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城建局辦公樓,地面還帶著潮濕光澤。羅燕帶著春雷置業三人投標小組早早等候在五樓會議室外,神情沉穩,手里攥著標書封皮已顯微皺。
    這次城南新區保障房招標項目,吸引了三家本地大型國企參與。春雷作為唯一民營背景的選手,被不少人視作“來湊熱鬧”。
    輪到春雷上場時,會議室里一陣短暫沉寂。主持官員翻了翻材料,隨口一問︰“你們報價不低,也不是央地企業,哪來底氣接政府盤?”
    羅燕起身,語調平穩地答︰“我們不比價格,我們比落地。春雷方案主打三點︰小標段快施工、限期內封頂交付、全過程質量與預算在線披露。”
    她走到投影屏旁,指著圖紙與流程圖︰“這片項目我們拆成七段,每段施工獨立不拖連,采用模塊預制+本地工人包干制,六個月主體封頂,一年交房。我們不追利潤,只求口碑。”
    一位副處長問︰“你們真能保證工期?萬一中途斷鏈呢?”
    羅燕遞上附頁︰“我們地產、制造雙主業,現金流實時調度,關鍵節點我們承諾以預售保證金兜底,附帶銀行見證條款。”
    會議室內有人低聲道︰“這倒比幾家大單位更講執行……”
    最後一頁投影是春雷之前自建宿舍樓的實拍對比圖,從地基到交付只用7個月,數據一目了然。
    會議結束前,一名評審委員輕聲對身邊同事說︰“不是他們干不了,是我們以前沒遇到干淨利索的民營企業。”
    午後的辦公室靜得出奇,羅燕正整理招投標文件,電話鈴突兀響起。
    “您好,春雷置業嗎?這里是市城建辦,通知您們公司中標本輪城南新區保障房一期工程,施工範圍為兩個單元,共128套住宅,請下周一帶團隊來簽約。”
    羅燕怔了一瞬,確認不是玩笑後才試探著問︰“就我們?”
    對方淡淡答︰“你們是唯一一個沒關系戶、但方案最清晰、施工安排最靠譜的競標方。”
    電話剛掛,羅燕猛地轉身,對著走進來的王哥笑出聲︰“真成了,我們拿下了政府盤!”
    王哥一拍桌子,聲音拔高︰“這不是拿單子——這是從地頭打上了政策牌桌!春雷的名號,從這刻起就不一樣了。”
    李向東聞訊趕來,听完也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沉著地拿起一張紙草草畫了幾筆︰“這只是試卷的第一題。招投標贏了,後面是施工、交付、驗收、口碑,場場都得贏。”
    他看著大家激動的神色,聲音不高︰“我們能拿下靠實力,但要留下,得靠信譽。”
    秋日清晨,城南新區的風帶著些微涼意。市住建局官網首頁悄然更新︰
    “春雷置業有限公司,列為2023年保障性住房一期項目特許承建單位。”
    與此同時,一塊嶄新的藍白相間的公示牌被樹立在工地門口,白底黑字赫然醒目︰
    《春雷置業——政府授權承建單位》
    下方則有媒體特地添加的小字︰
    “中小企業承建政府工程典範,突破‘只信國企’舊認知。”
    工地圍擋已經刷上春雷標志性的紅藍色調,幾台挖掘機靜候著開工指令。李向東站在門前,一手插兜,目光穿過圍擋,望向空曠的地基。
    他沒說話,只是深吸了一口氣。這不是一塊普通地皮,這是制度門檻的另一邊。
    這時羅燕走了過來,手里端著一杯熱騰騰的豆漿,笑著遞給他︰“喝完這杯,就該動鏟子了,‘特許承建商’。”
    李向東接過豆漿,望著那塊寫著自己公司名字的公示牌,淡淡一笑︰“喝這杯,敬過去所有沒人信的時候。”
    清晨七點半,春雷置業保障房項目現場,第一批工人已整隊完畢,統一穿著印有“春雷”ogo的反光馬甲,安全帽一色亮黃,隊伍整齊,氣氛肅然。
    技術副總李光帶著工程圖紙,逐一核對樁位、復測邊線,幾台運輸車將整批鋼筋、水泥、保溫層材料一字排開,集中入場,整個工地像剛上發條的鐘表,分秒不差。
    羅燕站在施工區指揮台上,一一巡查後交代︰“這批房不是比快,而是比穩。磚縫不能空一毫米,管線不能出一分誤差。我們省下一個環節,住戶以後可能多摔一跤。”
    有人應聲點頭︰“明白,羅總。”
    李向東沒上台,只是走到一塊打好地基的邊緣,彎腰摸了下還未干的混凝土,低聲自語︰“這不是在蓋房子,是在寫答卷——交給國家,也交給自己。”
    他站起身,眼中沒了商戰時的狠勁,只剩一種從未有過的沉靜︰
    “這樓,是春雷的正名試卷,也是我給咱們這行寫的標準答案。”
    《南嶺日報》頭版位置刊出一篇引人注目的報道,標題赫然寫著——《春雷置業︰一家敢拼的民企,闖進保障房項目“國企圈”》。文章詳細介紹了春雷方案如何以“小標段+快響應”模式勝出,並點名肯定其“透明投標、規範施工、實干作風”。
    地產圈瞬間炸鍋。有人質疑︰“是不是走了什麼關系線?”更多人則關注︰“這私企真敢干,能不能交得出?”
    啟德行坐不住了,市場總監在內部會上發言陰陽怪氣︰“國企都不敢這麼壓工期,他們敢?看交房那天審不過怎麼說。”
    消息傳到李向東耳中,他只是淡淡一句︰“他們盯著我們出丑,我們盯著項目出活。看的是誰能把牆砌起來,而不是誰嘴皮子硬。”
    他拍了拍工地簡報,用力一按︰“我們不靠公關塑形,靠磚砌成名。”
    夜幕低垂,辦公室只留一盞壁燈。羅燕站在牆前,小心翼翼地將那張《中標確認函》裱好,掛在最顯眼的位置。她退後一步,盯著那方紙靜靜出神,語氣卻帶著前所未有的沉穩︰“這一紙合同,不只是業務,是信譽。”
    李向東坐在窗邊,半杯涼茶未動,抬眼看她︰“從這棟樓起,我們不是在‘做一筆項目’,是在被看作企業了。”
    他緩緩起身,走到那張通知書前,像對著一面鏡子凝視,“不是我們信了體制,是這次,體制先信了我們。”
    窗外燈光映照著工地輪廓,樓體未起,聲望已先立。
    喜歡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請大家收藏︰()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