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于謙的第一眼,我心中打好底稿的話,卻怎麼都說不出來,支支吾吾了大半天。
    反倒是于謙特別的平靜,對我招招手,示意我跟著他。
    進入他家之後左轉,右轉,最後他竟然將我帶到了廚房。
    進入後廚之後,我疑惑的看著他。
    “不知賢兄為何帶小弟來廚房這種地方?莫非是賢兄腹饑難忍?”
    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給他開了一句玩笑。但是于謙並沒有反駁我。而是讓我自己去看看米缸面缸,還有儲存的食物。
    我跟隨著他的腳步,在廚房里轉了一圈。于謙家的廚房面積不大,里面存放的食物數量也有限。粗略估計一下,這些食物只夠幾個人享用,但考慮到于謙家中人口不多,這樣的儲備倒也足夠了。除了幾位僕人外,就剩下他自己,所以飲食方面倒是不用擔心。
    "賢弟今日特意來訪,想必是有備而來啊?"
    "哈哈,還是賢兄聰慧過人,一眼便看穿了小弟的心思。"
    于謙順手拿起一只板凳,微笑著示意我坐下,然後緩緩開口問道︰"賢弟,你可知道近兩年來朝廷征收的稅款情況如何?還有各地百姓的口糧是否充足呢?"
    "自洪熙元年至今,已至宣德二年。各地的稅收呈穩步上升趨勢,老百姓們生活安定,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只是不知賢兄為何突然提及此事呢?" 我好奇地看著他,等待著他進一步的解釋。
    “這兩年來,大明王朝好不容易才從太宗文皇帝五次征討漠北帶來的衰敗之勢中慢慢恢復過來。老百姓們剛剛過上兩三年相對安穩的日子,但偶爾還是會有吃不上飯、餓肚子的時候。為兄我現在好歹也是堂堂朝廷命官啊,但每個月拿到手的俸祿也就只有你眼前看到的這麼點兒而已。連三品大員都是這般待遇,更別提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有多難了!
    面對他這番話,我竟然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應。他是一個全心全意為民著想的好官,滿心滿眼裝的都是老百姓的生計問題。他最大的心願無非就是希望大明朝所有子民都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賢兄啊,你應該明白小弟心里頭到底是怎麼想的,若是邊疆地區長年累月地打仗,那咱們大明遲早會陷入動蕩不安的局面之中。到那時,若是換做賢兄處于那樣一種境地之下,究竟是打算苟且偷生,偏安一隅,找個安全之地躲起來過日子;還是選擇勇敢地拿起武器,奮起抵抗外敵入侵呢?
    現如今咱們大明國力正盛,如果不在這個絕佳時機一舉平定北方邊境之亂,難不成還要等到國勢漸衰、民心惶惶之際,再去舍生忘死地拼殺嗎?”
    我說完話後便不再言語,靜靜地注視著于謙,期待著他接下來要說些什麼。然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于謙卻宛如一尊雕塑般一動不動,仿佛與周圍的世界完全隔絕開來。
    漸漸地,我心中原本滿滿的期望化作泡影,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失落。從于謙此刻的表現來看,恐怕他對于北伐之事並無太多助益。如此一來,想要在文官集團中尋得支持,或許只能寄希望于那幫武勛將領們能否拉攏到戶部的夏元吉了。
    既然在此處已難有收獲,我也不願繼續浪費時間,于是起身向于謙道別,準備返家。回到家中,還需仔細斟酌一番,想想明早的朝會該如何應對才好。
    于謙見我執意要走,也不多加挽留,一路將我送至府邸門口。臨別的時候,我拱了拱手,表示謝意,然後轉身登上早已等候多時的馬車。
    就在馬車走的那一剎那,于謙突然向我開口道︰“賢弟,不知今日之後我還能否與朱寧靜小姐繼續接觸?”
    我從馬車中探出頭來︰“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這種大是大非上面小弟還是清楚的。關于北伐之後的事,賢兄就不必牽扯進來了。好好的跟朱寧靜小姐培養培養感情。小弟希望在北征之前能吃上你們的喜酒。告辭!”
    隨著車夫揚鞭催馬,車輪滾動起來,帶著我朝著家的方向駛去。車窗外的景物飛速後退,而我的思緒則早已飄飛到明天的朝堂之上…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之間,這一整天就如流水般逝去。拖著疲憊身軀回到家中後,我草草地洗漱一番,然後像一灘爛泥一樣癱倒在床,準備進入夢鄉。畢竟明日可是決定北征是否能夠順利通過的關鍵時刻,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要養好精神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變數才行。
    然而事與願違,此刻的我思緒萬千、心亂如麻,根本無法入眠。在床上翻來覆去,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之中不斷涌現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念頭。時而幻想北征結束後自己能迅速穿越回原來的時空;時而又憂心忡忡地思考著倘若明日北征法案未能獲得通過,自己又將何去何從。
    就這樣胡思亂想一通後,我變得愈發焦慮不安,甚至開始有些患得患失起來。如此一來,整晚的睡眠質量自然糟糕透頂。次日清晨,當我昏昏沉沉地從睡夢中甦醒過來時,感覺整個人無精打采,仿佛被抽走了靈魂一般。就連侍從送來豐盛的早餐時,看著那香氣撲鼻的食物,我也提不起絲毫興致,連半個雞蛋都難以咽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通往皇宮的道路上,不時會有幾個身著讀書人裝扮的年輕身影從四周冒出來。他們緊緊追趕著我乘坐的馬車,並對我破口大罵。更過分的是,有些人甚至手持泥巴塊和腐爛的雞蛋向我的馬車投擲而來。若是換作以前,以我的脾氣,定然會立刻跳下馬背,拔劍將這些人的傲氣斬殺殆盡。
    然而今天的我實在太過疲倦,內心思緒紛亂如麻。一絲一毫的精力都無法提起,更別提去驅趕他們了。
    于是乎,當我所乘坐的馬車抵達皇宮門前時,它的外觀已變得殘破不堪。車身上沾滿了泥土、爛菜葉以及散發惡臭的雞蛋等各式各樣的垃圾。
    在周圍眾人驚異、憤怒和幸災樂禍等復雜目光的注視下,我旁若無人地走進皇宮,徑直朝著偏殿的方向走去。
    今日舉行的乃是小朝會。與在太和宮舉行的大朝會不同,參加此次朝會的官員相對較少,但無一例外皆為重臣。
    朝會開始之後,先是高呼萬歲,隨即楊溥便開始匯報了一些零七碎八的事情,我則是由于精神不佳,悄悄咪咪的靠在殿內的柱子上,準備假寐片刻。
    可就當我準備休息休息的時候,突然听到朱瞻基點了我的名,最前排的張輔鄭亨也前後腳的咳嗽了一聲,我知道他們是在催促我,我只能揉了揉眼角,隨後站到正中間,等候朱瞻基的下文。
    “李卿,朕這里有一封漢王從開平城六百里加急送來的書信。想于你觀之。”
    “稟皇上,臣當然是求之不得。還請皇上賜予臣,好讓臣自己仔細研讀。”
    隨後朱瞻基將手中書信交與持筆太監,讓他送到我的手上。信的內容我和朱瞻基都已知曉。但還是得做這一番戲,給現場的眾人看。不能讓某些人覺得我跟皇帝已經事先商量好。這樣不光是折了皇帝的臉面,更是坐實了我佞臣的罪名。
    我強忍著無聊,看了幾句話之後便開始裝模作樣的思考了起來。
    我這個樣子令本來就對書信內容好奇的文官大臣們更是抓耳撓腮,恨不得上前從我手中搶了這封書信自己去讀。
    當我覺得把他們胃口都吊的差不多的時候才將書信還給執筆太監。隨後我看了看鄭亨和張輔,又瞟了一眼兒龍椅上的朱瞻基,看他們的樣子都已經像是了要準備好了。那就由我來開這個頭炮吧。
    “臣李安如,叩請皇上,立刻整兵點將,待三軍準備完畢,糧草後勤充足之後,擇日兵發漠北!”
    “簡直就是胡言亂語、荒謬至極!調兵遣將這樣至關重要的軍國大事,豈能如同你所言那般如同兒戲般隨意對待!大國出征講究的是師出有名,才能算是王者之師!才能算吊民伐罪!”
    在我眼中,楊溥完全就是個喜歡抬杠唱反調的人。無論我表達怎樣的觀點態度,他都會毫不猶豫地站到對立面去,與我針鋒相對;而當我表示反對時,他又會立刻改變立場,表示贊同支持。
    “陛下,請允許老臣也了解一下漢王殿下此次來信究竟講述了些什麼事情吧?”
    楊溥向朱瞻基提出請求後,朱瞻基便示意一旁手持筆墨紙硯隨時待命記錄旨意的宦官將信件的內容大聲誦讀出來。待那名宦官念完信中的文字,原本安靜肅穆的偏殿內頓時變得人聲鼎沸起來,眾人皆對韃靼部落如此迅速潰敗一事驚訝不已。
    要知道,在永樂年間,韃靼可是一個令明朝頭疼不已且極難對付的強大敵手。朱棣曾耗費大量精力和心血想要剿滅韃靼部落,但始終未能取得顯著成效。然而誰能想到,這個曾經難纏無比的敵人如今卻在轉瞬間土崩瓦解、分崩離析了。
    楊浦這老頭兒嘴張得老大,活像個大馬猴兒,顯然沒法接受韃靼的失敗。我瞧著他那一半驚訝、一半憤怒的樣子,心里都樂開了花。
    “即便韃靼部衰敗如此,我大明也萬不可輕易出兵。若周邊藩國皆知我大明此舉,恐怕多數會奮起反抗,屆時,大明不知要耗費多少將士性命與錢糧,方能平息叛亂。故而,還望陛下深思熟慮,切不可輕率行事!”
    這個時候我怎麼能讓楊溥輕易的把眾人思想帶偏,趕緊找了個間隙插話道︰“皇上楊大人此番話全是歪理,萬不可信!”
    “爾等豎子,竟敢口出狂言,辱沒老夫!今日老夫倒要看看,你在此處如何舌燦蓮花!哼!”
    我先是給楊溥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激動。隨後清了清嗓子,開始面向眾人。
    “自古以來,中原漢地周邊的藩屬國,畏威而不德。漢人強盛時,他們便諂媚阿諛,恨不得獻出家眷以表對漢帝政權的順從。然而,一旦漢勢衰弱,他們即刻化身呲牙咧嘴的野狼。皆欲在中原分一杯羹,甚至妄圖將其完全吞噬,一如前元。俗話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能夠讓異族人徹底臣服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消滅他,同化他。”
    我的話尚未說完,只見楊溥怒不可遏地抄起手中的笏板,如疾風般朝我的面門猛砸而來!說時遲那時快,我眼疾手快,身形一閃便迅速躲開。然而此時此刻的楊溥一心只想教訓我,用力過猛以至于完全失去平衡,整個人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徑直朝我撲來。我側身一閃而過,只留他獨自一人重重摔倒在地,活脫脫一副狗吃屎的模樣。
    看著眼前這滑稽可笑的場景,我實在憋不住笑出了聲,但很快意識到場合不對,連忙收斂笑容,整理好儀態,轉身面向朱瞻基,恭敬地說道︰“皇上,微臣要彈劾楊溥楊大人御前失禮,請陛下明察裁決。”
    楊溥本已摔得狼狽不堪,渾身疼痛難忍,怎料我竟在此刻火上澆油,借機彈劾他御前失儀。這個老家伙氣得怒火攻心,一時間氣血翻涌,突然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面色慘白如紙。
    這下子倒是把我給嚇住了。莫非我是諸葛孔明附體,而眼前的楊溥就是那個被我罵的吐血而亡的王朗?
    周圍的文官趕緊沖上去,將楊溥給扶了起來,順便使勁的給他按壓胸口讓他順氣。朱瞻基也連忙吩咐宦官給楊浦擺一張太師椅,讓他坐上。
    武將那邊則是一個二個黑炭頭似的腦袋憋不住笑。露出了一排排潔白的牙齒。
    朱瞻基看著朝堂上亂的跟菜市場一樣,趕緊給太監使臉色,隨後他旁邊的執筆太監便連叫了三聲肅靜。才把亂哄哄的朝堂給安靜了下來。
    喜歡心理咨詢室請大家收藏︰()心理咨詢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