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運亨通之脫貧攻堅

第62章 出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呂哞 本章︰第62章 出殯

    然而,他們沒哭多久,就被杜滿倉大爺再次輕聲制止了。

    此時,有幾個年輕人已經迅速地拿出了兩條板凳,整齊地擺放在院內。只見靈堂內人們的聲音此起彼伏,似乎在激烈地商量著什麼。

    很快,一個身材魁梧、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深吸一口氣,穩穩地扛起棺材的大頭,緩緩地走出了客廳的門。

    剛一出門,左右兩邊就有另外兩個年輕人眼疾手快地伸手幫忙,抬著側面,後面也有幾個年輕人神情專注地扶著棺材,他們或扶或抬,齊心協力地將這個釘好的棺材穩穩地放置在了院內的兩條板凳上,等待著接下來的出殯儀式,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逝者的敬重與不舍,這場莊重而又哀傷的葬禮仍在繼續進行著,每一個細節都印刻著這個村莊對生命離去的尊重與緬懷。

    而此時,韓二振已經完成了墓坑的挖掘工作,他動作麻利地收拾著散落在水晶棺旁邊的茅草,用繩子仔細地捆綁好,又輕輕拿起杜喜花生前平日里枕著的枕頭和穿過的舊衣服,將其穩穩地放置在打水杖方言,挑水扁擔)的一端,隨後挑起扁擔,邁著沉穩的步伐出了門,身影漸漸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去為接下來的事宜做準備。

    院子里,氣氛凝重而忙碌,鄉親們的心思全放在了眼前的要事上,暫時顧不上理會那些在一旁哭得悲愴欲絕的年輕人。他們七手八腳卻又有條不紊地拿起那根粗大結實的纜繩,熟練地將纜繩穿過棺材下面預留的孔洞,然後一圈又一圈地纏繞,把棺材緊緊地捆綁起來。

    就在這時,旁邊有人迅速地拿來了四根堅實的木杠,為首負責指揮的那個年輕人皺著眉頭,用力抬了抬木杠的一端,試了試重量後說道︰“這棺材太重了,就四個人來抬恐怕有些吃力,還是換八個人吧,這樣穩妥些。”

    很快,大家按照新的安排調整了棺材的綁法,八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走到木杠旁,微微彎下腰,雙手握住木杠,齊聲喊著號子,將木杠往上抬了抬,感覺這次的力度比較合適,能夠相對輕松地將棺材抬起並移動,于是又輕輕將棺材放下,準備迎接接下來的出殯儀式。

    此時,喇叭匠吹奏的曲子也應和著葬禮的進程發生了變化,從剛才那如泣如訴、哀傷婉轉的《祭靈》轉而變成了曲調更加悲戚沉重的《大出殯》,那悠揚而又帶著無盡哀愁的旋律在院子上空飄蕩,仿佛在訴說著生者對逝者的不舍與眷戀,也為這出殯的前奏增添了幾分莊重肅穆的氛圍。

    杜滿倉大爺神色凝重,眼神中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他連忙安排人,將那個象征著送別逝者的牢盆穩穩地放在了杜佳晨的頭上,同時把放置在門旁邊的引幡也遞到了杜佳晨的手中。

    杜滿倉仔細地環顧四周,確認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之後,便開始引領著那些一直跪拜在地上的年輕人緩緩往門外走去,讓他們整齊地在大門外跪下,靜靜地等待著院內的鄉親們完成最後的準備工作。

    一切就緒後,杜滿倉對著院內的年輕人大聲喊道︰“出關!”

    這一聲呼喊仿佛是一道指令,瞬間打破了短暫的寂靜。喇叭匠們率先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在前面,此時他們吹奏的曲子又從《大出殯》換成了更為淒切的《哭七關》,那悲慟的曲調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人們的情緒。

    听到這聲呼喊,這八個肩負著重要使命的年輕人立刻挺直了腰桿,齊心協力地抬起了棺材,開始緩緩向門外走去。

    棺材剛一出門,原本在前面跪著等待的年輕人便在杜滿倉的呼喊聲中站起身來,邁著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

    杜佳晨被兩旁負責 “護駕” 的兩位同輩年輕人輕輕架起身來,杜滿倉大叔深知他年紀尚輕,心情沉重,便快步走到他身邊,用眼神和手勢示意他將頭上的牢盆在牆邊的石頭上用力摔碎。

    杜佳晨深吸一口氣,雙手高高舉起牢盆,然後猛地向下一摔,只听 “砰” 的一聲巨響,那牢盆瞬間被摔得粉碎,碎片四處飛濺,仿佛也在這一刻釋放出了所有人內心深處的悲痛與不舍。

    杜佳晨扛著引幡,在前面引路,杜滿倉大爺則一步一步穩穩地在旁邊領著路,他們的身影莊重而堅定。其他的年輕人有的手持孝棒,有的高舉花圈,緊緊地跟在後面,他們一邊走著,一邊不時地回頭張望,眼神中滿是對抬棺年輕人的關切。

    然而,剛走了不到 100 多米,就有幾個年輕人氣喘吁吁地說道︰“不行了,實在有些累了,需要換人。” 杜滿倉連忙招呼這幫年輕人就地跪倒,向著棺材莊重地磕頭,以表達對鄉親的敬意和歉意。

    而圍在棺材旁邊的鄉親們立刻圍攏過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吵吵嚷嚷著開始換人換肩,不一會兒,新的一組年輕人便站好了位置,重新抬起了棺材。

    杜滿倉見狀,又連忙招呼杜佳晨等人,示意他們站起來,繼續向前走,這場充滿哀傷與不舍的出殯儀式就這樣在眾人的努力下,一步一步地向著最終的歸宿前行,每一個腳步都承載著生者對逝者深深的懷念與祝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這樣,出殯的隊伍在蜿蜒的道路上緩緩前行,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那幫抬棺的年輕人,肩負著無比沉重的責任與使命,幾乎每走 100 多米,就要艱難地換一次肩,換一批人接力。他們的額頭布滿了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不斷滑落,打濕了衣衫。

    每當此時,而杜小平的子佷們,依照著古老的喪葬習俗,虔誠地跪在路上,眼神中滿是哀傷與敬重,靜靜地等待著鄉親們完成換肩換人的儀式。

    當隊伍漸漸走出村子的時候,他們的視線被路邊的景象所吸引。只見一堆燃燒著的茅草在風中搖曳,火焰舔舐著旁邊一個已經燒得差不多的枕頭,那裊裊青煙升騰而起,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淒涼。

    韓二振靜靜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抽著煙,他的身影在煙霧中顯得有些落寞,或許是在心中默默為逝者祈福,又或許是在思考著這生命的無常與輪回。

    杜滿倉路過他的時候,面容凝重,只是微微點頭示意,並未多說什麼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行人就這樣在走走停停之間,時間悄然流逝,經過了一個多小時漫長而艱辛的跋涉,終于來到了那片寧靜而又略顯荒蕪的墳地。

    此時,那幫抬棺的小伙子們早已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雙腿也仿佛灌了鉛一般沉重。他們咬著牙,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棺材緩緩地放到了剛剛挖出來的墓穴旁邊。

    杜滿倉大爺見狀,立刻輕聲招呼著那幫年輕人,引領他們在一處遠離棺材的地方整齊地排隊跪好。那些手持孝棒和高舉花圈的年輕人,也在杜滿倉大爺的指揮下,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物什放置到墓坑邊,整個過程安靜而有序,只有微風輕輕拂過的聲音。

    緊接著,自然有手腳麻利的鄉親們走上前去,熟練地將那抬棺材的木杠輕輕抽去,並仔細地將綁著棺材的繩子緩緩撤掉。另有幾位鄉親迅速拿來了兩根更長更粗的繩子,他們相互協作,從棺材下面預留的孔眼中穩穩地穿了過去。

    此時,韓雙成挺身而出,開始有條不紊地安排人員站位,每根繩子的兩邊都安排十個人,總共召集了 40 來個人。

    隨著他一聲令下,眾人一同發力,齊聲喊著低沉而有力的號子,用繩纜將這口承載著逝者靈魂的棺材緩緩地、穩穩地抬了起來。然後,他們默契地轉動隊伍,小心翼翼地繞過墓穴,使棺材精準地停留在了墓坑的正上方。

    在眾人的注視下,他們逐漸松開手中的繩纜,讓棺材緩緩地、輕輕地落進了墓坑內,發出了一聲沉悶的聲響,仿佛是逝者與這片土地最後的親密接觸,也宣告著這場莊重而又哀傷的葬禮即將進入最後的尾聲。

    杜滿倉大爺神色凝重地凝視著墓穴,親眼確認棺材已經安穩地落入坑中後,他緩緩轉過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向那群正在虔誠跪拜的年輕人。在人群中,他精準地叫來了杜小平、杜佳晨和杜佳怡,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與莊重。

    “你們過來,仔細瞅瞅棺材的方位是不是正的。” 杜滿倉大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這片寂靜的墳地中回蕩。

    杜小平趕忙站起身來,快步走到墓穴邊緣,目光緊緊地鎖定在那具鮮紅的棺材上。他先是沿著墓穴的一側走了幾步,眼楮一刻也沒有離開棺材,隨後又站在了棺材的尾部,身體微微前傾,朝著前方極目遠眺。片刻之後,他皺起了眉頭,神色略顯憂慮地說道︰“這棺材看起來稍微有點歪,不太正。”

    鄉親們听聞此言,紛紛圍攏過來,眼神中充滿了專注與認真,等待著杜小平的下一步指示。杜小平深吸一口氣,然後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大家拽動那根粗壯的大繩。“來,這邊的鄉親們稍微用點力往左邊拽,那邊的往右邊拉一點…… 對,就是這樣。” 在他的悉心指揮下,鄉親們齊心協力地調整著棺材的位置。

    經過一番努力,棺材終于被矯正到了合適的方位,它的頭端正對著遠處那座郁郁蔥蔥、連綿起伏的小山頭。杜小平再次仔細端詳了一番,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情,微微點頭說道︰“好了,就這麼著吧。”

    杜滿倉大爺見棺材已經歸正,便向鄉親們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從棺材的一端將那根穿過棺材的大繩小心翼翼地撤出來。隨後,他彎腰從地上拎起一把鐵鍬,眼神關切地遞給了杜佳晨,輕聲說道︰“孩子,該你了。”

    杜佳晨緊緊地握住鐵鍬,那鐵鍬的木柄仿佛承載著他對逝者所有的思念與不舍。他微微顫抖著雙手,鏟起滿滿一鍬泥土,然後緩緩地、輕輕地將泥土投到了棺材上面。泥土落下的瞬間,發出了細微的 “簌簌” 聲,仿佛是生者與逝者之間最後的告別呢喃。

    然而,就在這時,杜佳怡像是突然受到了某種強烈的刺激,整個人陷入了一種癲狂的狀態。她不顧一切地沖上前去,試圖阻止杜佳晨繼續添土埋棺,嘴里大聲呼喊著︰“不要,不要埋!我的娘啊!我要我娘!” 她的聲音充滿了痛苦與絕望,在空曠的墳地上空回蕩,讓人听了肝腸寸斷。

    旁邊的鄉親們見此情景,立刻有幾個人快步上前,他們的眼神中滿是心疼與無奈。大家輕輕地、卻又堅定地將杜佳怡扯到了一邊,嘴里不停地安慰著︰“孩子,這是規矩,逝者已逝,讓她安心走吧。”

    杜佳晨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又接連鏟了三鍬泥土之後,其他的鄉親們從他手中接過鐵鍬,接過了這份沉重的責任。他們默默地、有條不紊地開始了埋棺的工作,一鍬又一鍬的泥土逐漸覆蓋住了棺材,也像是在慢慢掩埋著這段沉重的回憶。

    杜滿倉大爺看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他轉過身,對著杜佳晨、杜佳怡以及這些年輕人招了招手,語氣嚴肅而又溫和地說道︰“孩子們,咱們該回去了。你們記住,從哪個地方走過來的,就要回到哪個地方去。回到靈堂後,一定要磕個頭才能摘掉孝帽,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千萬不能壞了。而且,回去的路上不要說話,讓逝者能夠安心地離去。” 說罷,他便帶頭沿著來時的路緩緩走去,年輕人和鄉親們跟在他的身後,隊伍在一片寂靜中漸行漸遠,只留下那座新起的墳塋靜靜地佇立在這片土地上,見證著生命的輪回與傳承。

    喜歡官運亨通之脫貧攻堅請大家收藏︰()官運亨通之脫貧攻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官運亨通之脫貧攻堅》,方便以後閱讀官運亨通之脫貧攻堅第62章 出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官運亨通之脫貧攻堅第62章 出殯並對官運亨通之脫貧攻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