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大會通過改制方案後的第三天。春雷廠新掛牌的“董事會秘書辦公室”內燈火通明,徹夜未熄。林青青帶領著臨時抽調的精干文秘團隊,完成了最後一遍《春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完成報告》的校對與裝訂。厚達數百頁的紙質報告,散發著油墨特有的氣味,被小心翼翼地裝入特制的硬質檔案盒。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張存儲著所有電子版材料的35英寸軟盤,安靜地躺在盒內一角。
清晨,羅燕親自帶隊,乘坐最早的航班飛往深圳。她懷抱著那份沉甸甸的檔案盒,如同抱著春雷通向未來的鑰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略顯嘈雜的“二板企業服務窗口”前,羅燕深吸一口氣,鄭重地將檔案盒遞交給窗口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熟練地檢查了清單,在登記簿上快速記錄,抬頭說了一句“春雷通信?嗯,材料齊了。你們動作挺快,是本月第二家完成備案的。” 這句話平淡無奇,卻讓羅燕懸著的心終于落定,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當天下午,一份蓋著深交所業務專用章的傳真確認函,發回了春雷廠董秘室。林青青拿起傳真,快步走向李向東的辦公室。李向東展開紙張,目光落在最關鍵的一行字上
“經審核備案,春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納入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二板市場上市企業培育名單。”
窗外陽光正好,落在這行字上,仿佛鍍上了一層金邊。
深交所官網在當日晚間更新了簡訊。在並不起眼的“企業培育動態”欄目里,一條簡短的消息悄然發布“春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納入本所第二板市場重點培育企業名單。” 這條看似平淡的公告,卻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石子。
嗅覺敏銳的財經媒體迅速跟進。次日出版的《證券時報》在顯著位置刊發頭條報道,標題頗為引人注目“一所小廠的逆襲春雷通信踏上股市之門”。文章簡要回顧了春雷廠的技術背景和改制歷程,並著重指出其作為新興通訊器件供應商的潛力,以及納入深交所二板培育名單的意義。一時間,“春雷通信”這個名字開始在資本圈內小範圍流傳。
林青青拿著報紙走進李向東辦公室,帶著調侃的笑意“李總,上報了。感覺如何?”李向東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掃過報紙標題,神情平靜“感覺?感覺是,剛拿到了一張入場券。接下來,還得站上更大的台,面對更多聚光燈下的審視。”話音剛落,羅燕敲門進來,臉上帶著一絲興奮“李董,林秘,剛接到消息,今天上午已經有三家投資機構主動打來電話,咨詢我們的業務模型細節和初步的估值依據了!”
資本市場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聚焦在了這個曾經的國營小廠身上。
一周後,春雷通信臨時布置的“投資者關系會議室”內。李向東坐在長桌一端,面前擺放著專業的電話會議設備,西裝筆挺,領帶一絲不苟。這是他首次以“春雷通信投資者關系經理(ir ood afternoon, dies and ntleer of sprg thunder unications” 李向東用清晰、沉穩的英文開場,向電話另一端來自香港、深圳、上海等地多家投資機構的分析師和基金經理問好,並簡要介紹了公司最新進展。他的英文帶著明顯的中國口音,但用詞準確,表達流暢。
進入問答環節,氣氛陡然緊張。分析師們的問題直指核心
“李先生,貴公司宣稱的射頻模塊成本優勢及盈利模型,是否具備可復制性和可持續性?如何應對潛在的價格戰?”
“關于核心技術,特別是rf模塊的核心設計,能否確認不存在任何潛在的專利糾紛或授權風險?”
“對于未來1218個月的營收指引,你們的信心主要來自哪些具體訂單或市場趨勢?”
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李向東凝神傾听,時而快速翻閱手邊的資料,時而與身旁的林青青交換一個眼神。他逐一回應,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用具體的數據、技術參數和市場分析來支撐觀點,語氣始終保持著一種技術出身的務實和沉穩。當被問及專利問題時,他甚至準確引用了幾個已申請專利的編號和核心保護點。
林青青在場下望著他侃侃而談、從容應對的身影,眼神中帶著欣賞和一絲驕傲,低聲對羅燕說“真能說。” 羅燕則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問題和回答要點,聞言抬頭,嘴角微揚,用更小的聲音回應“是能說,而且這‘口條’(指表達),比咱們那本厚厚的招股說明書草稿還精準到位,句句砸在點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場持續了近一小時的電話會議,成了春雷通信在資本市場的第一次“發聲”。雖然听眾有限,卻成功地傳遞了關鍵信息,初步建立了專業、透明的形象。
電話會議結束後的幾天內,反饋開始陸續傳來。羅燕的辦公桌上,多了幾份來自參與會議券商的初步分析簡報或內部溝通紀要的傳真件。
她快速整理著要點
• “初步認可其細分領域技術積累,成本控制能力是亮點”
• “盈利模型邏輯清晰,但需後續量產數據驗證”
• “當前估值可參考a股通訊設備板塊中位數水平,考慮到其成長性和技術獨特性,風險敞口相對可控”
• “專利布局初步完善,但需持續關注核心技術的護城河深度”
羅燕將整理好的摘要遞給李向東,分析道“反饋算是中性偏積極。關鍵點都抓到了,疑慮也集中在驗證上。李董,只要我們能按計劃,再順利打出兩輪試產數據,證明良品率和成本控制達標,市場信心會更足,估值就能真正抬起來。”
李向東翻看著這些來自專業機構的初步“評語”,目光落在桌角那個迅速增厚的、貼著“投資者溝通記錄”標簽的檔案夾上。他輕輕撫過文件夾的脊背,仿佛在掂量它的分量,聲音低沉卻透著堅定“這些溝通,這些反饋,就是我們在ipo路上,一份份交出去的‘投名狀’。要讓市場真正相信我們,路還長。”
深夜,喧囂的廠區終于安靜下來。李向東獨自坐在他的辦公室里,桌上攤開著的正是那份深交所“重點培育企業名單”的復印件,春雷通信的名字赫然在列。
窗外的世界並未沉睡。遠處,為擴建新生產線而立的巨大塔吊上,警示燈有規律地閃爍著紅光,劃破夜幕。更遠處,新研發大樓的工地傳來沉悶而有力的打樁聲,“咚…咚…咚…”,一聲聲,仿佛大地的心跳,也敲擊在李向東的心上。
他拿起一支筆,抽過一張黃色便簽紙。燈光下,他沉思片刻,然後鄭重地寫下一行字
“下一步招股說明書框架草擬”。
寫完,他將便簽紙輕輕壓在深交所通知單上。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燈火與黑暗交織、機器轟鳴的廠區。那持續不斷的打樁聲,此刻在他耳中,仿佛不再是簡單的建築施工噪音。
他凝視著黑暗中塔吊閃爍的紅點,如同注視著未來的航標,輕聲自語,帶著一種開創者的豪情與凝重
“听見了嗎?這敲下去的…不只是新廠房的地基。”
“這是在敲打…一個即將被重塑的行業格局。”
鏡頭緩緩拉遠,定格在李向東坐在燈下的剪影,與窗外工地的燈光、塔吊的輪廓融為一體。深交所的通知單和那張寫著未來計劃的黃色便簽,在燈光下清晰可見。資本世界的大門,已然為春雷開啟了一條縫隙,而門後的道路,正等著他們去開拓。
喜歡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