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132集︰回饋社會新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132集︰回饋社會新舉

    星火計劃︰當商業帝國向年輕夢想伸出手

    會議室的落地窗將城市的霓虹切成碎片,灑在甦明遠鬢角的白發上。他面前的紅木長桌盡頭,甦曉正滑動著平板電腦,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像極了二十年前她第一次在父親辦公桌上看到的財務報表——只是如今,那些阿拉伯數字背後站著的不再是冰冷的資產,而是一個個帶著體溫的創業計劃書。

    \"上周收到的申請突破兩千份,其中37涉及綠色能源領域。\"甦曉將平板轉向父親,\"有個叫林墨的年輕人,用ai技術做老舊小區的節能改造,模型跑出來的節能率能達到41。\"

    甦明遠指尖在桌面上輕叩。十年前,當家族企業\"甦半城\"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時,他和弟弟甦明輝看著財報上不斷攀升的利潤,突然在某一夜對視時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空茫。那些在創業初期支撐他們的\"創新、拼搏、奉獻\"信條,似乎在資本的狂歡里逐漸模糊成了會議室牆上的燙金標語。

    改變發生在一次偶然的高校講座。甦明遠作為特邀嘉賓,看到台下無數雙亮著光的眼楮,那些年輕人描述商業藍圖時揮舞的手臂,多像年輕時的自己。散場後有個學生追著他問︰\"甦先生,如果我有技術但沒有啟動資金,是不是永遠沒機會?\"

    那個夜晚,甦明遠在書房坐了很久。他想起祖父甦承宗當年在戰亂中守住染坊時說的話︰\"生意不是只賺自己口袋里的錢,是要讓跟著你的人、你腳下的這片地,都能喘上氣。\"

    \"星火計劃\"的名字是甦曉取的。她在第一次籌備會議上放了段視頻︰偏遠縣城的青年在出租屋里用二手設備研發農業傳感器,城中村的女孩對著手機直播賣家鄉的非遺手工藝品。\"我們要做的不是慈善,\"甦曉的聲音透過麥克風清晰地傳到每個家族成員耳中,\"是搭建一個讓星火燎原的平台。\"

    第一章︰破繭之門

    林墨第一次走進\"星火計劃\"辦公區時,手里還攥著磨破邊角的商業計劃書。玻璃幕牆外是他只在財經雜志上見過的摩天大樓,而接待他的項目經理遞來的薄荷茶,杯壁上凝結的水珠讓他突然想起實驗室里冷凝管的溫度。

    \"你的模型在理論上很完美,但有沒有考慮過老舊小區的布線改造成本?\"評審會上,甦曉的問題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她身後的投屏上,正演示著林墨團隊用三個月跑出來的城市節能數據模型。

    年輕人的臉瞬間漲紅︰\"我們...做過初步測算,但實際施工可能...\"

    \"不是可能,是一定。\"甦明輝從後排站起身,他曾主導過集團在東南亞的基建項目,\"去年我們在曼谷改造舊商業區,管線重置成本比預估高了27。這里有份當時的工程日志,你拿去看看。\"

    林墨接過那份裝訂整齊的資料時,指尖有些發抖。他沒想到這個傳說中的商業巨頭會拿出如此具體的實操經驗。更讓他意外的是,一周後,\"星火計劃\"不僅給了他們啟動資金,還派了位曾參與過國內智慧城市項目的工程師駐場,在城中村的舊樓里陪著他們爬了半個月的管道井。

    \"其實很多年輕人缺的不是創意,是一扇能推開的門。\"甦曉在季度總結會上對家族成員說。她的辦公桌上放著個透明罐子,里面插著三十多面小國旗,每面代表一個被扶持的項目——從內蒙古的羊絨電商到海南的海洋生物降解材料,這些曾經蜷縮在城市角落的夢想,正被注入真實的商業血脈。

    第二章︰淬火之痛

    麻煩在\"星火計劃\"運行的第二個年頭爆發。一個獲得百萬級投資的智能硬件團隊突然陷入專利糾紛,競爭對手指控他們抄襲核心技術,網絡上瞬間涌來大量質疑\"甦半城是否助紂為虐\"的聲音。

    \"立刻停止對他們的所有支持,啟動法律程序撇清關系。\"家族會議上,一位堂叔拍著桌子。甦曉看著投影上那個創始人在鏡頭前哽咽的畫面——三個月前,這個戴著眼鏡的大男孩還在車庫里給她演示產品原型,說想做出\"讓獨居老人有安全感\"的智能手環。

    \"我們不能只在他們成功時遞鮮花。\"甦曉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如果他們真的侵權,按法律辦;如果是被惡意訴訟,我們要幫他們找到證據。\"

    她帶著團隊連夜調閱項目所有研發記錄,從代碼提交時間到零部件采購發票,整整三天三夜。當他們把厚厚一摞證據送到法院時,那個年輕的創始人躲在會議室角落哭了。最終法院判決原告證據不足,而那個智能手環項目在風波後反而獲得了更多社會關注,訂單量激增。

    \"商業不是非黑即白的戰場。\"甦明遠在事後對年輕的家族成員說,\"扶持創業就像煉鋼,既要給他們燃燒的溫度,也要在淬火時幫他們扛住形變的痛。\"後來,\"星火計劃\"專門成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小組,為每個項目配備法律顧問,這個決定在之後幾年里,為至少七家企業規避了類似的風險。

    第三章︰燎原之光

    五年後的\"星火之夜\"慈善晚宴上,聚光燈打在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畫面里,內蒙古草原的牧民用上了智能牧草監測系統,雲南山區的繡娘通過直播讓傳統紋樣走進了國際時裝周,而林墨的節能技術已經被寫入三個省會城市的舊改標準。

    \"下一個項目,我們想做"縣域青年創業孵化器"。\"甦曉穿著簡約的白色西裝,站在台上像一株挺拔的白樺。她身後,站著十位不同領域的\"星火計劃\"受益人,其中最年輕的那個女孩,去年剛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了家鄉農產品的溯源難題。

    台下,甦明遠看著女兒眼中的光,突然想起多年前那個高校講座上的夜晚。這些年,\"星火計劃\"不僅投入了數億資金,更重要的是,它讓甦家人重新找回了商業的初心——當他們看到那些曾經需要仰望的年輕創業者,如今能平等地坐在談判桌前討論市場策略時,賬本上的數字便有了不同的意義。

    晚宴結束後,甦曉收到林墨發來的消息,附帶一張照片︰他的團隊正在給一群中學生講解節能技術,孩子們圍著儀器嘰嘰喳喳,眼里的光像極了當年他在車庫里第一次看到模型跑通時的模樣。

    \"你知道嗎?\"甦曉在家族群里發了這張照片,\"今天有個孩子說,長大了想成為像我們這樣的人。\"

    群里很快彈出甦明輝的回復,只有簡單的幾個字,卻讓所有人都笑了︰\"那我們得努力,別讓孩子們失望。\"

    窗外的城市依舊燈火璀璨,但甦家人知道,那些燈光里,有一部分是他們親手點亮的星火。當商業帝國的齒輪不再只圍繞利潤轉動,當財富積累的刻度開始丈量社會價值,甦承宗當年掛在染坊門口的\"誠信為本,兼濟天下\"匾額,終于在百年後有了新的注腳——企業的真正成功,不是站在多高的山頂,而是能為後來者鋪多少級向上的台階。

    此刻,甦曉辦公桌上的透明罐子里,小國旗已經插得滿滿當當。她輕輕拿起一罐新的,準備迎接下周來路演的鄉村教育科技團隊。那些年輕的夢想,正在\"星火計劃\"的土壤里,長出比商業版圖更遼闊的根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132集︰回饋社會新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132集︰回饋社會新舉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