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越升越高,鎮上的供銷市場也愈發熱鬧。
    李向東推著自行車,穿過人聲鼎沸的主街,順著東邊的磚道一路前行。
    早在前世混跡鎮上的時候,他就記得,這個三岔口集市的攤位是鎮上最自由、也最混亂的地方。沒什麼規矩,先到先得,全靠搶。雖說不是正規攤位,但人流夠,關鍵是沒人收費。鎮上那些賣瓜子糖果的、修鞋補傘的、甚至賣切糕的,都會在這蹲點。
    那時候他天天閑逛,嘴上罵人家窮酸、土包子,現在想來——人家那才叫掙錢,自己才是真混。
    前世他吃過的虧太多,知道有些機會就是搶時間。擺攤也是一樣,早一步到,就能多賺一分;遲一步,連位置都站不上。
    他挑了條不錯的位子,這里背風、靠近街口,又挨著來往的客流,地段雖偏,卻有得做。
    太陽還沒曬到的小邊道,把布袋往地上一放,彎腰翻出事先準備好的紙板,抓起炭條,快速寫了幾個字︰
    “電池 耳機 小電筒 小喇叭——現貨現賣!”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站起身,拎了拎裝貨的袋子,重新系好系緊,整個人穩穩坐在攤後,氣還沒喘勻,就听見旁邊傳來一聲冷哼︰“喲,這不是李向東?”
    他抬頭一看,是對面賣拖鞋的老陳嬸,六十多歲,攤上掛著三排塑料涼鞋。她眯著眼上下打量他︰“你也開始做買賣了?”
    “李家那小子不是早年混過一陣嗎?听說還在派出所留過案底。”
    “不怕髒了這片地兒啊?”
    周圍幾個老攤販交頭接耳,明顯是把他當成笑話在看。
    李向東沒搭話,只低頭把貨一件件擺好。
    bp機電池,一節節碼成一排,五號電池兩兩一對,用橡皮筋扎著,耳機線卷好放進紙盒里,小喇叭擦了擦灰,朝上擺好。
    可這三岔口的攤位,從來都不寬容新人。
    左邊那攤賣便宜收音機的老油子,一見李向東坐下,就咧嘴朝右邊招呼︰“喲,新來的小子,挺會擺啊。”
    右邊那攤賣電池的中年漢子更絕,直接把攤子往李向東這邊挪了兩寸,擺出副“壓場子”的架勢。
    不到一刻鐘,就有個大娘在李向東攤前蹲下,正想問價格,旁邊那漢子就笑著插了一句︰“你別看他這耳機線包得利索,不一定能用,山寨貨你也信?”
    話聲不大,但剛剛好能被四周人听清。
    李向東手指一頓,沒說話,眼神卻微微一沉。
    他緩緩站起,只是把手里的耳機線輕輕放下,拎過小喇叭,動作不快,卻分外利落。
    他擰開蓋子,接上線,按下播放鍵,一段《小芳》的旋律順著喇叭清亮地流淌出來,沒有一絲雜音,在嘈雜的早市里竟听得格外清楚。
    人群頓時安靜了幾秒,幾個原本站著看熱鬧的大爺大媽都湊了過來,小聲議論。
    “喲,這小喇叭響得還真挺干淨。”
    “不是雜貨鋪那種啞聲貨,听著還挺帶勁。”
    李向東低頭,慢條斯理地把耳機線收好,邊擦邊淡淡開口︰
    “貨,是供銷社拿的,真不行,拿回來我換。”
    剛才出聲諷刺的那人嘴角抽了抽,嘟囔道︰“裝什麼。。。。。。”
    “哼,今兒走運罷了,說不準明兒就翻車。”
    “山寨也有能響的,看他能賣幾天。”
    幾句嘀咕聲響起,但沒人再敢當面出言擠兌,只在攤位背後陰陽怪氣。
    李向東听見了,卻一句也沒回。
    不靠嘴,靠貨。
    不講狠,講誠。
    第一天,生意並不好。
    人來人往,大多數只是掃一眼就走,甚至連腳步都不停。有些人看見他身上那身褪色的軍綠色棉衣,眼神里帶著慣常的偏見︰這不是那誰家那混小子?改行了?
    真正停下來的,不過寥寥幾人——
    一個拄著拐杖的老頭慢吞吞地走來,從他攤前蹲下,挑了兩節bp電池,說是放收音機里听廣播,“晚上沒廣播听,覺都睡不好。”
    一個穿藍色校服的女學生,小心翼翼地問耳機線,手里還抱著個磨得發白的隨身听,“哥哥,我家那根線接觸不良……你這能用嗎?”
    還有個蹬三輪的漢子,褲腿卷得老高,抹著汗路過時停下,看了眼那幾只燈泡︰“給我來一個,回去換我家豬圈里頭的。”
    李向東一個一個應著,語氣不高不低,手腳麻利地遞貨、收錢、找零。
    從早上九點坐到下午四點,太陽從東頭爬到了西邊,街口的叫賣聲漸漸稀了,人流也散得差不多。
    他伸了個懶腰,腰背都僵了。
    身邊那個舊布袋還剩一半貨,手頭零錢數了數,七塊七。
    ——淨賺不到三塊錢。
    但他沒失落。
    他坐在攤位後頭,喝了口冷水,望著街口黃昏下來來往往的人,反而升起一股莫名的踏實感。
    沒人罵他,沒人指著他鼻子吼“廢物”,也沒人讓他去替人頂雷、打架、出頭。
    他今天靠的,是手,是腦子,是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記得前世有個老擺攤的說過︰“頭三天,沒人搭理你;第五天,有人試著來問;第七天,回頭客就來了。”
    這話他以前听完一笑置之,現在卻記得格外清楚。
    “得有人記住你,才有人買你的賬。”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零錢,咧嘴一笑
    時間差不多了,天也快黑了,該收攤了。
    李向東起身,把貨一樣一樣仔細收好——耳機線卷緊,電池分袋,喇叭裹布,小燈泡用破毛巾包住角兒,捆進布袋,一樣不落。
    這是他的小本錢,是他要靠著翻身的“命”。
    他推著老飛鴿,從三岔口回頭繞進後街。
    天色開始變暗了,街頭巷尾的吆喝聲也在慢慢收斂,只有那條二道胡同盡頭,還亮著一盞昏黃的燈泡。
    李向東抬頭一看,果然——老陳頭的攤子還沒收。
    老陳頭正坐在攤子後頭剔牙,見他推車過來,挑了挑眉︰“喲,賣的怎麼樣?”
    “賣了點,回來補點貨。”李向東也不廢話,伸手從口袋掏出一把零錢,啪地一聲放在櫃台上,“七塊七,全拿貨。”
    老陳頭瞄了一眼︰“又是耳機線、bp、五號電池那幾樣?”
    “再加兩只小燈泡。”他頓了頓,“最好還能來一只喇叭。”
    “你這錢不富裕啊。”老陳頭撇撇嘴,但手已經麻利地開始點貨,“bp給你兩節,五號電池三對,耳機線兩條,小燈泡兩只,再送你根短耳機線。”
    李向東點頭︰“行。”
    夕陽快沉下去的時候,李向東終于踩著天邊那抹金紅,騎著飛鴿回了村。
    布袋綁在後架上,輪胎碾過老磚地發出吱呀聲,跟他身上那點疲憊一起,一路晃進了院門。
    院子里火盆還熱著,母親坐在灶台邊剝蒜,父親端著碗坐在門檻上抽旱煙,李雪正在水缸邊洗碗,額頭一縷碎發被水珠粘住,風一吹,輕輕抖了抖。
    李向東把車停穩,從袋子里摸出今天剩下的貨塞進屋里,沒聲張,只洗了把臉,然後坐到了飯桌邊。
    桌上還是熟悉的窩頭和咸菜,但在他碗邊,悄悄多出了一根煎得焦黃的油條。
    李雪沒看他,只低頭撥著碗邊的飯粒,耳根卻紅得發亮。
    他沒說話,把油條掰開蘸了點辣椒,咬得嘎 脆。
    飯吃到一半,母親輕咳幾聲,放下碗起身回屋。父親也沒多問,只是把煙鍋敲了敲,進了西屋。
    李向東一個人坐在炕邊,揉著發酸的小腿,把今天進貨和賣貨的賬又理了一遍。
    【bp電池6節,五號電池5對,耳機線3條,短耳機線1條,燈泡4只,小喇叭2個,總價值——二十二塊四。】
    “夠了。”他喃喃地說,“明天繼續擺攤。
    喜歡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請大家收藏︰()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