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剛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中,祖大壽中軍前翼已與金兵正黃旗的人馬交纏在了一起。
遼軍刀盾手們努力維持著陣型,穩步向前推進,協同在刀盾後面的一桿桿密集如林的長槍。
而在最後面,遼軍中的數千步弓手也沒閑著。
彎弓搭箭的開始攢射,將要命的重箭射入金軍密集的人群中。
本來以為是好好的受降,所以金軍中的步甲兵和炮灰們絲毫沒有任何接戰的準備。
驟然被要投降的遼軍突襲,哪里還能不亂起來。
首當其沖的便是數千組不成軍陣的瓖白旗步甲,被打的節節敗退,眼看就要沖入後方的馬甲兵陣中。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阿濟格的鐵盔都已經歪斜,忙令手下巴牙喇護軍維持軍紀,將那些原地後撤的炮灰和步甲兵就地正法。
得了阿濟格的軍令,巴牙喇們的臉上充滿了殘忍的笑容。
如同殺豬一樣,肆意的揮刀砍殺逃竄的人群。
可即使是這樣,也阻攔不了瓖白旗前陣的崩潰。
根據後世軍史學家的研究,封建時代的軍隊傷亡超過5%潰敗的,便是傳說中的烏合之眾了。
而超過20%傷亡還能不退的,便可以稱的上是精銳了。
倘若在超過30%傷亡的情況下,還能與敵死戰的,那便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在華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兩支有信仰的軍隊能做到傷亡超90%還能與敵死戰的。
當然了,最終這兩支隊伍因為意識形態和信仰的不同,最終走向了對立面……
而在明金薩爾滸之戰中,被稱為精銳的明軍傷亡了15%之後,便即全軍潰退。
如今,一共傷亡了兩千多人,驟然遭受慘痛打擊的瓖白旗同樣也開始了全線潰退。
黃龍大 下,皇太極咬牙切齒的看著正不斷沖陣的遼軍騎兵。
戰事打成了這樣,皇太極心中既沒有懊悔也沒有中計的憤怒。
此時,望著那面祖字大旗慢慢靠近,皇太極只覺得心中已經被恥辱之感佔據。
堂堂一國之君,竟被人像耍猴一樣玩弄,皇太極怎能咽下去這口氣!
“鰲拜,立刻帶正黃旗的護軍精騎沖破亂兵軍卒,攔住這支明軍人馬!”
“�
