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木紋
甦曉第一次見到那把扶手椅時,老工匠正在給它的扶手瓖嵌第七十二道暗紋。桃木在紫外線燈下泛著琥珀色的光暈,那些交錯的紋路像極了人腦皮層的溝回——這個巧合後來成了情緒家具系統最詩意的注腳。
"神經反饋模塊要藏在第三道木紋里。"甦曉蹲在車間地板上,指尖劃過椅腿內側的凹槽,"傳感器不能凸起,老人家的手摸上去得是純粹的木頭溫度。"
研發總監遞來的傳感器芯片還沒有指甲蓋大,被透明膠固定在一張描圖紙上。甦曉看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參數,突然想起上周在老年公寓看到的場景陳阿婆對著窗台的綠蘿喃喃自語,護理員說她已經三年沒叫出過女兒的名字了。
一、會呼吸的沙發
情緒家具系統的第一個原型機是張三人沙發。亞麻布套下埋著二十八組溫度調節器,扶手內側的納米孔能釋放六種植物精油。當測試員戴上腦電波監測頭帶時,屏幕上跳動的β波突然變得紊亂——他想起了昨天被駁回的設計方案。
"溫度調到372度,釋放03毫升的橙花精油。"甦曉對著對講機說。她看著沙發靠背緩緩隆起,像有人在背後輕輕托了一下,測試員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
"這不是魔法。"她後來在董事會演示時解釋道,"當杏仁核活躍度超過閾值,沙發會模擬人類擁抱的溫度曲線。香氣分子的擴散速度,剛好匹配副交感神經的舒緩節奏。"
反對聲來自負責生產的三叔公。這位用了四十年刨子的老人敲著會議桌"家具就該有家具的樣子!當年甦承宗做的太師椅,靠的是木頭本身的弧度貼合腰背,不是什麼芯片。"
甦曉沒說話,只是調出了一組數據城市獨居青年的抑郁傾向檢出率三年內上升了17。她讓助理搬來兩把椅子,一把是1921年甦承宗親手做的圈椅,另一把是加裝了神經反饋模塊的復刻版。
"三叔公您試試。"她看著老人坐下,圈椅的弧度確實完美貼合了他的肩背,但當老人想起今早被孫子掛斷的視頻電話時,復刻版的扶手悄悄升溫了05度。
"有點暖。"老人下意識摩挲著扶手,眼里的落寞淡了些。
二、書桌的秘密頻率
林薇第一次帶兒子來實驗室時,那套兒童書桌剛完成第七次調試。十二歲的男孩戴著降噪耳機做數學題,當他咬著筆頭超過四十五秒,書桌抽屜突然彈出一塊巧克力,桌腿發出只有他能听見的高頻音效——那是用他最喜歡的電子游戲背景音樂改編的鼓勵聲。
"聲波頻率限定在赫茲以上,成人耳道對這個頻段不敏感。"甦曉看著男孩眼楮亮起來,手指重新動起來,"就像老木匠收徒時,會在刨子里藏只有新手能看懂的記號。"
但系統很快遇到了麻煩。有家長投訴說孩子開始故意拖延解題時間,就為了听那聲鼓勵。甦曉在家長會上播放了一段視頻二十年前,一位老工匠在學徒做錯榫卯時,會悄悄在他的工具箱里塞塊糖。
"我們調整了算法。"她展示著新界面,"只有當腦電波顯示"努力但困惑"時,才會觸發鼓勵機制。就像當年師傅們說的,幫人要幫在難處,不是幫在懶處。"
男孩的母親後來發來消息,說兒子現在會跟書桌"對話"。當他解出難題時,會輕輕敲三下桌面——那是系統設定的"感謝"指令,靈感來自老木匠驗收成品時的叩擊聲。
三、扶手椅上的記憶
陳阿婆的扶手椅比原型機多了個說書功能。研發團隊把她女兒錄制的五十段童年故事壓縮成聲波文件,儲存在椅座下方的芯片里。當傳感器檢測到α波佔比超過60時,故事就會像溪水般漫出來。
"語速要比正常慢30,加混響效果。"甦曉在錄音棚里反復調整,"就像隔著老洋房的木窗說話,帶點模糊的暖意。"
試點那天,陳阿婆被護理員扶到椅子上時,陽光剛好穿過百葉窗,在扶手上投下條紋光斑。她的手指無意識地劃過高聳的扶手頭,那里的木紋最像老家里的那棵梧桐樹。
系統啟動的第三十七分鐘,陳阿婆的手指突然停在第三道木紋處。腦電波監測儀上,代表記憶喚醒的θ波出現了一個尖銳的峰值。
"囡囡"
護理員手里的記錄本"啪"地掉在地上。甦曉躲在單向玻璃後,看著老人渾濁的眼楮里泛起水光,她女兒的聲音正從椅座里漫出來"小時候您總說,梧桐樹的樹瘤像奶奶的老花鏡"
四、木紋里的倫理
爭議在系統上線三個月後爆發。有媒體曝光,某用戶用情緒家具監測配偶的腦電波,發現了出軌痕跡。甦曉在緊急會議上摔碎了樣品機,碎片里露出的傳感器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在甦州話里,"家"字寶蓋頭下面是"豕",但我們做家具的,首先要裝著人的尊嚴。"她指著重新起草的用戶協議,"所有數據必須本地儲存,斷電即刪,就像老木匠每天收工要清刨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技術團隊連夜開發出"遺忘開關",裝在所有家具的隱蔽處。當陳阿婆的女兒來探望時,甦曉教她按動椅腿內側的暗扣"長按三秒,今天的記憶數據就會清除。"
但老人的記憶沒被清除。一周後,護理員發來視頻陳阿婆抱著扶手椅的頭枕,清晰地數著女兒毛衣上的紐扣——就像三十年前在弄堂口等她放學時那樣。
五、生長的木紋
情緒家具系統正式量產那天,甦曉在車間留了最後一道工序讓每位老工匠在家具的隱蔽處刻下自己的名字。張師傅把名字刻在沙發底板,那里能聞到他常用的蜂蠟味;李師傅選擇了書桌的抽屜內側,字跡里還帶著年輕時學刻章的筆鋒。
"神經反饋會過時,但這些刻痕不會。"甦曉撫摸著那些深淺不一的字跡,突然明白祖父當年為什麼要在每批木料上蓋印章,"就像樹的年輪,每個圈里都藏著時間的溫度。"
陳阿婆的扶手椅後來成了博物館的藏品。在它的展櫃旁,有台顯微鏡專門展示第三道木紋——在那些交錯的縴維里,藏著01毫米的傳感器,像一顆永遠醒著的記憶種子。
甦曉偶爾會去老年公寓。夕陽穿過走廊時,能听見各個房間傳來不同的聲音有的書桌在播放乘法口訣,有的沙發在輕輕哼唱,陳阿婆的扶手椅總在固定時刻說起梧桐樹。有次她路過門口,听見老人在跟椅子說話"囡囡明天來,記得把故事講慢些"
椅座里傳來輕微的嗡鳴,那是系統在回應好的。
喜歡大民富商甦半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民富商甦半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