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258集︰學徒的第一課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258集︰學徒的第一課

    學徒的第一課

    卯時的梆子剛敲過第一響,甦州城還浸在濃得化不開的晨霧里,“甦記”綢緞莊的後門就“吱呀”一聲開了道縫。十三歲的阿福攥著包袱的手沁出細汗,門內透出的橘色燈暈里,站著個穿青布短打的漢子,是賬房先生周先生的徒弟,姓王,大伙都叫他老王。

    “進來吧。”老王的聲音像檐角結的冰,硬邦邦的,“手腳麻利點,別誤了時辰。”

    阿福趕緊低頭鑽進去,布鞋踩在青石板上,驚起兩只檐下的麻雀。後院堆著半人高的貨箱,空氣中飄著生絲和樟腦的氣味,混雜著灶間飄來的米粥香。他原以為進了甦記當學徒,頭件事該是學打算盤或是認綢緞,沒承想老王直接把他領進了灶房。

    “劉嬸,人給你領來了。”老王沖系著藍布圍裙的婦人揚了揚下巴,“周先生說,先讓他跟著你學三天規矩。”

    劉嬸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火光映得她鬢角的白發發亮。她抬眼打量阿福,見他個子瘦高,眉眼倒還清秀,就是褲腳沾了些泥點。“規矩不用我多說,”她用鍋鏟敲了敲灶台,“甦記的學徒,頭三年學的不是生意,是怎麼做人。”

    阿福趕緊點頭,把包袱往牆角一放,就想去搬旁邊的水桶。劉嬸卻一把按住他的手“急什麼?先看著。”

    灶台上擺著三個粗瓷碗,劉嬸舀了三碗米粥,又從竹籃里拿出六個白面饅頭,兩個碟子里分別盛著醬蘿卜和腌黃瓜。她把碗筷擺得整整齊齊,筷子頭一律朝左,碗沿擦得 亮,連醬蘿卜的切法都是方方正正的。

    “看到了?”劉嬸指了指桌面,“周先生愛喝頭鍋粥,老掌櫃的饅頭要掰開放涼,賬房的張管事吃不得咸,醬蘿卜得少放。”她頓了頓,眼神掃過阿福,“做買賣的,眼里得有人。連人愛吃什麼、忌諱什麼都不知道,還談什麼做生意?”

    阿福的臉騰地紅了。他在家時,娘總是把熱乎的饅頭先塞給他,哪想過這些講究。正發愣,劉嬸已經端起托盤“跟著,腳步輕點,別讓粥晃出來。”

    前堂的賬房里,周先生正坐在梨木桌後翻賬本,鼻梁上架著副銅框眼鏡。他接過粥碗時,阿福注意到周先生的手指在賬本上頓了頓,原來方才劉嬸擺碗時,特意把碗沿的缺口轉向了自己。

    “這孩子是張屠戶介紹來的?”周先生呷了口粥,目光落在阿福身上。

    “是,他娘是張屠戶的遠房表妹,去年沒了,家里就剩他一個。”老王在一旁回話。

    周先生“嗯”了一聲,沒再問話,只是翻賬本的聲音格外清晰。阿福站在原地,手腳都不知道往哪放,眼角的余光瞥見桌角的算盤,珠子是烏木的,被磨得發亮,心里正癢癢,就听周先生說“吃完了飯,去把後院的貨箱挪到廊下,避避潮氣。”

    貨箱比阿福想象的沉得多,樟木箱子里裝的是新到的杭綢,他剛搬起一個,就被老王喝住“放下!”

    老王幾步走過來,屈膝半蹲,雙手扣住箱子兩側的凹槽,腰一使勁,箱子穩穩地離地“記住了,抬東西要用腰勁,不是用胳膊。你這毛躁勁,要是踫壞了里面的料子,賣了你都賠不起。”

    阿福臉又紅了,趕緊學著老王的樣子試了試,果然省力些。一上午搬完二十多個箱子,他的手心磨出了水泡,後背的汗把粗布褂子浸透了,貼在身上黏糊糊的。正想找個地方歇會兒,劉嬸又喊他去劈柴。

    “劈柴也有講究?”阿福揉著發酸的胳膊,小聲問。

    “當然有。”劉嬸遞給他一把斧頭,“柴要劈得長短均勻,燒起來才旺。就像做生意,進貨出貨得勻稱,急了慢了都不行。”

    阿福拿起斧頭,學著劈了幾下,要麼劈歪了,要麼劈得一塊大一塊小。劉嬸也不催,就坐在門檻上擇菜,偶爾說一句“看準了再落斧,心不定,手就不穩。”

    直到日頭爬到頭頂,阿福才把柴劈完。他癱坐在柴堆上,看著自己劈得歪歪扭扭的柴火,心里有點委屈。他來甦記是想學本事的,不是來劈柴做飯的。

    “覺得屈得慌?”老王不知什麼時候站在他身後,手里拿著個粗瓷碗,里面盛著涼茶。

    阿福接過碗,沒敢說話,只是低著頭喝水。

    “我剛來時,比你還不如。”老王在他身邊坐下,撿起塊劈得還算周正的柴火,“那年我十五,老掌櫃讓我去掃街,從店門口一直掃到巷口,掃了三個月。”

    阿福愣住了“掃街?那跟做生意有什麼關系?”

    “怎麼沒關系?”老王笑了笑,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甦記的鋪子在街面最寬的地方,每天來往的人多,掃街的時候能看見誰是常客,誰是過路的,誰穿的是綢緞,誰穿的是粗布。老掌櫃說,做生意的,得先知道街面上的事,知道人心里想什麼。”

    他指著不遠處的貨箱“你以為那些箱子里裝的是綢緞?其實裝的是人心。你知道哪批料子是給哪家夫人備的?哪匹布是要送到知府衙門的?不知道這些,就算你算盤打得再好,也只是個賬房,成不了掌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阿福把老王的話在心里過了一遍,好像有點明白,又好像還是糊涂。正琢磨著,前堂傳來周先生的聲音“阿福,進來。”

    賬房里已經擺上了算盤,周先生坐在桌後,面前鋪著張紙,上面寫著“甦記學徒須知”幾個字。“上午的事,劉嬸跟我說了。”周先生推了推眼鏡,“劈柴劈得不齊,搬箱子差點磕到牆角,看來你還沒明白,學徒的第一課,學的不是手藝,是‘敬’。”

    “敬?”

    “敬物,敬人,敬事。”周先生拿起算盤,輕輕放在桌上,“這算盤是紫檀木的,用了二十年,珠子沒掉一個,框沒裂一道,因為每次用完都要擦干淨,放穩妥。這叫敬物。”

    他又指了指門外“劉嬸在甦記做了三十年飯,她知道每個人的口味,不是因為記性好,是因為她把人放在心上。這叫敬人。”

    最後,周先生拿起桌上的賬本“甦記開了五十年,從沒人算錯過一筆賬,不是因為賬房先生聰明,是因為每筆賬都要核三遍,白天算完,晚上再算一遍,這叫敬事。”

    阿福站在原地,耳朵里嗡嗡作響。他想起早上劉嬸擺碗筷的樣子,想起老王搬箱子的姿勢,想起那些被他劈得歪歪扭扭的柴火,突然覺得臉上發燙。

    “今天下午,你就坐在賬房角落,看我算賬。”周先生把一支毛筆遞給阿福,“不用你動手,就看著,記住我怎麼翻賬頁,怎麼蘸墨,怎麼在賬本上做記號。”

    阿福接過毛筆,筆桿是牛角的,握在手里沉甸甸的。他走到角落的小凳上坐下,看著周先生撥弄算盤,听著珠子踫撞的清脆聲響,心里慢慢靜了下來。他發現周先生翻賬頁時總是用指尖輕輕捻開,蘸墨時筆鋒從不踫到硯台邊緣,連寫“收”和“支”兩個字時,筆畫的輕重都不一樣。

    傍晚收工時,周先生讓阿福把當天的柴火再劈一遍。這次阿福沒急著動手,先仔細看了看柴塊的大小,又在心里默數著下斧的位置,劈出來的柴火果然整齊多了。

    劉嬸端來晚飯時,特意多給了他一個饅頭“嗯,有點樣子了。”

    阿福捧著饅頭,咬了一口,白面的香甜混著心里的暖意,慢慢散開。他抬頭看向窗外,甦記的燈籠已經點亮,橘色的光透過窗欞,在青石板上投下格子狀的影子。遠處傳來晚歸貨郎的鈴鐺聲,混著賬房里隱約的算盤響,像一首溫柔的曲子。

    他突然明白,老王說的“人心”是什麼意思了。那些綢緞、賬本、算盤,甚至劈柴做飯的瑣事里,藏著的都是對人的在意,對事的認真。這大概就是學徒的第一課——先學會把心放低,放細,才能在往後的日子里,把生意做穩,做久。

    夜深時,阿福躺在學徒房的硬板床上,听著隔壁老王的鼾聲,摸了摸手心的水泡,嘴角忍不住往上揚。他知道,往後的日子還會有更多的“第一課”,但他不怕了。因為他已經明白,甦記教給他的,從來不止是做生意的本事。

    喜歡大民富商甦半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民富商甦半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258集︰學徒的第一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258集︰學徒的第一課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