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康熙就沒打算讓宜修嫁出去,宜修到底不是他親閨女,而且還是庶出的女兒,沒有什麼大功率,康熙就算是想要恩賞她都沒辦法。
唯一能一直照顧宜修的辦法就是讓宜修當自己兒媳婦,這樣有自己這個公公護著,不管宜修嫁給誰,日後的日子都不會難過。
當然了,最好的人選還是小九——雖然比宜修小了兩歲,在這個時候,這兩歲不算什麼。
最重要的是,小九跟宜修熟悉,兩人眼看著感情也好,小九日後定然能護著宜修。
這當人岳父和當人公爹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康熙給別的兒子選媳婦,那都是考慮女方的家世,還有就是女方是不是個能容人的,日後能不能管好家里,照顧好庶出的子女什麼的。
但是現在給宜修選丈夫,就算是面對自己的兒子,康熙也是看著不順眼,哪里都能挑出些毛病來。
小九容貌過剩了,現在年齡還小,看著比後宮的那些小公主們還要精致,誰家小格格願意對著一個比自己還要好看的丈夫——雖然他家宜修也好看。
再來就是太鬧騰,性子還是不夠穩重,宜修日後照顧他,怕是會很累。
還有整天跟老十在一起,老十也是個莽撞性子,整天惹事,還要老九幫他處理,這日後不都是宜修的麻煩。
所以——要不要這次一起給老十指婚了?
這邊康熙還在考慮,那邊宜修已經進宮來了。
初選她們這些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被刷下來的,就算是偶爾有的人家孩子小時候摔了,身上留下了疤痕的,人家直接請旨不來選秀,也不可能讓自己家閨女來丟這個人,初選就刷下去的,日後還能說親,“青燈古佛”去吧!
初選結束,沒幾天就開始復選了,這段時間她們是要在宮里學規矩的,想之後大胖橘選秀,還有什麼“絳雪軒”選秀,只是將人叫到宮里,一群人排排站,然後看看相貌,問幾個問題就直接選秀的——鬧著玩呢!
宜修是庶出的,雖然有一個好姓氏,但是她的出身很難選上嫡福晉,所以那些出身好的都沒有注意她。
在一個就是宜修的年齡太小了,剛夠選秀年齡就來了,除非是那種家里跟上頭早就有了默契的,剩下的——那就是走個過場的。
所以,一是沒人在意宜修,雖然她確實好看,但是太小了,在很多人眼里這就是個孩子。
二來就是康熙讓人暗中照顧了,所以宜修復選在宮里學規矩的時候,日子過的很逍遙。
然後學完規矩,復選結束就是殿選的。
殿選自然沒有任何問題,宜修被留了牌子。
另一邊的德妃雖然心里還有氣,但是到底走到這一步了,就差這最後臨門一腳,難道還真的也賭氣,全都算了?
所以德妃是去求了康熙,想要讓宜修給四阿哥當側福晉。
康熙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隨意敷衍幾句就打發了德妃,然後就開始生悶氣了。
雖然別人都不知道,但是宜修就是自己養大的孩子,康熙養宜修是真的廢了心神的。
後宮的公主多是讓教養嬤嬤帶著,每日里最多的就是學規矩。
但是宜修呢!宜修是康熙親自教導,不光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就是阿哥們學的四書五經,宜修也是跟著學的。
偶爾的康熙跟九阿哥說說朝堂上的事情,宜修也是在旁邊跟著听的。
甚至是宜修還是跟著九阿哥一起,跟康熙習武。
當然了,騎射只有“射”在空間里可以學,可以練,“騎馬”夢境里沒辦法了。
也是因為康熙如此用心的教導宜修,後來再見自己其他的女兒,就覺得——哪哪都不對勁了。
然後一次在夢境里跟宜修和九阿哥說起公主們未來撫蒙的事情——也是正好那段時間康熙嫁了一個女兒去蒙古那邊,宜修就發表了自己的疑問了。
這麼多年了,宜修也知道了自己睡覺後見到的“阿瑪”是皇帝,所以很事情說起來也就不用那麼顧忌了。
其實宜修也是真的不明白,清朝早期都是知道公主要撫蒙的,那麼為什麼還將公主當“漢家”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女子來教導?
你的公主嫁過去不是留在後院里等著、盼著自己丈夫來的小女兒,你既然都說了“滿蒙聯姻”是國策了,那麼你怎麼不好好的教養自己的女兒。
喜歡綜影視,轉組後放飛自我請大家收藏︰()綜影視,轉組後放飛自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