票號的地址選好,再找幾個可靠的人去負責。賬目一定要清楚,每個月都要把賬冊送回來,我要親自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好,”甦明遠答應下來,“我下個月跟老陳一起去南京,實地考察一下。”

    窗外的雨已經停了,月亮從雲里鑽出來,灑在海棠花上,銀閃閃的。甦半城走到院門口,看著南大街上的燈火——每家商鋪都掛著燈籠,暖黃的光映在青石板路上,很是溫馨。遠處傳來打更人的聲音,“咚——咚——”,已經是二更天了。

    甦夫人走過來,靠在他的肩上“在想什麼呢?”

    甦半城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暖,帶著常年做家務的薄繭。他輕聲說“在想,今年的春天真好。”

    甦夫人點頭,“是啊,比哪一年都好。”

    風里帶著海棠花的香氣,飄進院子里。甦半城知道,未來或許還會有新的挑戰——開新票號可能會遇到困難,糧稅轉運或許會出岔子,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同心協力,守住“信”字,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海棠花的香氣沁入心脾。這平遙的春天,確實比哪一年都好。

    第二天早上,陽光照在院子里,海棠花上的水珠閃閃發光。念祖早早地就醒了,拉著甦半城的手,要去南大街玩。甦半城笑著答應了,祖孫倆一起走出老宅。

    南大街上很熱鬧,賣早點的鋪子冒著熱氣,包子、油條的香氣飄得很遠。念祖拉著甦半城的手,走到賣糖糕的鋪子前,指著糖糕說“爺爺,我要吃這個。”甦半城買了一塊糖糕,遞給念祖,看著他吃得一臉滿足,心里滿是幸福。

    他們走到匯通錢莊門口,甦半城指著招牌說“念祖,你看,這是咱們家的錢莊。以後你長大了,也要幫著家里打理錢莊,好不好?”

    念祖點頭,嘴里塞滿了糖糕,含糊地說“好!我要像爺爺和爹一樣,做行得正、坐得端的人!”

    甦半城笑了,摸了摸他的頭。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明亮。平遙古城的青石板路上,祖孫倆的身影漸漸遠去,身後是匯通錢莊的招牌,在春風中輕輕晃動,像是在守護著這一城的安穩,也守護著甦家世代相傳的“信”字。

    這平遙的春深,真好。

    喜歡大民富商甦半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民富商甦半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450集︰終局︰平遙春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450集︰終局︰平遙春深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